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Dark
俄罗斯生产的TOS-1重型履带式火箭炮,在近几年的中东地区大显神威,苏护又找到了当年喀秋莎横行欧洲的感觉。事实证明,多管火箭炮不仅仅是阵地战中的噩梦,在巷战中也有不错的表现。在阵地战中,火箭炮的几轮齐射就能让对手阵地陷入火海,杀伤效果堪称生化武器,躲在掩体中的士兵也会因为缺氧而死,这种燃烧作用同样适用于低矮的街区巷战,带有制导装置的火箭弹甚至还能执行反坦克作战,打出了俄罗斯武器的威风。由此,人们也回想到了苏联军队曾装备的“喀秋莎”火箭炮。
客观来看,中东地区动用火箭炮的规模,远远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喀秋莎”火箭弹曾发出壮观的火焰攻势,平均一天时间内就能发射数万发。喀秋莎诞生的经历也颇为传奇,年轻的科罗廖夫是苏联当时数一数二的火箭专家,因为被怀疑是日本策反的间谍,科罗廖夫于1938年被苏联内务部(NKVD)抓捕。次年,无辜的科罗廖夫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关押地选在了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
为了做好战备工作,NVKD又决定将科罗廖夫关押到苏联第4特种监狱的工厂,让其从事新型火箭研究工作。也就是在这里,科罗廖夫研制出了日后扭转苏德战场局势的大杀器,这就是传奇的BM-13“喀秋莎”16管132毫米轮式火箭炮。“喀秋莎”十分独特的多联装发射架和超远程打击范围,在当时有效转变了炮兵的作战模式,“喀秋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量弹药倾泻到敌方据点,产生的高温、高压和爆炸,给纳粹德军造成了严重的身体摧残和心理负担,甚至在喀秋莎的齐射中,能有效摧毁重达50多吨的虎式坦克。
“喀秋莎”并非是BM-13的官方正式称呼,当时BM-13主要生产工作由位于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BM-13下线时会将该厂的俄文称呼首字母K印刷在发射架上,因当时BM-13的严格保密性,很多战士看到上面的K自然联想到女性的名称“喀秋莎”(俄语Катюша,英语Katyusha),从此“喀秋莎”这个美丽的称呼迅速在苏军广为流传。
后来,苏军炮兵部队共服役有4种火箭炮,即装备有2400门的62毫米BM-8火箭炮,装备有1800门的300毫米BM-30火箭炮和310毫米BM-31火箭炮,以及6800门的“喀秋莎”BM-13。
“喀秋莎”火箭炮并未采用发射管,而是通过导轨发射,弹尾装有稳定尾翼,火箭弹呼啸飞行时,空气动力的压力中心处在全弹质心后侧,其稳定力矩非常充足,弹道更加稳定。仅10秒之内,16枚火箭弹就能倾泻而出。即便火箭弹没有任何制导技术,其过渡分散反而但来了更大面积的毁伤效果,散部问题可以用火箭弹的数量弥补。
BM-13更为苏军打击德军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攻击手段。此前苏军炮兵和反坦克兵力多部署到准前沿和前沿阵地,将自己暴露在德军各型火炮,特别是“虎”式等坦克的射击范围内,战场生存力很低,而射程更远的“喀秋莎”的使用,重创了德军的虎式坦克部队,加速了战争进程。
反法西斯最后阶段的柏林战役中,纳粹德军在柏林的建筑和街巷内苟延残喘,此时的苏军士兵除了用重型火炮平射轰击近处目标,打穿纳粹掩体之外,还用木头垫在“喀秋莎“的后轮上,让火箭弹发射架处于平射状态,猛烈扫射德军藏匿的据点。曾经指挥”喀秋莎“作战的炮兵连长伊万尼辛回忆称:”苏军进入柏林后,全连的“喀秋莎”一次就打出了64枚火箭弹,其爆炸产生的大火将你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燃烧,包括据守街头的虎式坦克。由此可见,“喀秋莎”除了给纳粹造成了震慑,也震撼到了苏军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