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应试教育,并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

2020-10-10 20:49    

看点 2018年的第一天,外滩君祝所有的读者:新年快乐!

作为新年开端的第一篇,外滩君选择了一篇有着不同视角的文章。近年来,“应试教育”常成为体制内教育的负面标签。然而,应试教育真的是毫无可取之处吗?今天的文章探讨了“应试教育”中被人忽视的优点:对精神力量的磨炼、艰苦素质的锻造和对成绩的提升。

或许个中观点仍有探讨空间,但有一点需要了解,眼下我们倡导国际化教育,并不意味着排斥体制内教育,而所谓的中西融合,也不仅仅是让孩子参加一场“洋高考”。俗话说得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018年,外滩君将为大家带来更多元化的教育观点,更广阔的教育视野,更前沿的教育新知。同时,祝福所有家长、孩子与教育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皆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突围!

文丨子非鱼 编辑丨黄晔

被应试教育“荼毒”过的家长,在为自己孩子选择求学路径时,多多少少都会考虑另一条路——从小就读私立学校/国际学校+出国读本科。

然而,应试教育真的一无是处吗?

实际上,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应试教育依然有许多自家体系没有的亮点,其中就包括畅销书《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作者阿曼达·里普利。

她在书中说,尽管还存在诸多明显弊端,但应试教育有如下优点:

严格、严谨,高标准、高要求;

学习不轻松、考试不容易,学生从小就有更高的自驱力、自律性和抗挫力,独立自强、坚持不懈,有紧迫感,亦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未来更可能在复杂残酷的环境顽强生存;

大学统一入学考试,向教育体制注入动力,为孩子和学校设立一个灿烂的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全民重视教育,人们都相信,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硕果累累。每位家长、每个孩子,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和孩子都有源源不断的自驱力。

同样,包括阿曼达·里普利在内的部分美国人还认为,如果单纯从学术训练的过程、结果,和相应品质塑造角度来看,美国教育体系缺乏严格性。

家长、老师对孩子缺乏高要求、高期待,学生自己也受到“不需要太过努力”的暗示,这早已让孩子付出高昂代价——在考试成绩上表现平庸。

美国经济学家Ludger Woessmann和Eric Hanushek,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不同国家针对本国孩子进行的18次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高压教育著称的韩国高居榜首,近些年异军突起的教育强国芬兰,也表现不俗,而美国学生的表现,却异常平庸。

图片来源:Ludger Woessmann和Eric Hanushek的著作《国家的知识资本》

(The Knowledge Capital of Nations)

再看针对全球15岁青少年,每三年一次的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该测试于2000年首次面世,结果一出,排名第一的国家是芬兰,而美国位列15名,此前,全世界都以为美国的教育才是强中之强。

2009年,当中国上海的学生在PISA测试中,横扫阅读、数学、科学第一时,美国的名次分别是12名、26名和17名。

2015年,新加坡获三科总分第一,中国的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位列第十,而美国居于总分第25名。

每次的PISA考试中,名列前茅的都是哪些国家?

新加坡、中国(港澳台、大陆)、日本、韩国、芬兰、加拿大。

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什么?

除了加拿大,都有国家统一大学入学考试(高考),芬兰也不例外;

四个亚洲国家,都有被本国人诟病的“分数至上”、“应试教育”,也正在努力对高压教育体系进行改革,而芬兰高考虽然而不太受本国人喜欢,但因为它能做到学术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平衡,而未受到芬兰人大规模的厌恶。

研究也表明:

凡是教育成果显著的国家,在高中结束时,都会举行这种大学统一入学考试;

在PISA测试中,那些教育体制中含有大学入学考试的国家,其青少年取得的分数,要比其他国家青少年普遍高出16分左右。

应试教育,没有你想象得那般糟糕;美国教育,也并非你憧憬得那般美妙,至少从成绩表象来说是如此。

应试教育,没有抹杀独立思考能力

有人说,PISA考试成绩,和中国高考一样,只是一个单纯的分数,衡量不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亦也无法给一国的教育水准下判决书。

别说,PISA考试,还真的在考量青少年在数学、阅读、科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在PISA测试推出之前,大多数国际测试的重点,恰恰只是考察学生的升学能力(应试能力),而非生存能力。

