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该县溪果村妇女在学习编织技术。记者 扎西顿珠 张斌 摄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日喀则市各驻村(居)工作队紧紧围绕新时代干部驻村工作“七项重点任务”,聚焦深度贫困村,聚焦脱贫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广大驻村干部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凝聚合力,发挥优势,为疏通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萨嘎县各驻村(居)工作队大力开展编织技术培训工作,带领群众依靠勤劳双手致富。
脱贫攻坚工作是政治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一年来,日喀则市各驻村(居)工作队紧紧围绕新时代干部驻村工作“七项重点任务”,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干部驻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强化驻村工作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聚焦深度贫困村,聚焦脱贫目标任务,凝聚合力,发挥优势,深入开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工作。
立足长远 科学指导树榜样
去年以来,一部叫《十八洞村》的影片在日喀则市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日喀则市通过县、乡两级强基办积极组织驻村干部集中观看《十八洞村》影片,对广大驻村干部开展帮扶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各驻村(居)工作队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农牧民党员、贫困群众观看《十八洞村》影片,极大地营造出人人参与扶贫、人人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
脱贫攻坚离不开科学指导,离不开长远规划。日喀则市各驻村(居)工作队坚持把弄懂扶贫政策、会干脱贫工作作为能够胜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艰巨任务的前提。
——一年来,日喀则市围绕新时代干部驻村工作“七项重点任务”,围绕“六个精准”“九个一批”“八个到位”等脱贫攻坚工作新任务新要求,组织县、乡两级强基办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各驻村(居)工作队队员,先后开展集中培训、视频会议培训、实地交流学习等,提高驻村干部的能力水平。
——全市积极发挥各驻村(居)工作队在打赢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助推器”作用,着力解决部分驻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不会干、干不了的问题。针对贫困群众因人因户讲解享有不同脱贫政策,驻村(居)工作队通过算好“政治账、感恩账”,进一步坚定贫困群众感党恩意识,真正明白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同时算好“收支账”,使贫困家庭收支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扶植产业 扶贫带动拔“穷根”
2018年,自治区工商局驻拉孜县曲玛乡昌庆村工作队从云南引进土豆新品种,并聘请云南种植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队员全程参与栽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的每个环节。去年,土豆长势喜人,单个最大1.5斤,产量高达每亩4000斤。
昌庆村位于拉孜县曲玛乡东北部,全村有贫困户13户,贫困发生率4.6%,是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该驻村工作队入驻后,经过深入调查,找准致贫“病因”:农产品销售意识不强,种植模式传统和品种单一。为改变昌庆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壮大村集体经济,寻求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驻村工作队结合昌庆村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依托村内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决定引导群众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改混播为单播,实现增产增收。
抓脱贫就是要扶植壮大优势产业。一年来,全市各驻村(居)工作队坚持“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原则,积极探索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新路子,采取每村(居)单独或多村(居)联合建的组建方式,重点围绕有机种养加业、民族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方面发展,找准属于自身的发展方向,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据统计,全市现有合作社1437个,涵盖村(居)812个。
深化服务 聚焦民生强基础
一年来,日喀则市各驻村(居)工作队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把贫困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辅路搭桥,发挥了脱贫攻坚先锋队作用。
——全市各驻村(居)工作队重点开展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淡化宗教消极影响,过好今生幸福生活,进一步坚定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各驻村(居)工作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牧场帐篷,面对面向群众讲解“九个一批”等脱贫攻坚优惠政策。
——各驻村(居)工作队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管理、帮助指导职能,对各类惠民政策落实和项目资金管理进行督促检查,协助村(居)及时兑现各类惠民资金,防止出现截留挪用、多拿贪占等现象。同时,认真开展逐户走访,察民情、听民意,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优势,广泛开展“五送”、包户帮扶等活动,分析梳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采取措施,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目前,全市6692名驻村干部包户帮扶贫困户1.69万余户6.35万余人;帮助村(居)“两委”制订实施年度脱贫计划2643个,梳理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42万个,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和建议1.17万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14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