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40年前,这7594个字,曾让全中国的眼泪流成一条河【附视频】

2020-10-24 10:55    

摘要:专访《伤痕》作者卢新华

40年前,一篇7594字的短篇小说,曾让许多中国人流泪——卢新华写的《伤痕》。在那之后,一系列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以朴素的文字呈现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让更多人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

这篇卢新华大学一年级时,在缝纫机上用8小时一蹴而就的作品,创作时还有哪些故事?当年如雪片般向他飞去的读者信件中,哪一封最令他触动?这道40年前的“伤痕”,对当代青年来说,是否还有阅读意义?

10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新时期文学第一潮——《伤痕》手稿、图片、绘画、资料展”开幕式上,卢新华回答了这些问题。

此次,卢新华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伤痕》手稿、读者来信等珍贵资料。

“写完之后,觉得我可以死了”

“写完之后,觉得我可以死了,”卢新华说,对他而言,这并非悲观抑郁之谈,更接近一种将自己经历过的、感受过的、思考过的时代全数记录和倾吐后,留下的无憾和空茫。

这要从卢新华的经历说起,“文革”开始那年,他念初一,后来经历了插队、当兵、进工厂工作,直到动乱后第一批考入复旦中文系。那时候,班上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小组,卢新华先是参加了诗歌组,后来觉得小说的容量更大,于是来到小说组,小说组组长是同学倪彪。入学不久,就赶上班委会要出一期墙报,要求每人准备一份墙报稿。《伤痕》就是卢新华为墙报而作。当时他的对象还在黑龙江建设兵团,这篇小说,就是在女方家里的小阁楼上,从晚上6点多,一直写到了凌晨两点多。

小说写完,他自己觉得很好,但请个别老师和一些同学看过之后,得到却是不少质疑。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这篇小说没有塑造英雄,主人公是犯错误的人,而且是不可收回、无法弥补的错误。这在当时的文学界几乎是没有的。卢新华很沮丧,把稿子锁进了抽屉。直到倪彪敲开宿舍的门催稿,在来不及写另一篇的情况下,才忐忑交出来。

没想到,第二天,这篇墙上的小说,就在学校引起轰动。卢新华回忆说:“那天早晨,走廊上围满了人,大家都抬着头看墙报上贴的《伤痕》,边看边议论,有的女生还流下了眼泪。”从这一天起,一直到《伤痕》正式发表,墙报前一直攒动着阅读的人头,先是中文系学生来看,后来扩展全校同学。最终稿件见报发表,已经是4个月后的事。他收到的稿费是40元人民币。

“各位老师评价这篇小说,提到了对当时文风‘突破’,其实我觉得只是做了一定的继承,”卢新华说,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及求学时接触到西方批判主义是触动自己写下这些文字的本源。

许多来信的抬头,是“新华大姐”

此次,卢新华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伤痕》手稿、读者来信等珍贵资料。《伤痕》最初写在笔记本上的初稿,以及发表在学生宿舍墙时的誊抄稿。誊抄稿用蓝色圆珠笔写在16开的蓝色稿纸上,共16页。同样引人关注的是卢新华保存下来的1000多封全国读者来信。

“来信的抬头,许多人写了‘新华大姐’,”卢新华说,他还记得当时可能因为名字的关系,许多素未谋面的读者都误以为他是“大姐”。曾想将《伤痕》拍成电影的赵丹老师第一次见到他时,脱口而出:“是男的?”

这些信件的发信人,包括知青、工人、士兵、医生、大学生、中学生等。有的读者向卢新华倾诉了与小说主人公王晓华相似的命运经历,感谢卢新华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有的写信与卢新华探讨《伤痕》在艺术上的长处和不足,有的文学爱好者把自己的习作寄给卢新华,希望得到建议……

这其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封发自陕西的信,至今仍能复述,“我和你小说里的主人公,同名同姓,有着同样的家庭遭遇,我用了同样的方法解决和面对,怎么远在东海之滨的你,能对身处西北之城的我的故事,知道得那么清晰……”

很多人不知道,这篇小说最初的名字,叫《心伤》。写完通读全文后,卢新华提笔划去原题,写下了“伤痕”二字。反思过往,十年动乱给人留下的伤痛在身心,也在之后的人生长路上。

画家李斌根据小说创作系列油画《伤痕》

为何重读这道40年前的“伤痕”?

在此次展览的《序言》中,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这样写道——

1978年8月11日,复旦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卢新华创作的短篇小说《伤痕》正式发表。小说一经面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伤痕》不仅尖锐揭露“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它在一代青年的精神上烙下了无法抚平的伤痕。此论既出,响应者蜂起,伤痕文学思潮在中国大地汹涌蔓延,掀起了新时期文学的第一波创作高潮。文艺领域的“伤痕文学”与政治思想领域的“改革开放”达到了契合与呼应。虽然《伤痕》最初是一篇墙报稿,但它敏锐地回答了中国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的大是大非问题,喊出了广大读者的心里话,因此,它在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不可被取代的影响。

这道40年前的“伤痕”对当代青年来说,是否还有阅读意义?对此,中文系教授陈思和与卢新华各自给出了答案。

“我觉得要让青年自己来看,来评价,”陈思和教授说,他话锋一转,“1978年宗福先先生创作的经典话剧《于无声处》,去年原剧重新排演,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欢迎。很多人没想到,经过那么长时间,讲述的又是那么久的时代,依然能激起这样的回响,最近这部话剧又要上演了,我已经有票了。”在他看来,经历了岁月磨砺的经典作品,也将为一些“佛系”的年轻人敲响警钟,时刻不要忘记,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

而卢新华,面对这个于作者本人而言似乎有些唐突的问题,答案是八个字: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