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911袭击之前,美国有多次机会击毙本拉登,但又为何屡屡放虎归山

2020-10-14 22:10    

1998年2月,40岁的本·拉登以“世界伊斯兰前线”的名义,从阿富汗总部向伦敦的一家阿拉伯报纸发布了所谓针对美国的“圣战宣言”。

由于本·拉登频频向美国发出威胁,于是在1997年得到白宫的批准后,中情局决定实施抓捕本·拉登的计划,要活捉本·拉登。

他们发现本·拉登正躲在苏丹,大力资助北非的恐怖组织,于是就向苏丹政府施压,迫使他们驱逐本·拉登。于是这名“恐怖大亨”就在当年5月来到了阿富汗。

当时本·拉登经常在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一带活动,于是特别行动小组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绑架计划。他们在阿富汗南部找到了一个十分隐蔽的洞穴,打算在抓到本·拉登之后将他藏在这个洞里,等到30天之后再由美军特种部队派飞机将其秘密接走。

特别行动小组负责人称,他们考虑到本·拉登失踪以后,其随从和其他恐怖分子一定会加紧搜寻,如果美军立刻派遣飞机进入阿富汗,会引起恐怖分子怀疑,从而带来麻烦。

他们认为本·拉登失踪一个月以后,恐怖分子的神经就会懈怠下来,那时候再把他由秘密地洞运走更加安全。为此,他们还在这个洞穴中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水。

1998年春天,特别行动小组经过长时间的追踪观察后将目标锁定在一个距离坎大哈机场仅5公里之遥的农庄。这个名叫塔尔纳克庄园的农庄占地约100公顷,四周有3米高的围墙,里面有80余间房屋。这里也是本·拉登的据点之一,有好几个晚上,他都在这里和自己的妻子过夜。

当时本·拉登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所以随身仅带了几名保镖,而且还肆无忌惮地使用卫星电话,这就非常容易暴露他的行踪。特别行动小组对农庄周围的地形进行了详细勘察,中央情报局则借助卫星定位系统绘制出了农庄的具体地图。一切准备工作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根据特别行动小组制定的计划,大约30名身手敏捷的武装人员将参加此次绑架行动。他们计划分成两个行动小组。其中一个行动小组将在凌晨2时左右穿越沙漠地区秘密向农庄逼近。为此,他们事先已经设计好了一条能够避开雷区的捷径。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将匍匐前进,通过排水沟潜入农庄。

另一个行动小组则乘坐两辆“巡洋舰”吉普车慢慢行驶到农庄的正门,使用无声手枪干掉入口处的两名警卫。与此同时,第一个行动小组对本·拉登和他妻子睡觉的房间发动突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那个大胡子、瘦长的沙特人,给他戴上手铐。然后,行动小组将把本·拉登带到农庄的正门,塞进等候在那里的“巡洋舰”汽车,迅速驶往50公里外藏身的山洞。

特别行动小组和中央情报局官员对这个计划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将其递交给中情局高层,等白宫拍板之后立即实施。

白宫反恐协调员理查德·克拉克来到中情局总部,和中情局负责反恐事务的官员奥康奈尔讨论了这项计划,包括费用和风险。

当时,奥康奈尔认为此次行动最大的风险是可能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因为据卫星拍照和地面侦察来看,在塔尔纳克庄园生活着数十名妇女和儿童,如果抓捕行动出现失误,就很可能殃及无辜。

一旦出现意外,这样的“屠杀”行动曝光后,将使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一落千丈。1998年6月,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在和几名官员和助手商量之后,最终做出了一个遗憾的决定:行动取消。

就在这项秘密行动被取消之后两个月,1998年8月7日,“基地”组织的自杀袭击者同时对美国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使馆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自杀式袭击,共造成224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

在中情局总部大楼,当情报官员和分析家从电视上看到惨不忍睹的画面时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愤怒。一名中情局官员后来回忆说,当时负责追踪本·拉登的一名情报官员就直接冲着特尼特发泄心中的不满。“你要对这些死者负责,”这名愤怒的官员对特尼特大声嚷道,“那时你完全有机会抓到他,但是你却没有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采取行动。”

