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新闻 >正文

【东兴宏观】“剩男”几千万,为什么“胜女”更受关注

2020-09-25 19:50    

摘要:近30年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男多女少)持续高位运行,性别比长期失衡的恶果正逐渐显现,但尚未引起社会足够关注。一方面,根据预测,2025年前后将有2000万到4000万男性将因无妻可娶而被动单身;另一方面,随着观念逐步解放、收入和社会地位提高,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主动单身。

1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性别失衡现象不断恶化。适婚年龄人口“男多女少”。从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人口数量比较、城乡差异比较等各个角度分析,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男性人口数量过多都是不争事实。

2“姐弟恋”可缓解“剩男问题”。同年龄组中男性人口数量偏多,传统“男大女小”的婚配方式会加剧男性数量过剩,“女大男小”的年龄搭配可缓解男性面临的婚姻挤压。

3“老夫少妻”婚姻模式可能会迟滞性别失衡这头“灰犀牛”,但是相应的适龄女性的缺口会放大,以时间换空间,还是以空间换时间,需要政府相关机构仔细斟酌。

4“剩女”不剩,多为待嫁而沽的“胜女”。“胜女”多为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等特征的优秀女性,因在现实约束和择偶策略下难觅佳偶,选择主动单身和不将就。保守估计未来具有本科学历的“胜女”(27-34岁)至少有130万。 “胜女难嫁”背后是单身女性的两种心理状态“作怪”,一是“宁缺毋滥”的择偶心理,二是向往与恐惧并存的婚姻家庭心理。

5“剩女”数量较少却更受关注,原因有三:一是 对性(别)的窥探是人类的本能,二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与落伍社会观念存在冲突,三是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剩女”话题热度不减。

风险提示:

1婚姻并不是幸福的保证,但却是每个人都要直面的选择

2受数据质量和估算方法的制约,本文预测分析有误差

全文如下:

1. 性别失衡现状:男性绝对过剩

1.1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高位运行

1.1.1 总体情况

通常用出生性别比来衡量新生儿的性别结构,出生性别比是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一般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活产男婴的数量会略高于女性,联合国明确规定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应介于105±2之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虽然国家高度重视性别失衡问题,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但是十几年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高于正常值。

图 1: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世界银行

1.1.2 分地区情况分析

根据全国第五次、第六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我们深入分析了各省级层面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发现在两次人口普查的10年间,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中,出生性别比数值上升的省份有13个,出生性别比数值下降的省份有13个;有5个省份的出生性别比变化绝对值小于1 ,处于基本稳定。但是出生性别比中度失衡和重度失衡的省份数在增加,省级出生性别比走向出现有升有降的分化,并且变化幅度大的省份都是新生儿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省份。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在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13个省份出生性别比超过120,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安徽省达到131.07,出生人口占到全国出生人口总数的60.44%;5个省份的出生性别比介于115—120,出生人口占到全国出生人口总数的15.89%;10个省份的出生性别比在110—115之间,出生人口占全国出生人口总数的19.45%;只有内蒙古、新疆和西藏这3个地区出生性别比处于正常区间,出生人口总数仅占全国出生人口总数的4.22%。全国绝大多数的省份出生性别比失常,超过95%的出生人口生在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地区。

图 2:第五次人口普查各省出生性别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3: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出生性别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东兴证券研究所

从普查结果来看,在两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部分省份出生性别比变化较大,“五普”中出生性别比处于正常区间的青海省和贵州省在“六普”时呈现性别失衡的状态,分别处于中度失常和重度失常。宁夏和黑龙江的性别失衡的情况有所恶化,从轻度失常变为中度失常;山东、河南和甘肃的情况更甚,已从中度失常变为重度失常。只有陕西省的出生性别比从重度失常变为中度失常,从125下降到116,新生儿性别失衡有所改善。从上述变化可以看出,总体来看,我国新生儿的性别失衡现象在“五普”“六普”的十年间非但没有扭转,反倒有不同程度的恶化。

1.2 男女适婚人口数量比较:“男多女少”

