冬季的海南,是老年人的天下。满街的老人,优哉游哉,融融乐乐,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健康,小康。
冬季的海南,是老年人的天下。满街的老人,优哉游哉,融融乐乐,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健康,小康。没有好身体,不敢出远门;没有点小钱,怎么落脚?这些幸福的老人,成为海南冬季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这景象,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动写照,是现代中国的形象展示,更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这些老人,大多在海南买了房。还有更多的老人,期待着在海南购房。其实,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海南早已成为房地产业的一方热土。
在全国都在有效抑制房价的背景下,海南却是个例外。这一年,海南的房价非但没有被抑制住,反而有了大幅度的上扬。较之去年,海南的楼市涨声一片,有些地方的楼盘售价,都以百分之几十的幅度在上涨,有的甚至翻了倍。
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多重的,绝非一个因素所致。
“在海南拥有房产,是一种标配;中国只有一个海南岛,想在海南买房的要趁早,不然,海南真有可能让你高攀不起……”,这些蛊惑人心的忽悠,本来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今年开发商拿出了海南“限批土地令”、“限小令”之类的“真金白银”来,让人不能不认真起来。
2016年以来,海南省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发展房地产业的文件,其中,最引人瞩目、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前段时间发布的“限小令”:海南省住建厅和省规划委联合颁布的《关于严格控制小户型商品住宅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县市自即日起停止批准套型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含10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建设。
在“限小令”的挤压和开发商的蛊惑下,恐慌情绪蔓延,稀缺成为可能,犹豫徘徊变得果断坚定起来,这样,房价不嗖嗖地往上蹿才怪。
标签“小户型”是海南房产的主产品,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它的消费主体是岛外的老人,这些房子,是这些老人用来猫冬、御寒、避霾的第二居所,大了是浪费,更会让好多人买不起。
别处“限大”,海南“限小”,为何?面对社会的强烈质疑,海南省住建厅回应:该政策并非“一刀切”,对本地居民可定向供应多种套型面积的住宅。目前,房产企业在海南开发了大量的小户型商品住宅,大部分销往岛外市场。随着大量小户型商品住宅的投入使用,更多岛外“候鸟型”人群季节性居住,给当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停止小户型商品住宅建设,提高商品住宅套型面积,在海南省实行开发规模总量调控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入住人群规模,缓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压力,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这个回应,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海南“限小”的实质是“限老”:嫌岛外的老人多了,“候鸟”影响了岛内的正常秩序。
一定程度上,是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调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应该多管齐下,在自身尽到最大努力的前提下,堵疏结合,暂时与长远一起考虑,把政策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决策之前,把问题的复杂性考虑得充分一些,这些,都是现代化治理的基本要求。
“堵”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简单方式。海南很小。在“候鸟”过于集中的海口、三亚等地,控制“候鸟”的总量,可先以“堵”为主。即使是“堵”,也不一定一下“堵死”,暂停两年审批“小户型”,也是“堵”,这样,对市场的影响可能就会小一点。海南也很大。在其广袤的腹地,漫长的海岸线上,是不是继续可以“小户型”,疏导一些新“候鸟”过去呢?
在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更应该加大“疏导”的力度。该扩容的扩容,该服务的要服务到位,海南发展到今天,“候鸟”功不可没。为“候鸟”提供周到、人性的服务,是分内事,是回报,而非额外的负担。
“候鸟”不是包袱,是财富,是资源,是风景。海南是全国人民的后花园,接纳更多的“候鸟”,是海南的荣光,也是责任,是建设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具体行动和光荣使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