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看来,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才能让自己的父母满意,而自己不够乖,不够懂事。生活中,很多家长把孩子“乖巧”“懂事”归功于自己,作为炫耀的资本。然而这样真的很不好,孩子根本不快乐,你怎么能忍心呢?
01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5.3%的受访者自认为自己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仅19.1%的受访者认为懂事的孩子比熊孩子更快乐。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有55.9%的受访者甚至表示,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只为自己省心,压抑了孩子天性。
调查中,有超过五成受访者指出,很多人认为的“懂事”,并不是指懂得事理,而是察言观色,是“假懂事”罢了。也就是说,孩子认为的“懂事”,多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听自己话就是“懂事”,而忤逆自己心意就是“不懂事”。但家长们所有的言行举止都是对的吗?搞不好就影响了孩子幼年的价值观,还影响其成年后的幸福感。
有56.5%的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苛求孩子,而近五成受访者希望家长能做到不溺爱也不道德绑架。
据悉参与调查的2000人,00后占0.5%,90后占18.3%,80后占54.3%,70后占19.3%,60后占6.2%,50后占1.1%。此项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大家反思。
02
在宫崎骏的动画《龙猫》里,妈妈对爸爸说了这么一句让达妈印象深刻“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让人心疼”。为什么会这么说?他们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想要。面对心仪已久的玩具、诱人的玩具,习惯努力压抑自己的欲望,只因父母喜欢乖巧、懂事的孩子。
达妈大学室友是个“烂好人”,只要别人提要求她从来不拒绝。她说自己从小就知道,自己“懂事”会让大人高兴,所以自己就把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懂事”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等到长大以后,她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再想改性子发现很难。
事实上,很多从小很乖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往往为了获得他人肯定,拼命满足他人意愿,慢慢地失去表达自我的能力,忽视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非常压抑、痛苦。他们那么在意别人的感受,总是小心翼翼,把自己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看似“善解人意”,其实内心藏着深深的自卑。怎么会快乐呢?
然而,直到现在,达妈还是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再调皮我就不喜欢了”“你再xx我就不爱你了”。而孩子眨着无辜的眼睛,立马安静下来,像是为了让父母爱自己。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达妈都心里一酸,非常心疼!
让孩子这般“懂事”,未免太过残忍。想要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那么家长首先要成为更好的父母,不是吗?请允许孩子偶尔的小任性,给他们多一点呵护,并适时满足他们一些小小的并不过分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