根据《婚姻法》,男性法定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多种原因的影响,“适婚年龄”的区间有较大主观性。从性别失衡和婚姻挤压研究的现有成果来看,学者普遍采用了20—36岁、20—49岁和15—55岁三种年龄分类方式。考虑到20岁是女性法定结婚的最低年龄,按照国际惯例50岁以上依然未婚未终身未婚者,加上综合分析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20—49岁作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以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最新公布的数据为基础,按照0.837‰的抽样比进行折算,我们估计,2016年20到49岁的男性人口有3.37亿,女性约为3.24亿人,男性比女性多1338.35万人。也就是说,无论微观个体的婚姻状况如何变化,2016年都会有超过1300多万的男性因为没有女性人数缺口而不得不忍受单身。分年龄层来看,20—24岁男性人口过剩最多,男性比女性多433.69万人;30—34岁的男性过剩人口最少,但也有67.74万人有余;其余年龄段的男性过剩人口数量在200万左右。

图 4:2016年20—49岁人口数量结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 适婚年龄性别预测分析:男性>女性

按照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剩男”是指30岁以上的单身男性;根据2007年教育部的官方解释,“剩女”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广义上是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但考虑到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可能造成每个年龄段的男性数量都相对过剩,我们下文的讨论不局限在狭义的“剩男”“剩女”群体。而是适当扩大年龄层,并设计多个年龄组(同龄组和婚配年龄组),从绝对数量、城乡差异等各个方面,分析我国适婚年龄人口现状。为了保证数据可信性,同时比较世界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1 同龄男女:男性数量绝对多

2.1.1 20—49岁总体情况分析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近年来范围最全、规模最大的人口统计调查。我们以“六普”的统计结果为基础,排除移民、意外死亡等因素,预测了到2030年20到49岁的年龄层不同性别的人口数。并按照5岁的年龄差进行分组,比较每个年龄段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差别。根据我们的推算,预计到2030年,在20到49岁年龄段,中国的男性将比女性多2345.18万人,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8.18%。而根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中国20到49岁年龄段的男性将比女性多2872.40万人,占到该年龄段总人口的10.88%。也就是说,到2030年在中国20—49岁的男性中大约每10个人中就会有1个光棍。

图 5:20-49岁年龄段男女人口数量预测差异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

2.1.2 分年龄段比较

为详细分析不同年龄层的情况,我们将以上人口按照20—29岁、30—39岁和40—49岁分成三组进行比较。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算,同样是10岁的年龄差距,20—29岁年龄段男性数量的绝对剩余占比最大,并且呈缓慢上升趋势。2016年20—29岁的男性比同年龄段女性多563.40万人,预计在2021年该差值会突破1000万,2030年时男性人口的净剩余数量为1264.03万人。30—39岁年龄段的人数缺口则呈现先缩小再扩大的特征,2016年该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多202.71万人,此后逐年下降,在2020年达到最小值,男性净剩余126.49万人;接着会以边际递增的形式扩大,预计2030年,30—39岁年龄段男性会比女性多954.66万人。在40—49岁年龄段,男性的净剩余数量则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该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短缺518.96万,2017年为523.19万,此后逐年下降,预计2030年,40—49岁年龄层的男性比女性多126.48万人。世界银行的预测这与此不同。根据世行的数据,未来十几年间20到29岁年龄段男性人口过剩数量比较稳定,维持在1100万人左右。30—39岁年龄层的男性绝对剩余数量会缓慢增加,2016年,该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多544.01万人;2025年突破1000万,为1025.90万人;预计2030年为1028.2万人。40—49岁年龄层的女性数量缺口最小,但也呈现扩大趋势,预计从2016年的469.43万人增加到2030年的712.20万人。

图6 分年龄层男女人口数量缺口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世界银行

另外,我们还从城乡差异的视角考虑不同地区的人口性别结构。不考虑人口流动的因素,从城乡维度来看,农村地区男性的绝对过剩是全国范围内男女人口数量失衡的主要原因。按照我们的推算,从趋势上来看,城市和乡镇男性的过剩人口上涨幅度较小;而农村地区的男女人口矛盾比较突出。预计到2030年,农村地区20到49岁男性比同年龄段女性多1286.09万人,而城市和乡镇这一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多1059.09万人,前者占总剩余数量的一半以上。

