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宣州吴语区端午节:泾县繁昌铜陵青阳宣城宁国南陵高淳昌化溧水等

2020-11-05 08:49    

江南吴越十八州全图

什么是吴语?吴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皖东南+赣东北边界。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苏南部大部分,同属吴语最大的一个分片:吴语太湖片。(图上所有泛蓝色地区)。包括了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常州话、绍兴话、无锡话等一系列子方言。

大家好,欢迎来到吴语学堂,今朝,让我们从一首江南民谣开幕我们的宣州吴越端午文化之旅。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初五端午节,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这一节日似乎更偏向于南方,端午的习俗业已深入南人的血脉。

在皖南一隅,宣吴方言地区对于如何过端午也有着诸多讲究,这里援引数条,以飨各位朋友。

端午的食品一般有粽子,绿豆糕,长饼等。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粽子以红豆粽居多,形状多为牛角形(符合古代角黍之称谓,古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说法)或者四个角的称菱角粽(小巧精致,需两片小叶,每片叠成船形,以稻草绳交叉扎紧),

在泾县;人们喜欢在粽子里加上板栗、蜜枣、豆沙;在繁昌,过去也有用花芸豆的,也喜欢用豌豆;在铜陵,人们也喜欢咸肉、腊肠,高淳人还喜欢用鲜肉、火腿、蛋黄。

说起粽子制作,得从原料说起,粽子叶的种类,因为地区变化而稍有不同,有用芦苇叶的,有用箬竹叶的。芦苇叶比较窄,一般得用到两到三片;箬竹叶比较宽,一片基本就够包粽子。

太平府(今芜湖,马鞍山)长江边的人民,喜爱用芦苇叶。新鲜的粽子叶割下来之后是不能直接用来包粽子的。过去将粽叶仔细捆好,整齐的放入旧时土灶大锅内开始煮,水要没过粽子叶,一边煮一边看着叶子的变化。

煮粽子时,叶之清香与糯米之醇香相互交融。吃的时候,剥开粽叶,在糖中一滚,甜蜜滋滋。

午餐的餐桌上自然离不开“三黄”(黄酒、黄瓜、黄鳝),苋菜,咸鸭蛋。特别说明的是,黄鳝红烧,需以蒜子为料祛其腥气。在宣城文昌等地,也有吃“五黄”,具体是哪五黄,很少有人能说的清的,各地的也不一样,都是当地吴越人民千百年的生活积累。

在溧水、当涂的太高小片一带还有“吃五红”,所谓“五红”:一是红心咸鸭蛋,二是黄鳝,三是河虾,四是苋菜,五是雄黄酒。“五红”之中,有荤有素,有吃的有喝的,有腌制的有新鲜的,均为时令佳肴,美味无穷。

无论“三黄”、“五黄”、“五红”,都寄托着人民“转运”的美好愿望。

泾县人中午要吃雄黄酒,并在室内洒雄黄酒,以示驱邪除毒。端午在宣州,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早吃粽子,午食三黄,点心和礼品也是这里的人民端午的一个重要部分。

郎溪本地人早上流行吃一种米糕,上面放小果子;

泾县人最爱的还是“五香蛋”,用茶叶煮制鸡蛋而成;

铜陵人用菱角菜馅做的米粉粑粑,是他们的独有;

南陵人喜欢用绿豆糕作为礼品;同样当涂人也喜欢用蜜饯糕、绿豆糕当点心,品茗着早茶。“蜜饯糕”则以糯米为主料,外撒芝麻,色泽圆润,味道甜而粘,“黄池绿豆糕”更是远近闻名,以绿豆为主料(没有绿豆则以蚕豆代之),颜色黄绿,味道香甜而酥。

高淳人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浙江老昌化县的岛石镇,这一天的人们也钟爱着鸡蛋,陪伴着天目山的幽静。

与昌北一山之隔的宁国胡乐尤其爱吃米酒,粉蒸糕;

在芜湖湾沚,还会用糯米掺艾草制成“艾团”等应节食品,用艾草泡脚驱寒。

特别一提的是泾县榔桥一带的端午点心,有一种“蚕豆花”,将老蚕豆用水浸,剪一个角,用香油炸了,真是“喷香的”;用擀面杖擀出面粉片,撒上芝麻,切成菱形,唤作“牛皮酥”;米粉渣肉、炸馓子,小卫不由得回忆起童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这天,宣吴人民会在中堂上悬挂钟馗像和符箓、置艾与菖蒲于门前或悬挂于窗,猪圈也不例外。艾与菖蒲一般会在节前备好,艾叶晒干后贮藏备用,可加水煮沸洗浴祛除湿气,

这里还有很多古老的说法,在繁昌,艾叶要在正午时分割掉,随着老人的故去由来已不得而知。听宣州的老人说,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门口可避邪。故方士引申为“蒲剑”,可斩千邪。清顾铁卿《清嘉录》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

在当涂的说法,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博望一带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以艾叶为神器、菖蒲作神剑,祈求驱魔祛鬼、避邪清毒,以镇宅驱邪,祈求平安。

