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两种追梦人:《新喜剧之王》的如梦和《飞驰人生》的张驰

2020-10-30 11:51    

1

《新喜剧之王》我打了二星。

《飞驰人生》打了四星。

这就是我的态度。

每个人对电影的期求不同。

我看电影、读书,并不是为了支持谁,而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为了从中获取力量、知识,我不追星,追的是自己的梦。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时间特别宝贵,人的注意力有限,你选择看这部电影,同一时间就不能看别的电影,而且,与其看时走神过后看分析才明白剧情,不如全神贯注投入其中。

对于有些人来说,其实无所谓剧情,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导演、里面有自己的爱豆,单只看脸就可以快乐两小时。这没关系,毕竟每个人的开心点不一样,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有梦想就一定好吗?那民科和传销的梦想你会支持吗?

支持?

好,如果你家人有民科梦和传销梦你会支持吗?

努力就会成功?

你相信吗?

成功的概念是什么?打工的要成CEO?跑龙套的要成影帝影后?

《新喜剧之王》我觉得全程尬到不行。同样的遭遇,换到一个女性角色身上,非常怪异,被暴打、被踩脸、被拆白党骗、死读一本书但并没真正去学习和磨练演技,然后凭着莫名其妙的运气成了影后,这样的角色,在成名之前,不觉得有同情感,在成名之后,也不认为值得敬佩。

如梦其实就是那种无数人吐槽过的不识相的朋友,换到电影里成为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变得励志了?

电影可以致敬自己过去的作品,老梗也可以使用,但要有度,要有让人信服的剧情发展和人物成长。尹天仇是有追求的,他并不傻,他和柳飘飘是有爱情的,小人物的挣扎和无奈,是《喜剧之王》中感人至深的部分。而《新喜剧之王》里只看到人物的傻,让人觉得被骗了也活该,把本该可爱的人物塑造成可厌,然后,给她成功让她被人羡慕,这是还原了小人物的真实性并给银幕外的芸芸众生力量吗?

我们应该努力,但不要傻到一根筋,不要以梦想为名,荒度自己的青春。片尾,如梦鼓励其貌不扬的龙套女去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希望影片外的人不要接受这样的蛊惑。

据说任素汐因为没有档期而没接这部片子,这是好事,任素汐的好演技也救不了整部电影。唯二演得较好的是如梦的父亲母亲,母亲的无原则包容,父亲的色厉内荏,对女儿不同形式的爱,反衬着如梦的荒诞追求,让人感动又唏嘘。

我对星爷是有情怀的,他的电影我有不少都喜欢,但是,我的情怀不会泛滥,有些电影烂就是烂,不会因为情怀就爱屋及乌、不分青红皂白地喜欢。

《新喜剧之王》,不是我的菜。

少年时代,我喜欢周星驰(人),喜欢他的电影(作品),后来,周星驰转型做了导演,我也喜欢《功夫》、《美人鱼》、《西游降魔篇》。

但是,从《西游伏妖篇》开始,就不再喜欢了。他所标榜的电影人精神,正在涣散。

很多时候,人希望一直延续着自己的喜欢,仿佛青春岁月、经典记忆不曾随着岁月流逝,仿佛承认了不再喜欢是对过去的背叛,与过去的自己决裂,但其实,承认不喜欢也是坦率地面对自己。

因为捍卫而千方百计地尬吹,过度解读剧情,把一部烂片硬说是好,这种不肯面对真实的悲剧,让周星驰没有进步的动能。曾经那个以匠人精神和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拍《功夫》的星爷,在一片捧杀中,失去了进取心。今昔对比,都难以相信《西游伏妖篇》、《新喜剧之王》这样的烂片出自他手。但,这毕竟是事实。

说到过度解读周星驰电影,我只服曹德智,这位认证是唐家三少的北京炫世唐门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的老师,强势解读了《新喜剧之王》,说如梦在雨夜已死,把喜剧片变成悲剧片甚至恐怖片,2017年1月份《西游伏妖篇,你真的看懂了吗?》也是这位带的节奏。

我个人是很讨厌这种解读法的,因为白的也可以说成黑的。有人说这位是影评人,我觉得更适合的说法应该是“营销人”。

《用事实说话》一书中列举了四种真相杀手:

无知自信

感知差异

心理抵触

利益抵触

如果你愿意,推荐好好读一下这本书。曹德智的解读,我不好确定是否出于利益抵触,但相信了他的解读的观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却陷入了“感知差异”。

2

整个春节档,《飞驰人生》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片子了。

中年大叔的追梦过程,前半部分充满了笑料,赛事开始后,张驰变成了金甲战神,即使燃烧殆尽,但那种热爱赛车、为了追逐梦想不顾一切的精神,对于不甘心臣服于庸常生活的人们,仍是一剂醒药。

理想主义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可笑的,但是那样耀眼的光芒,足以照亮整个生命,哪怕短暂。

虽然更欣赏后半部分,但前半部分也不可少,剧情不拖沓,笑料密集但不牵强不猥琐,将要中年的韩寒,和已届中年的沈腾,加上风华正茂的黄景瑜和尹正,一起谱写了一首《追梦人》。

场景华丽,激情燃烧,手法相比《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老到了很多。赛车毕竟是韩寒的专业领域,拍出来的效果让人非常信服,人物与剧情,速度与激情,均不逊色。

同是沈腾主演的《疯狂外星人》,这两个角色简直是两个沈腾,在《飞驰人生》中,沈腾虽中年但不油腻,眼神纯净,时刻有光。而在《疯狂的外星人》中,则显得猥琐。在和外星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两位主角的油腻,是地沟油级的。

