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此人几乎斩杀曹操,进而改变三国大势,可惜恐惧而终

2020-10-28 21:19    

解读:三国历史中,许多人都有机会杀死曹操。能够杀死曹操的人莫不是当时豪杰,而今天将要描述的人,在三国时期名号非常响亮,曾经一度和曹操对峙,并使曹操险些丧命。但此人的结局就不禁令人唏嘘,他在最后的十年时间里,时常生活在悔恨压抑中,以及恐惧害怕中。长期压抑恐惧的心理,最终造成了他的英年早逝。在黯淡无光的最后十年时间里,他或许想东山再起,但他没有机会,没有机会和曹操进行决战,更没有机会斩杀曹操来改变三国局势。可以说他的陨落,就是一代军神的陨落。这位军神就是位列“五虎上将”的马超,他在最后时光生存非常谨慎,刘备是难辞其咎的。今天暂且不去讨论马超与刘备之间的不和谐,来说说马超是如何几乎杀死曹操的?

曹操几乎被马超所杀的这场战役,史称“渭南之战”,也有人称之为“渭水之战”或者“潼关之战”。不管是什么名称,说起这场战役,许多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割须弃袍”。然而,令马超粉悲伤的是,不存在证据证明“割须弃袍”是真事,而是《三国演义》刻意加入深化描写的场景。如果不是“割须弃袍”,那会是什么事件令曹操险些丧命。心细的三国迷会很快想到,是许褚、丁斐救曹操这件事。其实这件事是整个渭水之战的一环,想了解这环事件,就必须对整个渭水之战有所了解。为了让看官们充分清楚整场战役,现将战役整体切割成时代背景、潼关对峙、马超突袭曹操、渭南对峙、反间之计、战役结果等六个部分。

1、时代背景

首先,我们来讲述渭水之战发生的时代背景。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后,想在淮南进军吞并孙权,但遭受挫折后,把目光转向西北。正史上认定曹操的战略目标是张鲁,但征讨张鲁,势必要经过马超、韩遂等人的势力范围,即关中,势必让这些诸侯联想到这是假道灭虢之计。除了关中这条路以外,还可以通过宛城,进取东三郡,进而吞并张鲁。但是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首先,因为战线很长,也就是把补给线太长,如果粮食发生意外,曹军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其次,东三郡地势险要,曹操走山路,不如走一马平川的关中。最后,曹操如果想在这条路上征伐张鲁,一定会引起刘备集团的警惕,从而导致战略目标的破产。

所以说,曹操的选择就是走关中大路,但不可避免要和马超等人产生摩擦。而后世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曹操故意逼反马超等人,达到肃清关中各个势力的目的。小编是同意这种观点的,因为曹操想要图谋两川,一定要解决后顾之忧。虽然马超等人名义上臣服曹操,但实际是各自为政。如果不解决掉关中问题,进取益州无异于痴人说梦。渭水之战中一些事件,间接佐证了这种观点。举一个例子,关中军增兵潼关时,曹操劝慰部下,说过“关中地区广大,平定各个军阀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让关中军集结在潼关下,毕其功于一役,才能解决关中问题”大概的意思,这句话明确凸显出曹操的战略目的。

2、潼关对峙

马超、韩遂等人听闻曹操征讨张鲁的消息,果不其然,他们联络其他八人,即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聚集十万兵马,推举韩遂为都督,来进军潼关,并间接促使弘农、冯翊等多个地方起兵响应。形势危急之下,曹操派曹仁等将进驻潼关,并明令“坚壁勿与战”。公元211年八月,曹操抵达潼关,而曹军的全部粮草通过函谷关供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马超等人来说,这件事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曹操想在潼关和关中军进行决战。

3、突袭曹操

曹操抵达潼关之后,向部下征求意见,徐晃说道:“我愿意率领一支精兵,渡过蒲坂津,之后截断敌军归路。”曹操认同徐晃的意见,并与之约好,曹操大军在潼关东渡过黄河时,徐晃分队才能渡过浦阪津,从而达成前后夹击关中军的目的。曹操带领大军渡河时,大部分军士已经在北岸,只有曹操、许褚等数百人留在南安。而马超呢?他得知曹操渡河的消息后,认为曹操会有疑兵从蒲坂津进入关中,就派梁兴等五千多人抢占这个地方。马超则率领一万余人,前去抵抗曹操,正好碰到曹操渡河。马超与曹操交战的时机非常好,正好符合“半渡击之”军事谋略。

马超对留在南岸的曹操进行了突然袭击,并对敌军一通乱射。许褚见形势危急,立即把曹操扶到船上,不幸的是,船夫都被乱箭射杀。许褚就左手举起马鞍为曹操挡箭,右手拼命划船。但马超还是在追赶、放箭,魏军校尉丁斐于是用牛马作为诱饵,来吸引关中军。最终,关中军放弃对曹操的追赶,曹操从鬼门关逃生,并大笑道:“差点被小贼害死!”

虽然曹操这边险些丧命,但徐晃分队成功击退梁兴军队,并占据蒲坂津。

4、渭南对峙

徐晃抢占蒲坂津后,曹操粮草从这个地方供应。迫于形势,马超等人只得退守渭口。曹操采用树上开花的计策,吸引住了马超的注意力,而暗地里派兵搭建浮桥,在渭水南岸扎营。马超发现曹军的动作后,就派出军队骚扰曹军,使曹军的扎营工作难以完成。一天,天气爆冷,曹操利用时机,筑成冻沙城,并以伏兵击退关中军的进攻,稳住了局势。马超见状,主动挑战曹操,而曹操不加理睬。

曹操不加理睬的主要原因是,要完成进攻关中联军的战略准备。除了这个原因以外,应该等待马超等人的士气低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中地区不像中原人丁繁多,同样是十万人,马超的后勤压力要比曹操大得多。因此,如果粮草供应不上,将士就会丧失战斗力。另外,军队久攻据点不下,士气难免低落,曹操应该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这种战争思想,周亚夫曾经使用过,这次曹操再次使用,不得不说关中军面临生死存亡。

5、反间之计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操不可能一举消灭关中十万联军。曹操正无计可施的时候,关中各位将领为了降低消耗,想要和曹操和谈,并推举韩遂为代表。而曹操集团识破了关中军的缓兵之计,贾诩向曹操建议采用反间之计,进而消灭敌人。曹操采用贾诩的计策,表面上同意和谈,和韩遂唠家常,并自嘲自己没有四只眼睛、两只嘴巴,和普通人没有两样,降低了敌军的提防心,再列出战甲部队来震慑敌人。实质上,“抹书问韩遂”,使联军之间的猜忌越来越大,联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6、战争结果

曹操抓住机会,和关中联军进行决战。使用大部队和联军鏖战,等到双方战斗力降低的时候,投入虎豹骑,顺利击垮联军。经过这场战役,成宜、李堪被杀,杨秋败退安定,后来投降曹操,程银、侯选投奔张鲁,韩遂、马超、梁兴等败退凉州,关中地区真正意义上归入了曹操的统治范围。而马超曾经一度割据陇右,不幸很快就丢失了,最终也投奔了张鲁。渭南之战的第二年五月,曹操杀害了马超的族人,包括马超的父亲马腾。从这时,西北诸侯割据的时代基本结束,面临曹操巨大压力的将会是张鲁,也就是曹操开始名义讨伐的对象。

深夜分析问题难免有疏漏、谬误,请众位看官提上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深夜不断改进的动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