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正文

投200亿军费 把30座大山掏空当碉堡 可抵挡20万大军和上

2020-10-17 15:34    

虽然现代战争科技和武器火力大为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利用自然地貌仍然是防御的一条捷径。工事群配合一定的地形,可以抵抗住优势敌军的进攻。虽然随着战役兵团机动能力的突飞猛进,完全依靠某些工事或者防线实现战役胜利已经不可能,但利用一些要塞式的工事配合地形起码可以迟滞敌军的进攻,打乱敌人突击兵团的节奏,从而为己方机动部队的反击和调动争取时间。

冷战北约坦克部队

在冷战期间,整个北约集团笼罩在被东边的装甲洪流冲垮的恐惧之中。除了大规模核战争选项,在常规战争中北约军队也力图阻止敌军的钢铁突击。北约方面研究的战术就是所谓的“弹性战术”。其明白,若是战争转入持久,那么肯定是国力上占优势的西方阵营取胜,俄国人更多是想靠庞大的机动兵团来个速战速决。北约军将通过战术飞机的突击、驻垒防御地带、部分要塞城市迟滞对手的进攻,打乱敌军装甲集群的突击节奏和协同。首先防止自己的一线部署被对手合围,在为后续部队(比如美国本土紧急调往欧洲的大军)赶到并最终得到胜利争取时间。

俄国坦克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边缘的挪威也是北约防御的前沿环节。因为在挪威北部地区,有一段200公里的正面是直接和俄国(西方一般把俄国当做一种统称,并不特指今天的俄罗斯)接壤的!俄国阵营当时的想法是在挪威方面也发动一次海陆协同的突击战役,把这个国家拿下,从而威胁北约的北大西洋航线,并为俄国北部地区海军力量的出击提供条件,并掩护西欧主力兵团的突击。挪威方面仅仅是一个400万人口的小国,其军队数量哪怕动员后也很难和敌军抗衡,只能是依靠复杂的山地冰原地形进行迟滞,直到美军和其他北约盟军的到来。

冲锋的俄国士兵

据法国《观点》杂志的报道称,冷战时代挪威投入了约合30余亿美元的巨额费用——这笔钱用购买力折算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00亿美元,把30余座山掏空成为要塞工事和屯兵、囤积物资点,并新建了大量据点和永备工事,准备用这样的“硬”防御迟滞敌人的进攻,并储备有50万吨的预备弹药可供使用——这些不仅仅是给本国用的,还留给增援而来的盟军部队。其号称可以抵挡多个集团军——20万大军的攻击,甚至抵御上百枚核弹的打击。挪威冷战时期甚至喊出了激昂口号:把全国打光也要支撑到美军到来,摆出了一副和敌人死磕的派头。不过如果敌人真打了过来,这个安逸的北欧小国真能做到死守么,恐怕未必。

挪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