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医学人工智能企业指南:商业应用下沉,把握融资窗口

2020-10-26 19:25    

作者丨天一

在中国,医疗健康已成为人工智能落地商业化的前沿阵地之一。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遭遇新一轮寒冬的围追堵截,但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却未见寒意,智能影像甚至创造出1.2亿单笔融资额的最高记录。

特殊背景下,我国医学人工智能产业有着怎样的投资逻辑,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还有哪些机会,创业者又该如何突围?11月8日-9日,2018国际(亚洲)医学人工智能大会在杭州白马湖建国饭店成功举办。本届大会是AIMed首次在亚洲举行,旨在促进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相互交流与交叉合作,为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多元合作提供“世界级方案”。

作为人工智能在医药和医疗保健领域应用的国际一流会议之一,AIMed是唯一由临床医生+数据科学家组织的专业会议,迄今已在美国成功举办3届。本届大会中,政府部门、公共卫生组织、医疗机构、科研院校金融等相关领域专家纷纷出席,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超100名外宾也纷纷远道而来。

在大会医学人工智能产业投资论坛中,以《医学人工智能产业投资趋势与投资逻辑》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从市场需求和投资机构的视角切入,为创业者点路。该圆桌会议由贝壳社CEO、创始人范志强主持,星未来资本总裁管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眼科主任陆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峰三位嘉宾参与讨论,分享经验。

范志强:在陆斌主任的眼科领域和高峰主任的神经内科领域,存在哪些AI的应用机会?

陆斌:在我的理解里,人工智能主要是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系统。目前,在成人糖尿病领域,通过血管设备系统判断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分级治疗等做的比较好。儿童医院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由于病变的范围,病变涉及的血管瘀曲度等,诊断标准也是按图像处理再进行。这方面也是我想去突破的,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听说过。临床工作中,医生也面临非常大的问题。前几天在厦门,7位医生按照国家诊断标准和美国诊断标准读一个片子,结果有六个不同的答案。临床工作有时也一样,每张图片都是不同的诊断结果,疾病的分析也不一定准确。相对而言,AI客观因素会更多,可以更准确得去判断。

高峰:其实医学临床都多少与AI有关,神经科诊断领域,尤其是片子相关的磁共振和CT等人工智能图片,国内外都比较成熟了。癫痫是小儿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发作表现结合脑电图的分析方式,占用脑电图技术人员和医生太多时间。脑电图最少有16导导联,癫痫发作类型又有十几种,即使AI去完成,难度也肯定要比参数相对较少的片子高。但人工智能肯定会慢慢往这方面发展,去代替一些工作。

范志强:目前AI读片准确度优于医生,两位主任觉得AI会取代医生吗?AI和医生应该如何相处?

陆斌:取代医生还是有点困难的。比如在读糖尿病片或早产儿病片时,万一设定错误,不同的毛病还按照原来程序,那完全是方向性错误。而且随着对疾病的观察和进一步认识,医生的分析也会有改变,所以很多程序还需要医生修正。不过AI学习曲线和计算速度都非常快,相对培养一个普通基层医生来说,AI可能更快。

高峰:人工智能也许会替代很多,但医生应该是最后一个被替代的。即使读片,也是医生教机器读片,因为疾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诊断的标准不停在变,癫痫的诊断标准就是2014年、2016年、2018年都有新版出来。在更新过程中,还是需要临床医生去教机器,AI自我调整可能还是有一定难度。

范志强:目前医学AI在影像识别上非常火热,所以接下来请教管总,医学人工智能除了影像技术以外,还有哪些领域比较热?

管涛:其实每个新技术到来都会经历低谷、高峰、回落的阶段。现在人工智能在医疗的应用有点像3-4年前的移动医疗,开始都非常关注,最后还是回落下来。当然任何一波潮流都有它的价值,移动医疗最终就有像微医集团那样的龙头公司。只是高峰过后,更多的企业都面临着商业化和落地的挑战,最后大多慢慢嵌入整个医疗体系,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体现。所以长期来看,人工智能能不能替代医生?我觉得是可以的,只是时间会很长,可能有生之年我是看不到的。医生短缺永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都说中国医生的培养很难,其实全世界医生的培养都很难。美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比中国更多,那是不是对医生的需求就变小?其实正好相反。上个月在美国,美国医生就告诉我,他们的医生需求依然很高,都在抱怨医疗资源和服务不够。

所以,这种需求不是简单的短期替换问题。医疗是一个复杂学科,即使是医生和专家,在很多未知的领域都还在探索。而影像大热正是由于其相对标准化,机器能够更快去学习。除了影像,其他复杂的、又能找到计算规律的领域,人工智能都可以应用。

人工智能到底能做什么事儿?对专业医生来说,人工智能的服务作用很小,毕竟90分的医生想做到95分很难,但将60分的医生提到70分,AI在整个体系的意义就很大。所以AI的作用在于,能够将不标准化的、争议大的、需要长时间训练的领域,拉到较高的水平。

很多时候,应用商业化下沉是人工智能企业的逻辑,但中国很多人工智企业更多的只是技术驱动,没有想清楚商业变现模式。人工智能最终的用户还是医生,如果专家愿意接受AI,利用AI来提升工作效率,去推动AI落地和发展,肯定是非常好的。

当然我今天不是代表复星,仅是聊聊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范志强:很多AI公司开始都瞄准三甲医院市场,后又发现三甲医院好像并不太需要相关产品和服务,最后他们又跑去基层医院。对于这个现象,两位主任怎么看?

陆斌:AI训练曲线比较短,用人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基层医院肯定更欢迎。但中国三级医院80%都是基层医院转上来的患者,医生同样疲于奔命,所以三甲医院依旧有非常大市场。不过我们现在对设备的方向性相对明确,存在争议的设备一般不会去投了。

高峰:企业能否盈利,还是要看产品是否适合医疗应用。我觉得AI开发团队,要跟临床医生密切接触,甚至可以在病房呆一段时间,去了解诊疗的真正需求。我觉得可以开发单病种的人工智能产品,如肺癌和多动症AI诊疗设备,然后面向2C市场去商业化。

范志强:医学AI项目热门领域扎堆严重,产品也没有拿到证,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但估值都非常贵。作为投资人,管总怎么看?在资本寒冬时刻,还投不投,怎么投?

管涛:早期/天使/pre-A阶段,机构的投资逻辑一般是看行业方向、团队等,觉得不错,给钱让企业去验证模式、找方法;A轮/B轮往后,机构不一定看企业是否赚钱,而是上一阶段的验证结果,如果拿了投资人的钱,最后还是没有方向,这时再融资压力会变大;再往后,就是看过去融的钱,为公司建立了怎样的壁垒,为未来脱颖而出做了怎样的准备。也就是说,任何新科技驱动的企业,每一轮融资都该想清楚要做的事情有哪些。所以,AI医药领域的早期公司,如果所做的领域已经被此前试过的企业证伪,融钱就很难,除非企业能够解释自身能够成功的逻辑。此外,对于中间阶段创业者来说,有时候真的过了时间窗口,最后大部分投资人、行业资源都集中到一两家跑得相对快的公司,去支撑他们跑得更快。也就是说,创业者的融资节奏很重要。很容易在不同的节奏点选错策略。现在市场确实在变,但即使不变,融资节点和策略没有想清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