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正文

“有偿军事援助”合同猛增 日媒称日防卫费被美国“掠夺”

2020-10-18 15:56    

1月19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18日报道称,为了应对半岛局势,日本政府在2018年度预算案中,列入了史上最高规模的防卫费。安倍政府急于获得美国陆基“宙斯盾”系统等最新式装备,以应对战事,但国内防卫产业相关人士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合同形态对日本不利,除了收益外,在国防技术储备方面也存在问题。

报道称,从事日本防卫产业的大型重工企业相关人士曾自嘲地说,“国家的防卫预算,又被美国给吸走了”。

报道认为,除了半岛局势紧张外,奉行“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总统的就任,也让日本采购美国防卫装备的方式发生改变。

此前,日本在采购美国防卫装备品时,大多采取许可生产的方式。日本企业支付专利费后,不仅负责组装,还可以使用日本零部件,便于成本管理,所以那是一种可以为强化国内防卫产业生产技术基础作出贡献的“互惠”交易。

图为美国向日本出口的F-35战斗机

然而,最近被称为“对外有偿军事援助”(FMS)的交易合同猛增。FMS是指出售包含重要机密的装备品时,由美国政府出面推进合同的政府间交易。美国以担心技术外流和保护本国防卫产业为由,积极采用FMS方式。2011年度,美国的FMS合同金额只有431亿日元(约合3.87亿美元),但2016年度却跃升至4858亿日元。

报道称,根据FMS合同,价格是由美国政府说了算,货款由日本政府提前支付。美方掌握着交易的主导权,并不规定提供装备品的时间,有时还会变更合同内容。

日本的防卫产业市场规模目前为1.8万亿日元,但随着以FMS方式从美国采购的装备品增加,进口比例不断提高,而国内防卫产业的份额则不断缩小。

报道称,如果价格由美国政府说了算的FMS方式增多,日本不仅无法管理成本,而且无法积累最新技术。如果日本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与美国以外国家联合开发防卫装备也会受到影响。

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表示:“需要采取充分的对策,以避免FMS方式采购的增加给国内防卫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基础造成影响。”

【延伸阅读】海军威慑怎么玩?美舰队多次吓坏日本

近代以来的150年间,将海军(特别是主力战舰)作为和平时期的重要威慑手段,在列强外交中屡见不鲜,参考军事频道特此推出一组原创图集,以飨读者。

1853年7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驶入东京湾(当时称江户湾),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日本开国”事宜。因这些令日本人惊恐的蒸汽战舰通体涂成黑色,故史称“黑船事件”。图为当时日本画家绘制的黑船形象阴森可怖。

向幕府高官转交美国总统的亲笔信后,佩里舰队离开,次年再次“访问”日本。原想着继续拖延时间的德川幕府,面对总排水量超6000吨、装备舰炮近70门(8英寸以上大口径火炮32门)的美军铁甲舰队,也只好服软认栽,在美国人的炮口下签署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日美《通商条约》。

“佩里叩关”事件及其签署的一系列条约,深刻地影响了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历史进程。因国门洞开而内外交困的幕府统治很快土崩瓦解,随之兴起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道路,在短短30年时间内就崛起为亚洲新兴强国。

1894至1895年,日本挑起对华战争,使近代中国海军建设遭受严重损失。但为挽救危局,1896年,晚清政府在巨额赔款压力下仍艰难开启海军复兴步伐,通过购买5艘英德巡洋舰,重新打造了以“五海”舰为骨干与核心的海上力量。图为中国“海容”号巡洋舰停泊在海参崴。

1899年3月2日,意大利派3艘军舰赴中国东南地区活动,妄图以武力“租借”浙江三门湾。图为19世纪末意大利巡洋舰。

对此,中方态度强硬,一边整顿海防,一边于5月30日派海军宿将叶祖珪率新购的“五海”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进行威慑性巡航,迫使意大利于次日放弃无理要求,成功挫败了后者的“炮舰外交”。图为抵达纽约港的中国“海圻”号装甲巡洋舰。

1905年,日本击败沙俄,进一步扩大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面对这个新兴列强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深感自身利益遭受威胁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于1907年派出一支由16艘新锐战列舰和7艘驱逐舰组成、官兵达1.4万的庞大舰队,以“环游世界”之名前往东方威慑日本。

