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关于去世的中共领袖的文章、图书越来越多,特别是他们身边工作人员的口述回忆、访谈,这些通俗类读物让领袖们逐渐走下神坛。
怎样看待这些读物?从这些图书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迪?如何继承他们的精神遗产?本刊邀请了毛泽东研究专家、红旗出版社社长蒋建农,《毛泽东读书治国》的作者徐文钦撰文,并访谈了《难忘的八年》作者、周恩来总理生前的秘书纪东,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研究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思想,当然需要方法论性质的理论指导,以及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更重要的则是档案性质的历史文献,如被研究对象的文章、著作,记录或反映其言行与思想的原始文献、电报、会议记录、日记(包括录音和影像资料)等。此外,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亲历或目睹被研究对象生活经历者的相关回忆与访谈,也是研究历史人物的第一手材料。
关于毛泽东的回忆录和回忆文章,首推他本人在1936年9月底至10月上旬,应斯诺的一再要求,与斯诺谈的他个人的生平,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1936年以前的生活经历。后来出版的以"毛泽东自传"或"毛泽东自述"冠名的各种书籍,大多就是在斯诺根据这些谈话写作发表的书籍和文章的基础上,编译而成的。这是所有关于毛泽东的访谈和回忆中最权威也最具影响力的口述史料。据当时为毛泽东和斯诺做翻译的吴亮平后来说,毛泽东当时曾亲自审读过斯诺英文记录的中文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