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八旬老汉制作锡器60载,如今靠赶大集卖铝制品维生!

2020-09-27 09:15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一幅千古绝对让人们不禁对“锡壶”这一古什物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和好奇。然而,传说中“色如银、亮如镜、声如磬”的锡壶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怎么炼成的,它的做工需要哪些步骤,历史价值又如何呢?小编来到鲁北农村王老汉家中,探寻这一传承至今的老手艺。

王老汉知道来意后,早早地便用锡壶泡了一壶茶。他笑着说:“用锡壶所沏之茶,隔夜不馊,别有一番滋味。”这让人愈加对锡壶产生了好奇。一走进简陋的房屋内,首先映入眼帘是桌上锡做烛台和香炉,王老汉半开玩笑地说:“像这样的锡做烛台和香炉,以前只有在皇宫里和大户人家中才能见到,寻常百姓家是用不起的。”旧时好些地方的婚嫁,男方的聘礼,女方的陪奁,大都要凑上几件锡器。有钱的,作整套,钱少些的,选几样作。

事实如此,锡工艺品起源于明代,普及于清代和民国,“盛酒酒香醇、茶色味不变、插花花长久”的特性,也为当时的人们所喜爱,但它却一直被视为贵族器皿。在民国时期,一把质地好、做工精细、造型美观的锡壶,大约要价四个大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锡铺仍未完全歇业,此时到锡铺定做一把普通的锡茶壶,大约相当于一斗米的价钱;一只锡火锅,大约相当于两斗米的价钱;若想要加工精致的锡器,价钱则略高于一个普通工人一月工资。

“十成银子九成锡”,这是常挂在王老汉嘴上的一句行话俚语,在他的心目中,锡比什么都要贵重。“锡是古老金属,自商周就有之(青铜器都是铜锡合金),锡的名贵程度排在金银之后,名列第三;但锡之为器,却是始自明朝……”王老汉啜饮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讲到,然后他边讲边开始翻箱倒柜地找出这些年他的心血——各式各样的锡壶。只见摆在桌案的有孔雀壶、小狮子壶……精美之处让人不由得对这一民间艺术啧啧赞叹。

年近八旬的王老汉可谓是一个“老把式”,他祖传三代制作锡壶,从16岁时开始当学徒,至今已经与锡打了近一个甲子的交道。他说,明清时期,锡器业已是全国性的工匠大行,他们以师承关系延续技艺,有严格的行帮规矩,师徒关系有如父子,一经确认便终身不变,业内以行活切口来维护自身利益。王老汉的祖辈就是从天津拜师学的手艺,然后子承父业,一代一代最终传承给他的。

他讲到,打锡壶的工序比较繁琐,需要经过铸板、下料、精铸、焊接、造型、打磨、抛光等十几道工序。做任何锡工艺品之前,都要制作出一些锡板,要安装起风箱、炉子,燃起木炭,炉上放坩锅,把锡锭或旧锡器放进去熔化成锡水。熔化好后,找两块表面平整的石板,对起来当模具,用绳子在模具内围成一个方形的圈,接着用大勺子将锡液趁热舀起,对准模型入口慢慢倒入绳圈内,灌满为止,放置不动,待自然冷却后,便制成了锡板。

根据原料锡成色不同,制出的锡板根据表面情况可分为大雨点、小雨点、点铜锡、蛤蟆皮、竹叶、雪花等。

然后对壶的各部分进行精铸。制作前,先在纸上画出壶的构图,下料时,按照图样在锡板上划出相应轮廓,然后用剪下所用锡板。将剪下的锡片用拐砧砧好,使其逐渐围合,然后再进行焊接。最后再用扁挫将焊接处挫平,壶身里面同样用圆挫挫平。挫好后,壶身的毛坯就做好了。

最后,将壶盖、壶底、壶把、壶嘴进行组装、焊接、挫平,然后就是打磨、抛光、砂纸再打磨,最后再进行纹饰雕刻。王福昌老人介绍道,一个完整的锡壶大功告成往往需要十几天,甚至二十几天。

正因为打锡壶费时费力,并且是对于技术要求超高的一门技艺,所以老锡器很受收藏爱好者的推崇和欢迎。王老汉的很多作品也被来自沧州、江西、东北,甚至于台湾的爱好者慕名来求购。曾有一位沧州的客商,为了王老汉的一个泡茶所用的锡壶,竟登门拜访七八次,最终凭借其诚意打动他,并捧得锡壶归。

近年来,当价格低廉的铝制品、锑制品及璃制品的大量面世,手工锡制品在失去价格优势的同时,也彻底丧失了生存空间,加之年代锡作为国家稀缺工业物资,市面严格控管,老锡器已逐渐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为了生存王老汉不得不放弃这一手艺,转行赶大集卖起铝制品,靠此维持生计,让人感叹。"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