为了让这次行动更加“高调”和“招摇”,西奥多·罗斯福下令所有军舰一律漆成华丽的白色涂装,因此该舰队又被称作“大白舰队”。前者从美国东海岸出发,沿大西洋一路南下,先后访问了巴西、阿根廷,然后穿越麦哲伦海峡北上,经过智利、秘鲁、墨西哥,抵达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

在旧金山休整2个月后,“大白舰队”再次出发,沿途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于1908年10月下旬抵达日本横滨港。美军舰队的雄壮阵容震撼了全日本,也迫使日本高层不得不收敛嚣张气焰,给予美方以最隆重的欢迎礼遇,并于4年后违心地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可以说,“大白舰队”到访在日本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丝毫不逊于50多年前的“佩里叩关”事件。不过,日本人并非真的欢迎这支来自大洋彼岸的异国舰队,其内心对于挥舞海军大棒的美国充满了敌视与仇恨。图为当时日本为欢迎“大白舰队”发行的纪念封(或明信片)。

尽管美国用海军威慑手段暂时遏制了日本争霸亚太的野心,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上世纪30年代后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将到期时,美国与日本还是迅速掀起了一场互视对方为假想敌的海上军备竞赛,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此刻也已进入倒计时。图为前往东方执行对日战略威慑任务的英国Z舰队。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航母舰载机突袭美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之前1个月,已日落西山的英国为警告日本,调遣“不屈”号航母(途中触礁退出)、“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等组成Z舰队,前往东亚海域武力示威。图为描绘”威尔士亲王“号遭日机攻击的画作。

结果,Z舰队12月4日刚到新加坡,3天后就爆发了珍珠港事件。紧接着,日本陆海军在很短时间内横扫东南亚,并于1941年12月10日出动航空兵,仅用2个半小时就击沉英军2艘主力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在世界海军史上,从战略威慑工具变成战争牺牲品,这2艘英舰堪称典型。图为日方为庆祝胜利而发行的纪念封(或明信片)。

冷战开始后,作为美国对外实施威慑行动的重要战略工具,其海军航母战斗群更是到处耀武扬威。图为上世纪50年代,部署在东亚地区的美海军第7舰队。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古巴周边海域部署了庞大的海军舰队,以达到全面封锁古巴和对苏威慑之目的。图为当时美国情报部门评估的部署在古巴的苏联导弹打击范围。

美海军对古巴的全面封锁和“隔离”行动,使苏联意识到美国对危机的高度关切,以及自身尚无能力与美在加勒比对抗的残酷现实,从而被迫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图为当时执行海上封锁任务的美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快速反应以及表现出的强大制海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日后苏联海军的发展思路。图为危机期间执行海上封锁任务的美海军“堪培拉”号巡洋舰。

1973年10月,以埃及和叙利亚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动第4次中东战争。这场规模空前的局部战争直接导致了分别支持阿以的苏美海军转入海上对峙。图为当时部署于地中海的美军“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

整个第4次中东战争期间,美苏海军都各自增加了在地中海部署的舰艇数量并提升战备等级,同时针对敌方开展了广泛的监视与侦察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因为势均力敌的2个超级大国出来”武力劝架“,阿以双方才得以很快达成停火协议。图为当时苏联海军的“莫斯科”号直升机航空母舰。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苏美海军头回在地中海对峙了。此前,美国第6舰队和苏联地中海分舰队就曾在1969年利比亚政变和1970年约旦危机期间互相采取威慑行动。图为冷战期间美军部署在地中海的“休斯顿”号战略导弹核潜艇。

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后期,伊拉克和伊朗竞相发动“袭船战”,严重威胁了作为世界重要能源输出地的海湾航运安全。为此,美国海军再次被用作海上护航与威慑工具。图为曾在海湾地区参与护航任务的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

为应对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1987年6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下令从当年7月中旬起开始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为此,美国组建了“中东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下辖一支由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核潜艇等50艘舰艇、150余架作战飞机组成的庞大海空编队。图为参与海湾护航任务的美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