图 7:城乡维度女性人口差距预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2 传统“男大女小”:男性数量仍溢出

从目前婚姻年龄结构来看,虽然有“女大三,抱金砖”的俗语,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男大女小”的婚姻年龄结构更为普遍。从结婚年龄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晚婚的现象日益明显,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平均初婚年龄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图8)。虽然男性法定结婚年龄是22周岁,但从平均初婚年龄判断,我们重点考虑25岁之后的男性。在婚龄差的选择上,从腾讯新闻基于5万用户的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收入水平如何,年龄差不超过10岁的交往对象占到被调查对象的绝大多数。因此,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也为了方便比较世行与统计局数据,综合权衡下我们选择以下两种分组方式。

图 8:平均初婚年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9:交往对象年龄差

资料来源:腾讯《2016年中国婚恋调查报告》 东兴证券研究所整理

2.2.1 25—34岁男性和20—29岁女性比较

按照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预测,比较25—34岁的男性和20—29岁的女性,2016年男性比女性多855.91万人,并且男女人口的数量差会以较高增长率逐年扩大,在2020年突破3000万,并在2021年达到峰值3440.13万。此后,25—34岁的男性与20—29岁的女性人口的数量差会逐渐缩小,但变化幅度较为缓慢,预计在2030年,25到34岁的男性仍要比20到29岁的女性多1184.50万人。世行的预测与“六普”结果大体一致,按照世界银行的推算,2016年中国25到34岁的男性比20到29岁的女性多1213.33万人,二者的差值会在2019年突破3000万,并在2021年达到峰值3652.50万,约为2016年人口差距的3倍。此后这两个年龄层的人口数量差会逐渐缩小。综上所述,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共同证实,我国25岁到34岁的男性缺乏适龄婚配对象的现象会在近5年愈演愈烈。考虑男女婚配的年龄差因素,我国性别失衡的现状不容乐观。

图 10:10岁年龄差男女人口数量预测比较(男:25-34;女:20-2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

2.2.2 25—39岁男性和20—34岁女性比较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判断,我们扩大年龄差,比较了25到39岁的男性和20到34岁的女性的人口数量差异。根据“六普”数据预测,2016年男性比女性多552.89万人,缺口不断扩大,2020年突破2000万,2023年突破3000万,并在2025年达到峰值4113.83万人。世界银行的测算与上述趋势基本一致。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6年25到39岁的男性比20到34岁的女性多892.51万人,而且该数量差几乎匀速扩大,2019年突破2000万,2022年突破3000万,2025年达到最大值4192.10万人。此后女性的人数缺口会逐渐缩小,但预计在2030年,20—34岁的女性仍比25—39岁的男性少2915.10万人。2017年,加拿大有3587.30万人,位列世界人口排名的37位。按照目前的预测,中国25—39岁被动单身男性的人口数量在2024年前后就能超过加拿大全国现在的人口数。由此可见,如果考虑男女婚配的年龄差,并且细化年龄层以深入分析适婚人群的性别结构,会发现中国的性别失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图 11:15岁年龄差男女人口数量预测比较(男:25-39;女:20-3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放宽婚姻年龄的选择范围,鼓励年龄差较大的婚姻可能会迟滞性别失衡这头“灰犀牛”,但是相应的适龄女性的缺口会放大,以时间换空间,还是以空间换时间,需要政府相关机构仔细斟酌。

2.3 “女大男小”:缓解男性数量的绝对过剩

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青年人的婚恋模式出现了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新趋势。有学者基于1990 年、2000年、2010 年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夫妇婚龄差模式发生了变化,“男大女小”的婚姻占比减少;而“女大男小”的婚姻增多。本文的上述分析也可以从侧面解释目前“女大男小”的婚姻明显增多的原因:对大多数适婚年龄人群来说,能找到结婚对象会比单身带来更大效用。对相对数量更大的男性群体来说,为了匹配到作为稀缺资源的女性会适当放松“男性年龄要不小于女性”的前提条件。加上自身社会地位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女性也不局限在必须选择比自己年龄大的结婚对象,从而又推动了婚姻年龄结构向“女大男小”演变。