于是,测试生存能力的PISA项目,才应运而生。

该测试的研发者之一,PISA发言人安德烈亚思·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认为,要想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人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世界需要一种可以衡量思维和沟通能力,且更智能的测试。

它会给出所有可能用到的数学公式,但只有深思熟虑、巧思妙想,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才能给出绝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对于考察主观观点的题目,仅是满分答案的版本就有10个,还有些题目并没有正确答案。

它的要求,是无论你要成为工程师还是律师,你都必须学会如何思考。

这个测试,可以说一点也不应试吧?至少可以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其他“应试教育”都没有兼顾到的能力吧?

如果中国的应试教育荼毒了学生思想,抹杀了创造力,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把学生变成了不会思考的学习机器,那么2009年上海学生是如何取得三科冠军,北京、江苏、广东和上海的学生,又是如何在2015年进入全球前十的呢?

也许你会说,中国国内东西部、省市村镇,甚至同一学区的不同学校之间,都有差距较大的学术表现,北上广和苏州学生的水平,无法代表更广大的中部、西部以及乡村学生的水平。

但事实上,根据PISA发言人安德烈亚思·施莱歇尔所言,在中国12个省市进行了PISA测试后,有两个发现,可以打消这种疑虑:

即使贫困的城镇农村地区,学生的成绩也已经非常接近PISA测试参与国家的平均水平;

无论在死记硬背类型,还是考察思维能力的测试中,中国学生都获得了更好的成绩。

相比之下,美国教育号称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为自由社会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而且美国在学生上的人均花费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人口稀少的卢森堡,可美国的15岁孩子,为何在多次PISA考试中,批判性思维反而都不如被公认为“学习机器”的亚洲孩子呢?

这个结果,至少已经说明一个事实: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尽管依然在被诟病“分数至上”、“应试僵化”,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水平,不但没有那么糟,还属于国际优秀梯队中的一员。

严格化教育,不应被完全妖魔化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作者阿曼达·里普利,曾跟随三名美国孩子,去往PISA测试表现优异的芬兰、韩国、波兰,探访当地学生表现优异的秘密。

拿与中国高考文化最相似的韩国举例。

在这里,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可以被简化为分数,分数足够进入韩国最好的三所大学之一,就意味着你有光明璀璨的未来。而事实上,只有2%的学生能进入这三所顶级大学。

为了踩上这座窄得不能再窄的独木桥,数百万的韩国家长,都在拼尽全力搞教育军备竞赛。

他们毫不吝惜地砸钱供孩子上补习班,以至于韩国私人辅导学院如雨后春笋,占据几乎所有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到了需要政府限制上课时间的地步。但是,这种干涉效果甚微,有一个辅导机构的明星教师,依然在2010年拿到了400万美元的年薪,这何尝不是家长为平缓焦虑付的安心账?

阿曼达·里普利认为,韩国学生多次拿到PISA测试高分的原因,共有三点。

1

国家越重视教育,学业成绩越好

尽管韩国还没有完全消除贫困和文盲,但政府多次对其教育体制,和师范院校对人才的录取、输出,进行了彻底整改,以期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

对教育的执着信念,和国民的不懈努力,是很关键的因素。

2

全名认可严格教育的重要性

韩国的学生、家长、老师,心中都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

教育是国之瑰宝,是比运动、自尊更重要的东西,应当是严肃认真的,勤学苦练才能硕果累累。宽松散漫出不了成绩。

即使在家吃饭时谈到这个话题,人们也会不自觉地变得严肃起来,因为教育有关的一切,都值得去严肃对待。

每年高考前,韩国父母会去寺庙祈福,电力公司派出全体员工检修电力;考试那天早上,为保证考生及时赶赴考场,股市推迟一小时开盘;英语考试进行到听力部分,全部航班停飞。

这种严肃的态度,潜移默化影响了生活的每一部分,包括社会对待学校的态度。

关于学校职责,美国和韩国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韩国学校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让孩子掌握深奥、复杂的学术知识,这才是学校的头等大事。

而美国学校的培养目标有很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是其中之一。而培养目标过于多样化,容易让孩子们忽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掌握必要的知识,才应该是重中之重。

