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情感 >正文

善与美书简第一封信:细微处见高远

2020-09-27 02:53    

在林林总总的物质世界,宏大不能容纳于细小。而具有精神价值的领域,情形却不是这样:方寸虽小,包容巨大,假如你试图大中寓小,那么,大,将不复存在。

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生活目标,这目标应当体现在各个方面,体现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之中。在不为人知的场合,在偶然发生的事件中,时时处处须保持正直,这样,履行重大职责时,你才会始终诚实。远大的目标须贯穿人的一生,浸透他的一言一行。企图以卑劣渺小的手段达到高尚的目的,简直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有句俗话说“为达到个人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样说是十分有害的,也是很不道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生动地展示了这样的主题。作品的主人公罗季昂·拉斯柯尔尼科夫想杀死令人厌恶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弄到一大笔钱,然后用这些钱实现他的伟大抱负,为人类造福。结果却事与愿违,他所承受的是内心世界的崩溃。目标遥远不能实现,罪行却真实而且具体。他的罪行是可怕的,没有什么理由可以为之开脱辩解。由此可见,想用卑鄙的手段去实现崇高的目的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做事不论大小都应当以此为立身之本。

小中寓大这一条普遍的法则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学术研究。科学真理高于一切,这一点应当体现在科学研究的各个具体环节,体现在科学工作者的日常举止与言行当中。假如在科学研究中追逐“渺小”的目标,因而违背事实,故弄玄虚,自我标榜,不惜借助某种“外力”作为凭证,热衷于结论的“精彩”,那么,这样的学者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堕落。也许,他不会立刻破产,但最终的毁灭是定而不移的!随意夸大业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或者稍稍背离事实,科学真理便失真、变形、走样,科学便不再成其为科学,而科学家本人或早或晚也就不再成其为科学家。随时保持远大目标,有始有终,态度坚决,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变得轻松而从容。

作者:俄罗斯著名学者,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

翻译:著名翻译家谷羽教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