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航天城,这是一片净土,更是一片圣土,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荣与梦想的土地。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聆听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 感受一代代东风航天人的守望与追求。
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生的柳晗,是个名副其实的“航三代”。
爷爷柳焕章、奶奶张淑娟1958年从朝鲜前线转战茫茫戈壁,为航天事业贡献了一辈子,吃沙枣,钻地窝,战天斗地,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生产到遨游宇宙的壮观场景……
父亲柳林、母亲韩丽玲一直战斗在航天发射第一线。工作期间,他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萌芽到实施,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由起飞到辉煌的全过程。柳晗就是在祖辈们的熏陶下,接过先辈们奋战航天的“接力棒”。这个在大漠生长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回到发射场,成为航天测试发射一线参试人员,继续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着青春与热血。
1958年,一列闷罐火车行驶在中国西部,所经站牌都被草帘子遮得严严实实。车上载着的,是从朝鲜战场秘密归国“执行特殊军事任务”的第20兵团将士。柳晗的爷爷柳焕章、奶奶张淑娟也在其中。他们的目的地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任务是在荒凉沉寂的戈壁滩里修铁路、建机场。直到两年后,他们才知道,他们正在建设的是中国首个导弹、卫星发射场。
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柳焕章夫妇和战友们一起吃沙枣、喝碱水、睡帐篷、住地窝。没有大型机械,他们就手拉肩扛,把一根根枕木、一条条钢轨铺设到位。仅用两年多时间,他们就在茫茫戈壁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而很多人却因为高度营养不良和劳累过度,倒在了戈壁滩上,永远也没有再起来……
在距离载人航天发射场7公里处,有一个安静的地方,730多名曾经的航天工作者长眠于此。这就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在这座陵园里,安葬着共和国的元帅、将军和普通的官兵、科技工作者以及职工家属。肃穆庄严的陵园内,730座墓碑排成整齐的军阵,如同整装待发的将士,令人肃然起敬。
王来是1960年入伍的河南籍战士,预备党员。1965年10月20日下午,加注官兵在卸载剩余液氧时,火箭推进剂突然着火,火苗点着了液氧车旁边的一丛骆驼刺。战友武润喜的衣服首先燃烧起来,年仅24岁的王来立即救战友,两人都烧成了火人。在这紧急关头,王来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他首先想到了液氧装备的安全——如果引燃液氧车进而引爆整个特种燃料库区,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火人王来凭着最后一口气,义无反顾地向着远离装备车辆的戈壁滩跑去,1米、2米、3米……王来最后倒在戈壁滩中,壮烈牺牲。他身后的沙地里留下了38个焦黑的脚印。
导弹兵李再林执行导弹残骸搜索任务时,因为深入大漠失去方向又突遇风沙,倒在了茫茫大漠里。他的身后,有一条几百米长的爬行轨迹,他的头向着导弹的落点。为了寻找宝贵的导弹测试结果,21岁的李再林活活渴死在沙漠里。
1987年春天,雷达技术人员胡文全因胃部剧痛被送进医院,检查结果为癌症,深度扩散。手术切除了他的胃、脾和淋巴。知道自己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同事们叫到病房,把没有做完的课题一一交代清楚。胡文全走了,就在他去世两个月后,11名美国客人来到大漠发射场,参观了技术阵地主要设备,对中国航天从一穷二白迅速发展到具备发射各种火箭、卫星的能力,表示由衷的钦佩。
一代代东风航天人凭着“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这句最响亮、最悲壮、最豪迈的誓言,在大漠戈壁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每逢重大发射任务之前,航天科技工作者们都会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继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自1970年4月24日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累计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及风暴、快舟等多型号火箭共计120多次,将170余颗卫星、11艘“神舟”飞船、2个天宫目标飞行器和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这两年,酒泉航天发射场很多地面设备开始成批次地更新换代。在高密度常态化的航天发射任务形势下,柳晗负责牵头组织进行发射场地面设施设备检修检测工作,提高发射场应对后续航天发射任务的技术能力。
30岁的柳晗已经有了一个4岁的小女儿,他笑着说 :“虽然最后选择还是要靠她自己,但是我还是希望她能将我们家族的历史传承下去,把东风航天人的精神和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当一名光荣的‘航四代’,继续为航天事业作贡献。”
(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