阿曼达·里普利认为,美国孩子数学成绩平庸,甚至家境优越的孩子也无一例外,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和学校都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高。

这个现象,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端倪:

研究表明,相比于香港地区的同龄学生而言,美国三年级学生课堂上会被问到的问题,以及学生做出的回答,都要比香港学生更简单;

当美国孩子高中毕业时,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能够达到继续学习大学数学课程的水平;

四年级时,有40%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学的数学过于浅显,到八年级,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同龄人开始学习代数的时候,有70%的美国学校并没有开设代数课;

与世界各国相比,美国八年级数学课的内容,大概相当于其他国家六七年级的水平;

按统一衡量标准横向比较的话,国际测试中表现最好的几个国家,其八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相当于美国九年级的水平。

美国学生的数学能力之所以被低估,根据2009年的一项调查,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家长都认为,高中毕业后,孩子是否拥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比数学和科学技能更重要。

然而,这种想法,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是非常危险的。

原因之一,精通数学,才能掌握高级思维。

数学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种逻辑语言,需要严谨的归纳和缜密的思考,掌握了这门逻辑语言,能帮助孩子培养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等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从而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中,解决问题。

研究也表明,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表现,预示着他的未来。抛开种族、家庭收入等因素不谈,就大学毕业率来说,那些数学好的学生,毕业率显然更高,而且毕业后的收入也更丰厚。

原因之二,数学好的人,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几乎所有的好工作,都要求人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很多专业工作,只有精通概率、统计和几何知识的人,才能胜任。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太过放松,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未来。

3

竞争激烈,学生和家长有极强的内驱力

在一个根据学生成绩,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中,尽管现实残酷、扭曲又魔幻,尽管排名和考试几近压垮学生的精神、逼疯焦虑的家长,但不得不说,正因为此,学生和家长才如此努力。

韩国财政拨给学校的人均经费,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但韩国家庭为孩子投入的教育支出,却远高于美国。韩国的教育部长甚至认为,韩国学生成绩优异,其实不是课程体系和学校老师的原因,更多要归功于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有时候远远大于学校教育。

韩国父母将自己当作孩子的教练,而美国父母,则更像啦啦队长。

韩国父母关心孩子的成长,在乎孩子的前途,但态度更为严肃认真,要求高、期待高,并给孩子持续、严格的训练。他们不热衷参加孩子的学校活动,但更愿意在家中训练孩子,训练方法系统而直接。

比如,陪孩子阅读、检查孩子功课,专门花时间训练孩子数学演算,并督促(唠叨)孩子在学业上加倍用功。

他们将孩子的教育,视为自己毕生工作内容之一。

而大多数美国家长,就显得更为佛系(不过,为了让孩子进入常青藤大学,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正在变得鸡血)。

有证据表明,许多美国父母,都像对待娇嫩花朵一样对待孩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家长和老师,频频被要求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免受竞争和残酷现实的伤害,以保证他们的顺利成长。许多美国家长担心,过于严苛、系统化的学业,会剥夺孩子的快乐童年,他们认为孩子的心灵敏感、脆弱,因此对于孩子而言,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快乐成长、自由玩耍。

所以,这些家长才如此注重孩子在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的表现,他们积极服务于学校的志愿活动,为孩子在赛场摇旗呐喊,帮孩子在社区做饼干义卖。

还有,毫不吝惜地夸奖孩子。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中,有85%的美国父母表示,为了让孩子确信自己足够聪明,他们会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和表扬。

就连美国老师,在表扬这件事上,也比中国和韩国老师慷慨得多。

在交换到美国学习的国际学生中,有一半人认为,美国的数学老师更喜欢表扬学生,只有不到10%的人认为,自己国家的老师更喜欢表扬。更有甚者,有的美国老师会在考试时给一头雾水的学生现场解答,令来自芬兰的交换学生大呼不可思议;老师给学生评分的时候,学生的刻苦程度,也可以成为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评价指标。

(而关于表扬的研究发现,这样的过度表扬,往往只会适得其反,培养出脆弱不堪、畏缩不前的孩子。美国孩子的数学成绩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恰好证明,数学老师爱表扬,并不是一件完全的好事)。