显然,这名官员所指的就是放弃对塔尔纳克庄园的突袭行动。这番公开的指责让特尼特显得十分尴尬。在美国朝野施加的巨大压力之下,特尼特终于决定要对本·拉登采取行动,但那时本·拉登已经离开了塔尔纳克庄园。

从此以后,特别行动小组再也没有找到对本·拉登下手的良机。因为自从美国在1998年8月20日向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营地发射导弹之后,本·拉登就变得行踪不定,而且关掉了移动电话,增加了保镖人数。

1999年,特别行动小组曾经计划对本·拉登在喀布尔的一处住所采取行动,但是当他们靠近住所时遭到了枪击,导致一人受伤。追捕行动也就无疾而终。

几年后,一位退休的“拉登处”特工朔伊尔这样说道:“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干掉他(本·拉登),尤其是在1998年到1999年之间。这样的机会至少有8到10次。

中情局向上面报告了所掌握的情况,并提出抓住他或从空中对他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行性报告,但没有一次得到批准。决策者担心,美国一旦采取行动,将会被指控为搞暗杀。这样做一是代价太大,二是会得罪欧洲人,三是会引起穆斯林的愤怒。这些机会都出现在克林顿时代。”

正如朔伊尔所说,“9·11”之前,中情局有太多的机会使本·拉登无法活生生地看到“9·11”惨案。朔伊尔回忆说:“1998年12月,我们得到情报,本·拉登某晚在阿富汗坎大哈城的一所房子里过夜。

我们非常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地点,并再次提出用导弹或飞机从空中干掉他。但这一方案又被否定了,原因是那座房子的隔壁是清真寺。决策者担心会炸毁那座清真寺,从而引起伊斯兰世界的愤怒。”朔伊尔说,“如果那时干掉了本·拉登,就不至于(在“9·11”事件中)丧失3000条美国人的生命。”

不过到了1999年3月,又有一次机会摆到了中情局面前。“拉登处”得到情报,本·拉登正在阿富汗南部沙漠中的一个狩猎营里和某中东国家的几名王子一起享乐。

中情局提议用导弹把整个营地夷为平地,但是遭到了拒绝。白宫最担心的是,导弹会同时伤及那些王子,由此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会使美国在伊斯兰国家陷入更大的危机。

转眼又到了1999年,美国中情局反恐中心的一个特工小组飞到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特工小组此行的任务是拉拢阿富汗北方联盟最高军事指挥官马苏德,一起来干掉本·拉登。

这个情报小组在阿富汗工作了几个月之后,中情局反恐中心接到情报说,本·拉登将秘密造访贾拉拉巴德东部山区内的“德鲁塔训练营”。

中情局反恐中心的本·拉登小组立即将此情报交给马苏德,马苏德立即纠集起数只毛驴,驮上苏制火箭,然后派出一个突击小组潜伏到“德鲁塔训练营”附近的一座山上。当小组上路后,马苏德向中情局兰利总部汇报了他的计划:用火箭弹来消灭本·拉登。

没想到这立即引起了中情局法律专家的警觉,因为白宫的法律部门可没批准中情局可以跟马苏德搞这样的纯军事行动。实际上,现在等于是中情局给情报让马苏德行动,所以最后的板子是要打到中情局头上的。为此,反恐中心赶紧发出一封电报:立即取消这次行动!

2001年9月9日早晨,马苏德接受两名阿拉伯记者的采访。结果隐藏在摄像机内的炸弹发生爆炸,马苏德当场死去。数小时后,马苏德的情报助手打电话给中情局。

中情局官员问:“马苏德呢?”马苏德的助手回答说:“他在冰箱里了!”显然,他不会用英语表述“停尸房”。2001年9月10日早晨,全世界都知道马苏德死了。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911事件给美国人上了多么残酷的一课。至于击毙本拉登,那也是10几年后的事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