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在中国古代,人的贵贱尊卑之分看房子的屋脊就够了

2018-04-13 12:17    

当我们去故宫太和殿参观时,会发现它屋脊上的蹲兽有十个,而除此之外全国其他各地古建筑装饰的蹲兽最多只有九个,那么是为何如此设计呢?

在中国古代,除宫殿庙宇外,寻常百姓家中是不得安脊兽的,而有功名的人家则由皇帝下旨安建,安装寄售的屋脊也叫做“仪脊”,以示皇恩。在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严格约束下,根据人的贵贱尊卑之分,对建筑的形式有着严格的规定。

从屋脊蹲兽的数量上看,十个脊兽,是“十全十美”之意,所以这种特权只有皇帝能用,这是它唯独出现在故宫太和殿的原因。

从屋脊的形式上看,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宫殿或个别寺庙能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分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交错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是悬山顶和硬山顶。

在屋脊的雕饰样式上,明初,官民不许雕刻古代帝王、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的形象,限定只能采用生活中一些平常的内容,如山水人物、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八宝博古、文字对联等。

在装饰色彩上,彩色的装饰只能为官方与佛堂建筑所用,民间则大多采用黑色、灰色等作为木雕装饰的主色调。这个惯例在清朝才有所变革。至清中期,民宅的装饰中才开始出现了色彩,至清中后期彩雕得以普遍使用,五彩木雕也因此成为清中期独具的建筑特色。

除色彩限制外,平民还不允许使用重拱这一建筑样式,所以民间建筑大多使用斜撑技术。斜撑最早只是普通的木头,后来发展为有各种雕饰内容的牛腿,既美观又牢固。明代中期的牛腿有各种装饰性曲线,用雕刀阴刻。之后慢慢出现花草纹,并逐渐向卷草龙、凤形发展。随着浮雕、深浮雕、半圆雕等工艺的出现,其内容更加多样化,体现出中国传统劳动人民的智慧。

《续资治通鉴》记载,宋仁宗曾下诏“天下士庶之家,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人的贵贱尊卑之分看房子的屋脊就够了,梁柱门窗及柱子雕饰可以直接反映出皇宫与寺庙的地位明显高于一般官员与平民百姓。

据《明史》记载:“明初,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正统十二年(1447年)令稍变通之,木器不许用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凤文。”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建筑雕饰青睐有加,以至于朝廷需要多次地制定律法予以禁止。

官员房屋从宋代律法的全面禁止、明代选择内容及色彩的雕饰,到清代特别是清末,律法放宽了对建筑式样的严格规定,平民房屋建筑木雕的形制也得以发展,就连皇帝的标志题材的龙也被广泛使用(除了五爪龙)。从历代的律法制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雕刻的内容等级,依次是龙凤、日月、狻猊、麒麟、犀象等,其中木雕彩画以玺彩画等级最高,旋子彩画次之,苏式彩画再次之。基座系列中,从皇家建筑和佛寺的须弥座到民居的普通台基,建筑顶部从有藻井(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到无藻井,无不等级森严。

从这个意义上讲,房子的建设是封建统治者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以此强化不平等制度在人心中的地位。但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烟消云散,种种不合情理的规定早已被人淡忘,而如今的城市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别说脊兽,连屋脊也消失难见了,虽然“五脊六兽”这个词仍然被使用着,但因社会环境的变化早已转换了词义,如果理解了其中所蕴涵的历史意义,相信就不会出现写错用错的情况了。

饼哥看历史,通过影视、书籍去拨开历史的迷雾,学习古人的智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