岁月落在谁身上,都可算是摧残,但韩寒身上始终有少年气,三部电影中,虽然我很不喜欢《乘风破浪》(当时打了差评,写了篇影评,被一帮韩粉骂得狗血淋头),但从三部电影中,可以看到韩寒的成长。

每个人看电影都是主观的,即使是影评人。

我对电影是分开看,尽量不形成关联。

韩寒导演的三部电影,我只喜欢《后会无期》和《飞驰人生》。

我看过的沈腾主演的两部电影,喜欢《飞驰人生》而《疯狂的外星人》对我就是灾难,对于《西虹市首富》等也没兴趣。

周星驰电影,我目前不喜欢的是两部,《西游伏妖篇》和《新喜剧之王》。《功夫》在2004年刚出来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影院看了一遍,网上又看了一遍,2014年3D出来的时候又去看了一遍。另外我没觉得欠星爷电影票,《大话西游》我也是在影院看的。

3

同是追梦的《新喜剧之王》和《飞驰人生》,差别在哪里?

如梦是不是很像身边充满了激情和执念,狂热地向我们撤销产品的微商或者加入传销的人员?

而张驰是不是既有热情又做足了技术准备的创业者,为了拉投资可以放弃尊严?

在影片里,如梦是成了影后,但,她的激励作用在哪里?

张驰禁赛的五年,并没有停歇,在脑子里一遍遍演练,有热爱更有专业,很冷静也很睿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做了充足的准备。

“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100米,赢不了100公里 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我每天在脑海里开20遍,5年,3万6千遍,我能记住每一个弯道。”

他说自己不是想赢,只是不想输。他也知道,热爱的代价是什么。他一直很清醒,而且有很强的行动力。

当车子腾空而起,画面消失在一片金光中,那是血色的浪漫,充满了大无畏的精神,而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人,比如徐浪。

现实中,也不乏如梦这样的人,徒有热情,但是不具备支撑热情的能力,一根筋。她有缠着导演要个联系方式的劲头,却不会现场发挥,用一场戏来征服导演。

她用近似疯魔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热爱表演,而不是演技本身,这就好象是一个人说自己好有学习热情啊请给我个机会,但是,如果你是老板你敢给吗?当她的业务能力不足把你的单子砸了的时候你还那么大方吗?

生活啊,工作啊,真不是靠拿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就可以搞定的。

而爱情啊,也不是盲目地为对方付出就可以有收获的——张全蛋的表演,我就不浪费笔墨评价了。

如梦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觉得对自己演技有帮助的时候就凑上去。

张驰是有目的的,懂区分的,他拉投资,不会去找没钱的朋友。

如梦对于周围的关系,比如父母,其实是造成了伤害的。对于骗子查理,倒是成全者。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其实是有的,比如努力打工赚钱,去上演技培训班,但那样的话,就缺少冲突了。所以剧里的大部分人物,都是装疯卖傻,表现极端,为了不让对方成功,相互使绊子。

富二代李洋,明明可以像西门大妈或者杨子一样,投资拍部戏,自己出演,过足戏瘾,但人家不,人家就喜欢从跑龙套开始。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实在是不能理解这部片子里富人和追梦者的脑回路。

《飞驰人生》里张驰对于周围的关系,曾经因为狂傲和禁赛而造成伤害,但他恢复比赛资格后致力于修复,要取得成功,不是单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整个车队的支持。在《飞驰人生》中,没有全力阻挠的反派,甚至对手也会惺惺相惜出手相帮,林臻东的大气,也让这个人物更加立体,至少,这看上去是一个真实的热爱赛车、有智慧也有实力的富二代。

《喜剧之王》里,尹天仇是真正的努力,有才华但怀才不遇,他欠缺的是机会。

《新喜剧之王》里,如梦是假装很努力,没有才华却自认为有才华,她欠缺的是清醒。

《喜剧之王》里,尹天仇和柳飘飘,是两个底层小人物相拥取暖,物质短缺但爱情真挚,现实残酷,苦苦挣扎,让人不由得心疼他们。

《新喜剧之王》里,如梦知道被骗,但还是把钱递给查理,可以理解是自暴自弃,但还是让人忍不住想说“你是不是傻?”

摸着良心说说,在现实世界里,如果你身边有如梦这样的朋友,你是同情还是躲得远远的?

4

“我不喜欢XX”。

“他那么努力,他很敬业。”

“我就是不喜欢。”

“他为电影事业奉献了半辈子。”

“我不喜欢不行吗?”

“你根本没看懂他的片子。”

“我还是不喜欢。”

素不相识的人,苦口婆心地到我微博上解释我应该喜欢某某的120个理由,但他大概忘了一点:人都有喜欢或不喜欢的权利。

目前我最期待的片子是《夏目友人账》剧场版,已经买了3月7日的票。

昨天看过了《绿皮书》,打了四星。

看似平淡的白开水,但是静水深流,暗潮汹涌,一个拥有财富和学识修养的黑人,一个拥有力气和街头智慧的混混,两个人从偶然的交集开始,一趟从对立到和解的旅程,从格格不入到生活彼此渗透,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大奖,靠的并不只是政治正确,有典型代表性的黑白故事,睿智而不乏幽默的处世方式,不动声色默默流淌的温情和彼此顺理成章的改变,当然,离不开两位主角的出色演绎。

尊严是自己争来的,靠智慧、靠勇气,靠彼此打开的心扉。60年代,离现在似乎并没多久,然而对于黑人来说,是我们难以想像的漫长和屈辱,喜欢意大利那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充满了家的温暖。喜欢末尾处唐开车送托尼回家的那段,用身份的翻转表达了人性的暖意。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