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贪食症」有重大心理创伤,却被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暴食症个案

2018-04-14 13:21    

在上一篇文章里

国内心理治疗专家何日辉详细分析了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这两类疾病很容易被精神科医生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导致疗效非常不理想。

相反,最新的科研和临床实践均表明,如果从“成瘾”的角度来看待和治疗的话,将有更显著、稳定的疗效。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将很有可能被重新定位为“食物成瘾”。

以下的案例就曾经被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病情反复。经过详细问诊,何日辉重新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并利用成瘾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来对其进行治疗,进展非常顺利,目前的病情已大有好转了。

曲折的病情:从厌食到暴食

患者叫小柯,非常年轻,曾被国内非常有名的精神科大夫和机构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接受过精神科药物治疗,也去过有名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些治疗都有一定效果,但病情总是没法稳定下来,反反复复,把她和家人折腾的心力交瘁。

何主任初次问诊时就觉得她的症状不像双相情感障碍,心里有点纳闷。几次沟通后,何主任搞清楚了,她根本不是双相,其实是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先后继发了学习障碍、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运动成瘾;后来再转化为暴食障碍(这病情也够曲折的)。

小柯的问题始发于初中时的创伤事件。小柯从小就很优秀,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在家庭方面,虽然父母双方的价值观有些冲突,偶有吵架,但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初二的时候,小柯无意中得罪了一个同学,对方找了几个社会上的人,把她拦在校门口,当着同学们的面使劲地打她耳光,一下又一下,打了很多下。

可想而知,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从小就一帆风顺的初中生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和伤害。小柯感到非常屈辱、愤怒,但又出于害怕和恐惧不敢反抗。

在那段时间里,小柯经常想起被打耳光的情景,心里非常难受;还时常做噩梦,梦见自己同学和老师在对她指指点点,嘲笑自己。这其实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如果当时能得到专业的治疗,这个坎儿很可能就迈过去了。但是由于父母一直没有与她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件事情她没有告诉父母,所以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从此之后,小柯很抗拒去学校,不愿意跟人交往,也没法专注学习。在很短时间内,她出现了学习障碍、社交恐惧和抑郁的症状。家人没办法,以为让她换一个环境上学就能解决了。

于是,家人把她送到美国读书。到了新的环境,小柯的心理压力的确少了一些,但其实内心的创伤没有彻底解决,仍然很脆弱、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

她听到有的同学说她胖,她就下决心减肥。不但极度严格地控制饮食,还强迫自己每天跑步4个小时。连续4个月下来,她的膝盖磨损了,跑不动了;因为过度节食,慢慢变成了神经性厌食症。既吃不进去,又拼命运动,小柯的身体迅速垮掉,月经都停了。

她严重营养不良,父母非常心疼,只好把她接回国。小柯看着父母那么痛苦,内心很自责,也感觉到了自己有问题。她便强迫自己吃东西,一开始很困难,后来慢慢进食正常了,体重便逐渐恢复了。

可这一吃就停不下来了。小柯发现,原来吃美食还是挺开心的;加上当时要重新上学了,她压力不小,学习状态也不理想,便忍不住通过吃美食来缓解压力。

吃着吃着,她的体型开始发胖,体重迅速上升。她也曾想吃完东西就催吐,但她没学会,而且觉得吐的时候很难受,便放弃了这个想法。眼看着自己越来越胖,还总忍不住吃,她又焦虑了,情绪波动很大,就开始了求医之路。

逐步康复:暴食行为几乎消失

小柯进食的时候心情很愉悦,食量惊人,与“躁狂”的症状很相似;可她吃完又很后悔,涌起强烈的无用感,陷入抑郁状态。而且,暴食行为令她迅速发胖,心里压力很大,有时她控制不住地发脾气、打人。医生便主要根据这些行为,错误地将她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她吃过抑郁药、情绪稳定剂,这对她的情绪有所帮助,但仍然没有恢复正常。她又接受了学习障碍的治疗,顺利考上了大学,但她还是没有彻底摆脱暴食行为,经常控制不住想大吃一顿。

还有她初中时的创伤,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虽然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了,可每当想起来她心理还是非常不舒服。减药后,她的病情反复,再找以前的心理咨询师也感觉没什么效果了。

所以,学习压力、创伤记忆、减药期间的情绪反弹,这都让她经常感到焦虑、痛苦,暴食行为又频繁起来。

经过几次沟通后,何主任把她的患病经过、心路历程了解得很清楚了。触发她暴食的“高危情景”很多。也就是说,很多情景、细节和信息都能导致她想大吃一顿,比如看到蛋糕、巧克力就忍不住买来吃;晚上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忍不住吃;正餐时间被推迟了,她感到非常饥饿时,也控制不住地大吃特吃……

这都是非常典型的“成瘾”特征。对于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的患者来说,一接触到美食信息的时候,或者感到心烦、无聊甚至高兴的时候,就条件反射般地想海吃一顿,这是一种“心瘾”。

何日辉利用治疗“心瘾”的技术:深度催眠下的程序植入(PITDH),逐一对小柯的高危情景进行处理,让她再碰到那些情景的时候,不再对食物产生强烈冲动,而是内心平静;就算那是正餐,必须得吃,情绪也是平静的,吃完正常所需的分量后便停下来。

PITDH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个体对某类事物、情景或者行为的情绪和感觉。用于治疗药物成瘾、赌瘾等常见的成瘾性疾病时,何日辉往往会给病人植入负性的情绪,也就是让他们对成瘾物质或行为感到厌恶。

但是,对于贪食症和暴食障碍不能这么处理。人是必须进食的,不能让患者对食物或进食感到厌恶。所以,何日辉植入的是内心平静、平和的情绪,并在这种情绪下带有健康的、理性的思维和自控力。

几次治疗下来,她觉得效果挺不错的,暴食行为大幅度减少。何日辉又针对她初中时的那件创伤,进行了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和处理。

除此之外,何日辉还跟她妈妈做家庭干预,还处理了她的学习状态问题。治疗进行了一大半的时候,她觉得状态已经非常好了,便回去上学了,并再次开始慢慢减药。这次减药没有再引起明显反复,暴食行为出现过一次,但是没有引发负性情绪,逐渐康复。

但这期间她仍然有一些情绪波动,何日辉引导她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那次情绪波动主要来自她和男友的关系。男友很爱她,但总是无法理解她,经常跟她讲大道理,无形中给她很大的压力。何日辉便通过电话跟她男友深入沟通了一下,让他更能宽容、体谅小柯。

直到现在,小柯仍不时给何日辉“报平安”,情况稳定。但何日辉觉得她还不算彻彻底底的康复。当时她急着返校,还有个别“危险情景”没有完全处理完毕,“越挫越勇”的性格还没有完全塑造出来,家庭的关系、包括与男友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何日辉有点担心,万一遇到重大挫折或者持久的连续性压力,有可能会引起反复。

不过,总体而言,小柯算是从缠绕她多年的创伤和暴食中基本上走出来了。通过随访必要时再进行强化治疗,逐渐撤药,她最终是可以彻底康复的。

何日辉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大量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的患者都有心理创伤,并被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小柯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患者的心理创伤必须在治疗中一并解决,否则,如果患者总是对以前的遭遇感到压抑,便很容易复发,又或者转而通过其他不良行为来排解情绪。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