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清朝大臣过年如何集福卡?一小官受慈禧赏赐“敬业福”

2020-10-19 05:06    

在春节期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之外,在屋子里各处贴福字牌,也是我国老百姓庆祝新春的传统习俗之一。贴福字牌,在古时候又称“贴春牌”,可考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宋代的《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贴福字牌的习俗在南宋或者更早,就已经初具雏形。

最早的福字牌,是在一块见方的红纸之上,旋转四十五度角居中以墨水书写一“福”字。随着历史的发展,福字牌的贴法和样式也有越来越多的变化和讲究。比如有些家庭会在家中水缸或衣柜上倒贴福字,寓意为“福到了”。而福字牌的款式和花样也越来越丰富。

在这各式各样的福字牌中,最为珍贵和具有收藏价值的,莫过于皇帝御笔亲书的福字。尤其是在清朝,皇帝们有过年书写福字的传统,并且会将其中一部分拿出来赏赐给大臣。如果谁收集到了皇帝亲自写的“福卡”,便是受到皇帝宠信的一种证明。

清朝皇帝过年写福字的传统,是由康熙皇帝领衔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光绪一朝。

按照规矩,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后,皇帝便在重华宫内御笔亲书若干张福字,其中第一张必须悬挂在乾清宫正殿。在满足宫里的张贴需求之后,余下的便拿来赏赐给王公大臣们。

根据清人笔记记载,“清例,内外臣僚,除内廷供奉如上、南两书房及内务府外,非官至二品,不得赐福字。”所以,在清朝要么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要么至少当上二品大官,不然还得不到“集福卡”的资格。

当确定好赏赐福字的人选后,赏赐仪式在乾清宫或重华宫举行。受赏的大臣需先在殿中跪伏,由两名太监手持福字送到面前。在这个过程中,受赏大臣需要不断对御笔福字磕头谢恩,也有“满身都是福”的好寓意。

正如前面所说,清朝官员“集福卡”的条件非常苛刻。即便官职和官秩达到了要求,也不一定能够得赏福字,其他二品以下官员则一般没有资格得赏,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在光绪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两宫西狩于西安。在这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慈禧特别给护送她西逃的西安府知府胡延、内务府郎中增崇、河南布政使端方、署陕西布政使胡湘林、按察使冯光遹、署督粮道李绍芬六人各一张福字。

其中胡延收到慈禧赏赐的福字后,非常兴奋,还特地写了一首诗纪念,“忽传五福降中天,萸带莲裶拜殿前。天语温和褒政美,臣心不二主恩偏。”因为胡延作为四品官员,比起朝廷大员来还算一个“小官”,本来是没资格收这个福字的。只是因为慈禧为了躲八国联军逃跑到西安,胡延照顾周到,才破格赏了他一个福。

在赏了胡延福字后,慈禧还对左右说道,“胡延较前清瘦,首郡政繁,劳苦可知也。”可见慈禧赏给胡延的还不是普通的福,而是一个“敬业福”。

有道是朝代末世,名器泛滥,慈禧以福字赐四品知府,已可见一斑。而到后来,慈禧赏赐福字更加泛滥。

慈禧晚年时,经常传召外间戏班入宫唱戏,其中名伶杨小楼尤其受宠。有一次杨小楼演完戏,慈禧赏赐其一桌饭菜,而杨小楼却说,希望得到慈禧太后的“赐福”。慈禧也不管宫廷赐福不下二品大臣的祖制,赏了杨小楼几方福、寿字。由于赏福逐渐泛滥,再到后来,朝廷大员们便不以新年得赐福字为贵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