2.3.1 20—29岁男性和25—34岁女性比较

按照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在2027年以前,25岁—34岁的女性人口多于20—29岁的男性。其中,2020年为男性人数缺口的谷底,男性比女性少1921.61万。2027年后20—29岁的男性开始逐渐多于25岁—34岁年龄段的女性,预计2030年,男性人口的剩余数量为1246.92万人。世界银行的预测与我们的推算趋势基本一致,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从2018年开始,20—29岁的男性数量开始少于25岁—34岁的女性,并在2021年达到最大差值,为1547.70万人。2027年以后男性人数再次迎来净剩余,预计在2030年,20到29岁年龄段的男性比25—34岁年龄段女性多1087.80万人。

图 12:10岁年龄差男女人口数量预测比较(男:20-29;女:25-3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

2.3.2 20—34岁男性和25—39岁女性比较

从20—34岁男性和25—39岁女性的人数比较来看,虽然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趋势保持一致,但绝对数量上差别较大。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算,2016年20到34岁的男性比25到39岁的女性多375.11万,此后该数量差发生方向逆转,女性人口多于男性,2025年达到最大值,女性净剩余1539.26万人。而在2030年20到34岁的男性将再次多于25到39岁的女性,男性过剩人口为475.22万人。从世界银行的预测来看,2016年20—34岁的男性比25—39岁的女性多1561.39万人,此后该数量差逐年缩小,并在2022年女性人数多于男性;2025年,女性过剩人口达到最大值,为1100.80万人。在2030年男性将再次多于女性,20—34岁男性比25—39岁女性多262.10万人。

图 13:15岁年龄差男女人口数量预测比较(男:20-34;女:25-3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

必须说明的是,受限于现有数据基础,我们对“女大男小”婚配方式的年龄分组方法稍显粗糙,可能不符合传统观念的认知。虽然从结果来看,我们采取的分组方式出现了“女多男少”的逆转,但我们已尽力保证了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论证的逻辑性。从上文分析来看,同年龄组和“男大女小”的婚配方式都会使得男性人口过剩,造成部分男性面临“婚姻挤压”;从“女大男小”的年龄结构来看,男性人口的过剩程度得到缓解,并且有的年份年龄较大的女性还存在人口剩余。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度鼓励“姐弟恋”不失为解决男性婚姻挤压的一种思路。

3. “剩女”不剩,“胜女”“待嫁而沽”

从目前人口数量的统计来看,男性人口数量过多,女性人口数量相对偏少,使得部分男性因没有女性可选而不得不被动单身。从统计结果看“剩女”定义和概念不清,“剩女”不剩,多为待嫁而沽的“胜女”。“胜女”多为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等特征的优秀女性,因在现实约束和择偶策略下难觅佳偶,选择主动单身和不将就。

3.1 潜在“胜女”数量预测

根据2007年教育部的官方解释,“剩女”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由于“剩女”的判断标准和形成原因的主观性太强,目前所谓“剩女”的数量较难测算。有报道称,30到39岁的女性中剩女有582万人,也有媒体称仅北京一地剩女数量就达五十万。不同的调查方法和划分标准使得剩女绝对数量的估计。从现实情况来看,“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女性有更大概率成为“胜女”,从学历角度出发,预测了未来“胜女”的可能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13年起,我国本科和研究生(包含硕士和博士)的毕业人数中女性开始超过男性,并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15年,本科毕业生中女性比男性多17.03万人,研究生中女性比男性多1.45万人。根据我们的预测,未来平均每年新毕业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女性比男性多10万人,那么到2030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要比男性至少多130万人。教育部的数据也支持了我们的分析。按照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的人数统计,自2011年起,我国本科和硕士在校生中女生占比已经过半,2016年本科和研究生(包含硕士和博士)在校生中女性比男性多113.48万,这类人群涵盖19-26岁的年龄段。按照27岁不结婚就划为大龄剩女的标准,假设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择偶标准设定在本科水平,不考虑结构性因素,在2030年以前,保守估计具有本科学历的“胜女”(27-34岁)至少有130万。