可以说,美国父母是孩子的啦啦队长,是孩子的头号粉丝,美国老师也更倾向于小心翼翼保护孩子。

如果将韩国父母和美国父母,按教养类型分个类,韩国父母更多的是权威型家长,而美国父母则多是宽容型。

所谓权威型父母,是专制与宽容并存。他们与孩子相处融洽、亲密无间,也会给孩子探索自由,让孩子经历坎坷、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他们原则性强,要求严格、界限明确,在某些事情上,孩子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就像很多美国华裔父母,孩子年幼之时,他们手把手训练孩子阅读、计算、书写;孩子长大后,父母给他们更多自主权去独立学习,不再过度干涉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而宽容型父母,往往更溺爱孩子,不希望和孩子发生冲突、让孩子不高兴,也更喜欢和孩子做朋友。研究发现,宽容型父母往往有更高收入和学历。

那么,两种父母培养出的孩子,有何不同?

研究人员Jelani Mandara对4754名美国青少年和父母做了研究,结果发现:

权威型父母培养出的孩子,一般有更高的学术成就,患抑郁症的人数更少,很少有攻击性行为、叛逆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孩子的抗挫力、自控力、忍耐力也较高(这几种“非认知能力”,远远比学术技能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成就)。

宽容型父母在孩子学校提供志愿服务、参加孩子学校活动,对孩子的学习并无提升。那些经常自愿参加孩子课外活动的家长,其孩子在阅读方面的表现,反而不如那些父母从不干预的孩子。

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那些提供志愿父母的父母如此主动,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得不尽人意,而父母倘若没参加这些活动,孩子的表现可能会更糟。并且,这些父母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繁杂的活动中,真正帮助孩子学习的时间,所剩无几。

相反,那些没有参加志愿活动,而将时间花在陪伴、教育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提升效果显著。

研究发现,如果在孩子年幼时,父母每天陪伴阅读,并能在阅读之后,就书中的内容向他们提问,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那么等到孩子15岁时,他们的阅读能力普遍高出同龄人,PISA得分也普遍比同龄孩子高出25分左右。

在新西兰和德国,从小学低年级时就有家长定期陪伴阅读的学生,要比那些没有家长陪伴阅读的学生,在学习进度上领先至少一年半左右。

等孩子慢慢长大,父母的重点就不应仅限于陪伴阅读,而是陪孩子聊天。

根据调查: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国家,如果父母经常与孩子讨论电影、书籍、时事和复杂的议题,那么孩子在阅读方面会表现更好;

那些父母愿意与之谈论复杂社会问题的15岁孩子,不仅会在PISA考试中获得更高成绩,很大一部分孩子都会把阅读当作兴趣爱好。

讨论复杂内容,甚至深度超出孩子自身能力时,其实父母是在教孩子三件事:

阅读的重要性;

掌握新知识的重大意义;

如何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父母在家里做了什么,比在学校做了什么,更重要。孩子会知道,什么才是父母珍视的东西,实际行动比任何说教更有说服力。

有证据表明,一旦家长知道,自己所做之事会对孩子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每位父母,都能将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

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的教练型家长,尽管经常被焦虑缠身,但不可否认,他们在家中为孩子的好成绩所做出的努力,都是有可见回报的。

即便是在美国,已有数据表明,如果美国父母也像严格的亚洲父母一样,表现得更像教练,那么孩子不仅会在学校表现更好,而且比同校的白人学生,更容易对阅读和数学感兴趣。

虽然说的是韩国,但韩国的应试传统、考试文化,以及家长焦虑又矛盾的心理,与中国不无相似之处。

以上研究、证据,至少都已经说明一个事实:

应试教育确实罪行累累,除弊革新刻不容缓,但也不应一并抹杀它对精神力量的磨炼、艰苦素质的锻造,和实实在在对成绩的提升。

应试教育背后的严格教育、全民重视和强大驱动,都是糟粕中的精华、乌云中的金边,是不应被摒弃的精神内核,也是被应试教育折磨数年后,我们仍应该肯定的东西。

无论走应试教育还是国际教育,都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只是希望,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长,不要忘记严格的力量;逃脱不了高考命运的学生家长,也无需过度焦虑于应试教育对孩子身心的“残害”。

我们都应该,拥有在乌云外发现金边的能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