除了悬菖艾。过去还喜欢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上午时分,外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以节礼,午餐时一家人团坐四周其乐融融。循例饭前要摘艾叶数片蘸雄黄酒遍洒房间各个角落驱虫(与之相似的习俗是春节时将铁块烧红滴上香醋遍洒屋内谓之打香桃)。

高淳的女儿女婿“张节”买五样:绿豆糕(时令)、蜜枣糕(甜蜜)、桃子(长寿)、茶叶(忠诚)、猪肉(密切)。丈母娘要送夏,就是送夏天用的羽毛扇,凉席之类的。在当涂,遇上有的人家当年有长者仙逝,这一天,晚辈们还得带上粽子等物品上新坟祭祀,以祈愿家人平安。

这一天既有大人的忙碌也有孩童的嬉戏,小伙伴们会相聚一起分食灶膛烧熟的大蒜子,溧水的小男孩怀揣咸鸭蛋套在胸前,在铜陵,蹒跚学步的孩童在这一天会脚穿“五毒”或虎头的绣花鞋。

在宁国南乡南极云梯一带,若是得到外婆准备的艾草香囊也会拿来炫耀一番,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中国古代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据明《山堂肆考》记载,端午佩香袋是明代以后的事。如今,人们从科学角度认为:端午节前后天气开始闷热,霉天将至,佩戴“香袋”则有消除汗臭、霉味,清爽神志之功效。

在宣城狸桥,端午这一天一般在外婆家过,外婆早早备好了晒干的艾叶,剪成一小段一小段,扔到澡盆里,浇上一壶开水,瞬间就闻到艾草四散的香味。盆中的水此时也变成了浅浅的褐色,冒着氤氲的热气。

芜湖县的人们除了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还会用艾蒿制作艾绒卷,为小宝宝熏灼

当涂县还有“大送小”的习俗。节前或过节当天,长辈们主动给小孩送来“端午线”、“端午龙”、夏令衣物等礼物,以求晚辈少儿健康成长。

贵池马衙的长辈也会为小孩换上新衣服。还会在额头上点个小红点。

这一切风俗都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无限期望,以及对生我养我的宣州大地的挚爱之情。

提到端午,自然离不开龙舟竞渡,皖南青弋江畔的乡民逢端午时节便集会一处,组织龙舟队,青龙黄龙齐赛桡,伴随着人群的呐喊声在捺招者的组织下古老的龙船调一次次回响在宣州大地,比赛结束时得冠者便赢得万众瞩目而独放异彩。

在吴越一带流传很广的端午习俗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吴国百姓感念伍子胥的爱国忠烈,此后每年的端午节纪念他。在高淳的固城镇,还竖立着一座3丈左右高的伍子胥石像。在高淳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尤其在胥河一带,伍子胥才是端午节纪念的对象。在高淳端午吃“五黄”,含义就和伍子胥有关。

宣城文昌镇和南陵弋江镇隔青弋江对望,这天,两家齐渡,好不热闹,也传递着宣吴各县人民的友谊。

在铜陵,青铜河、黄浒河、顺安河、汀洲夹江都是赛龙舟的好去处。明朝嘉靖年间任铜陵县知县的李士元曾写过一首七律《观竞渡》:“龙舟神捷饰雄文,扬子江边午日温。鼍鼓弥天降怪物,兰桡击水出忠魂。追风麟甲黄头合,照银锋铓白浪分。世俗不知孤愤意,绿阴深处列壶飧。

南陵北乡的许镇奎湖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流传着一句“圩田好做,五月难捱”,因五月水势未定,故历来选择六月六划龙船,可见龙舟与端午结缘也非端午独享,习俗差异的背后是地域自然人文因素的综合导向所致,

石臼湖畔的当涂,龙舟竞渡,传统亦久。采石、大信于江,姑溪、黄池于河;博望、湖阳尚勇捷,丹阳、新市尚文巧。端午时节,四乡八镇龙舟竞渡,视先后为胜,热闹非凡。

泾县桃花潭,李白汪伦的佳话久远,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仍是闻名遐迩。

赛龙舟在吴越地区的历史尤为悠久,这项饱含体育元素的活动,反映了吴越先民朴素的体育竞技意识。

除了竞渡龙舟,这一天,千年宣州大地还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黄山脚下的太平县(今黄山区)的甘棠,仙源等地流行的轩辕车会,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文始祖,车的发明者轩辕黄帝而流传千年。

九华山脚下的青阳县陵阳镇是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地,当地人说屈原是被水鬼拉下水淹死的。在青阳南乡石台东乡一带从前都有“赶水鬼”的活动,在青阳杨田,过去还有杀蛇的说法。

上述的风俗习惯表述也难免以偏概全,宣吴地区习俗的总结和传承离不开各位宣吴母语者、爱好者的努力与支持!

最后以一首民族先贤文天祥的诗闭幕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最后,希望一切热爱吴越文化和吴语的人们,大家都来关注宣州大地的历史风物,以及她们的文化载体——宣州吴语!宣州人民欢迎大家来做客!

作者:泾县晓涵

朗读:泾县晓涵

部分图片由真太郎授权提供

鸣谢:奎湖宣吴、繁昌小郑、铜陵子康、文昌荣强、狸桥小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