图 14:按性别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和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教育部

3.2 “胜女”难嫁的原因分析

从网络调查的结果来看,广大网友普遍认为,剩女难嫁的主要原因是太挑剔,对男人的要求太高。腾讯面向77776 人次的投票结果显示,有64%的网友认为剩女“太挑剔,择偶要求过高”;搜狐96471人次的投票结果显示,有45%的网友认为,剩女都是她们“自找的,都是挑来挑去惹的祸”,另有将近19%认为“择偶观念有待改变,家长的教育有问题”。女性时尚网站Only lady的调查显示,44%的网友认为剩女“自觉很优秀,眼光过高,择偶范围狭窄”。在新浪网面向单身女性的调查中,69.7%的女性认为,“难寻完美男人”是她们自己不嫁人的第一大理由;38.38%的女性认为追求独身是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她们认为单身即自由、单身是快乐;还有34.34%的单身女性因为不能忍受琐碎生活而不愿结婚。

图 15:男女婚恋观念调查

数据来源: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东兴证券研究所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有61.6%的男性和54.8%的女性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观点,男性比女性高6.8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男女两性分别提高了7.7和4.4个百分点。对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2010年有44.4%的被访者表示认同,与2000年相比,男女两性对此认同的比例分别回升了10.5和10.7个百分点

“胜女难嫁”折射出单身女性的两种心理状态,一是“宁缺毋滥”的择偶心理,二是向往与恐惧并存的婚姻家庭心理。引申开来,“胜女难嫁”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宁缺毋滥”的择偶心态反映了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从中国传统的择偶观念来看,我国婚姻不仅有“门当户对”的传统,还有“高门嫁女,低门娶妇”的传统,即为了维护男性在家庭中的社地位,女性的经济社会条件应当略低于男性。在婚配问题上,男性自身条件越好,可供其选择的劣于自身条件的女性越多;而对女性而言,自身条件越好,越难找到比自己条件好的男性,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收入和社会地位不断上升,从教育水平看,2016年本科和研究生(包含硕士和博士)在校生中女性比男性多113.48万,“门当户对”和“男高女低”的择偶策略使得三高型“胜女”的选择范围变窄,更容易“被剩下”。长期以来,这种婚姻选择方式形成了择偶梯度,对现代世俗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社会变迁导致部分女性产生向往与恐惧并存的婚姻家庭心理。由于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女性得以享受高等教育,获得好职业,进而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减少了女性对男性和婚姻的依赖程度。一方面,她们有爱与归属的需求,渴望高质量的配偶和家庭生活;另一方面,社会离婚成本的下降和婚姻替代的增多增加了现代婚姻的不安全感,并且个人职业发展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的双重标准加剧了这种不安全感,使得部分女性对婚姻家庭生活又向往又恐惧。

4. 社会焦点“不重剩男重剩女”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不管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上看,剩男都应该是媒体和社会大众更加关注的群体。然而事实上,相对于客观存在的剩男问题,“剩女”(为更好比较,采用“剩女”)受到的关注却要更多。从百度搜索量看,“剩女”的搜索量远高于剩男的搜索量。比较2011年到2017年的搜索指数平均量,“剩女”的搜索指数为1171,而剩男的搜索指数为340,剩女的搜索指数是剩男的3.44倍。光棍是描述单身状态的中性词,光棍的搜索量过高,可能是因为光棍节的普及。“光棍+女”的搜索量是“光棍+男”的2倍多。“剩女”话题的火爆对“剩男”问题起到了遮蔽作用,填补了某些“男性权力”空虚,却造成对“剩男”问题的认知不足和严重性低估。