海湾行动期间,美国海军执行了护航、巡逻、威慑等多项任务,并针对伊朗在海湾布雷和袭击民船的行为实施了代号“螳螂行动”的报复性军事打击行动。图为当时遭伊拉克空军误击的美海军“斯塔克”号护卫舰。

【延伸阅读】美国人别忘记!74年前日本偷袭珍珠港

7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出动6艘航母偷袭位于夏威夷的美军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史称“偷袭珍珠港”事件。图为艺术家用CG还原的偷袭珍珠港期间,美军机场遭日机轰炸的场面。

这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偷袭行动由时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五十六策划,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为日军“南进”(入侵)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地区打响第一枪。

为确保一举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海军出动了当时最精锐的“第一航空舰队”,主力由6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飞龙、苍龙、翔鹤、瑞鹤)组成,共搭载了414架战机。偷袭舰队还包括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和28艘潜艇。图为《虎虎虎》电影宣传海报,艺术家绘制的日军偷袭舰队,从近处搭载“甲标的”袖珍潜艇的日军潜艇,到日军战列舰,零式战斗机编队,再到远处的日军航母,均有详细刻画。

图为三种偷袭珍珠港的日军主力机型,图中从上到下依次为零战、两种不同涂装的“99舰爆”俯冲轰炸机和97式鱼雷机。

偷袭当天,美海军在珍珠港内停泊有8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3艘水上飞机供应舰和28艘驱逐舰。在周边机场共部署有400多架战机。所幸,日军最主要的打击目标,3艘美军航母当时并未在港内。图为1941年10月,夏威夷珍珠港,美海军基地航拍图。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航母舰载飞机和潜艇突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图为1941年12月7日,日军舰载机正准备从“赤城”号航母上起飞,前往轰炸珍珠港。

偷袭行动期间,日军共出动了两个攻击波次,共351架战机。图为日军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图为《虎虎虎》电影宣传海报,十分生动地还原了偷袭珍珠港行动期间,美军战舰遭日机空袭的场面。

《虎虎虎》电影宣传海报,视角转为遭袭的美军战舰甲板上,少数美军舰员正在使用防空机枪对俯冲攻击的日机进行射击,日军偷袭部队当天仅损失了26架战机。

《虎虎虎》宣传海报,艺术家描绘了瓦胡岛机场遭日机轰炸的惨烈场面。

图为遭日机轰炸后,中弹起火的美军战列舰正在下沉,可见4艘战列舰是并排停靠,美军在遇袭前未进行防御准备。

图为遭日机轰炸后,燃起烈火的美军基地。

此次袭击让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44艘船舰被击沉,2403名美国军民丧生,仅“亚利桑那”号这一艘战舰,就有1177名烈士遇难。图为中弹倾覆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美方还损失战斗机188架,另有159架受伤。图为1941年12月7日,日军飞机拍摄的袭击珍珠港照片,远处腾起冲天浓烟的是希卡姆基地。

图为根据美军在偷袭珍珠港事件后统计的,1941年12月7日,美军太平洋舰队损失情况。

图为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檀香山星报》有关珍珠港遭偷袭的头版报道,“战争!瓦胡岛遭日本战机轰炸”。

有关偷袭珍珠港事件的电影,最经典的莫过于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于1970年拍摄的电影《虎虎虎》。片名。“虎!虎!虎!”是日军战机偷袭得手后向母舰发出的密电,因为日本人迷信地认为虎是一种能平安地从千里征途上归来的神奇动物。

图为《虎虎虎》电影剧组用AT-6教练机改造的日军“97舰攻”鱼雷攻击机,这些道具机中部分还参加了后来2001年《珍珠港》电影的拍摄。

图为2001年《珍珠港》电影中还原的,珍珠港内美军舰队遭日机轰炸的场面。

偷袭珍珠港事件后,正如电影《珍珠港》中的情节一样,美军很快制订了报复行动。1942年4月18日,在美陆军航空兵中校杜立特的率领下,16架B-25轰炸机从美海军“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本土实施了首次空袭。虽然突袭造成日本的轻微损失,却大大提升了美国人的士气,并使日本军部当局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发生动摇。史称“杜立特空袭”。图为杜立特空袭日本示意图。

“杜立特空袭东京”吹响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反攻的号角,不仅大大振奋了美国人的士气,也拉开了美军一系列反攻战役的序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