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展陈正式开放

2020-10-14 10:57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展陈正式开放

英烈精神展现“信仰的力量”

一月五日,改陈升级后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本报记者 董家训摄

南报网讯 (记者 朱凯) 新增5位烈士生平事迹,262件文物首次公开展出,新媒体展陈手段再现历史情境与英烈事迹……1月5日,历时9个多月改陈布展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两天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全新亮相的“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通过179位雨花英烈群像,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

何宝珍烈士在狱中用竹筷磨制成缝衣针,替狱友缝补受刑后破烂的衣服;郭纲琳烈士在狱中拒签悔过书,将铜板磨成铜心刻下“永是勇士”……“精神之盒”是新展陈中一个独具匠心的设计,雨花英烈个体或群体的图片、遗物、话语、故事以组合的形式设置于同一区域或同一展柜,以“英烈精神之核”的寓意,突出展现了以“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内涵的雨花英烈精神。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云翱看过展览后感触颇深,“经过这次改造升级,纪念馆的展陈脉络更加清晰,每个板块既遵循历史时序,同时根据雨花英烈的身份、活动时间等共同特征进行了整合,文物史料也更加丰富,让雨花英烈精神有了更生动的诠释。”

在他看来,展厅里的每一件文物档案、每一句烈士语录,都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真实写照。“我们除了感恩和缅怀,更应该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月6日下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魏思安和同学来到纪念馆参观,她告诉记者,之前观看话剧《雨花台》时,印象最深的角色就是恽代英烈士。展厅内全新设计一处名为“未来之梦”的空间,让她对恽代英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这个如同小型放映室的幽暗空间里,循环播放的黑白影像将恽代英的人物形象和发人深省的话语交织叠映,配合长城、大树、烛火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为观众构建起与先烈对话的意境空间。

《未来之梦》是恽代英于1920年撰写的一篇文章,文字中映射出他对救国救民道路的孜孜求索:“人无畏而求生,则必须牺牲小幸福以求大幸福,即为自利而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

魏思安一边看一边拿起笔,将屏幕上浮现的话语一句句地记在本子上。“每次读起这些话语,都会感觉热血沸腾。”

在一处运用场景复原再现的“老房子”前,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仔细端详着桌上的一份烈士证书,久久驻足。这处名为《半个世纪的等待》的场景,无声地讲述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917年,17岁的许包野和叶雁苹在家乡结婚。3年后,许包野先后赴法、德等国留学,直到1931年才回到阔别11年的祖国。然而,他在家里只住了10天,还没来得及享受家庭的欢愉,就匆匆赶往厦门,此后便杳无音信。

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家等候丈夫归来的叶雁苹从青丝少妇变成了白发老人。党史部门于1985年底查清了许包野的革命经历:早在1935年,许包野就被秘密杀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事迹一直无人知晓。

“这次纪念馆重新开展后内容更丰富了,从形式到展陈风貌更加庄严肃穆,所展现的雨花英烈精神更有震撼力。”叶南客说。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