图 16:各类搜索指数对比

资料来源:百度

4.1 对性(别)的窥探是人类的本能

窥视是制造“剩女”制造的基础,是大众对“剩女”问题持续关注的动因。 “剩女”这一带有贬义的称谓,更隐含按“男性标准”挑剩的意味,也是物化女性及女性从属地位的体现,女性更长期处于被窥视地位。窥视“剩女”、将女性物化为审美的客体,不但可以填充“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之渴求,更可以在深层次里满足信息受众(男性)的父权文化和男权中心主义之需要。这点从“剩女”搜索用户主要为男性(67%)得到验证,另一个微观证据是百度贴吧中“剩女吧”中成员多数为男性,贴吧中涉黄内容屡见不鲜,更不用说对女性的不当言论。

图 17:搜索用户的性别结构

资料来源:百度

4.2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与落伍社会观念的冲突

4.2.1 女性受教育程度改善

传统的农耕经济决定了女性远离社会公共领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经济来源,社会职能无外乎相夫教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进入社会的年龄偏大,客观上扩大了“剩女”规模。从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女性在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占比稳步上升。2010年时成人本专科女学生人数就已过半,为53.12%,到2016年已达57.76%;普通本专科生中女生占比也从2010年的50.86%上升至2016年的52.53%;研究生中女性占比也在2016年首次过半,为50.64%。一方面,这部分高学历的女性普遍能够实现经济独立,思想上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其对男性的附属性并不强。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倾向于找比自己年轻的女性结婚,女性也倾向于找强于自己男性,最终女性适龄结婚的压力大于男性。

图 18:高等教育在校女学生人数占比

资料来源:教育部

4.2.2 社会思想落伍

与女性教育程度明显进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思想观念的落伍,评价女性时“相夫教子”和“女主内”等标准仍占据主流。据全球媒体监测机构(GMMP)统计显示,在中国大陆媒体上,83%的女新闻人物都会提到其家庭角色,而97%的男新闻人物不会提到家庭角色。女性公众人物如此,更不用说普通女性。在社会认知中婚姻对女性至关重要,甚至达到一票否决的地步。而“剩女”是对这种传统标准的背叛,是一种“政治不正确”,会堂而皇之的引发父母、亲朋好友的“关心”,乃至社会舆论的抨击,甚至出现了“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 ”的雷人言论。“剩女”被视为个人和家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就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而社会舆论对男性则宽容的多,对男性的评价标准集中于事业维度,“男主外、女主内”谚语淋漓尽致体现了这一点,对男性而言,大龄也往往意味着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而这是影响男性择偶的主要因素,整体来说年龄对男性婚姻影响比女生小,甚至出现“大叔控”这种标签,因此“剩男”关注度也低很多。

4.3 媒体的推波助澜

“剩女”话题的火爆对离不开媒体的作用,媒体在“剩女”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指数反映了媒体在互联网上对特定关键词的关注及报道程度及持续变化情况,从平均值来看,剩女的媒体指数为20,剩男的媒体指数为6,剩女的曝光度为剩男的3.33倍。

图 19:剩男剩女媒体指数

资料来源:百度

媒体“推波助澜”背后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区域分化的因素,纸媒、互联网等媒体的主要受众位于“剩女”集中的城市区域,“剩男”群体多生活于农村和城市边缘,社会和经济地位较低,并不具有掌握媒介和发声的权利;二是“注意力经济”,商业化的传媒市场中,部分媒体作为信息的生产者以博取受众关注为目的,有些媒体为迎合观众口味大肆渲染“剩女”问题,对拥有较好条件“剩女”“品头论足”,使得“剩女”形象泛娱乐化;三是独身生活的剩女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收入人群,她们经济独立,生活压力小,消费力强,使得各类商家闻风而动,促使这类人群更受关注。商业利益驱使各行业反复炒作“剩女”话题,资本成为这一舆论热点的推手。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剩女”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反映了传媒迎合、取悦受众的倾向;《有多少“剩女”值得我们同情?》《八种女人易成“剩女”——男人一见就想跑》此类网文在网上流传甚广;作为“剩女”话题的衍生产品,江苏卫视的婚恋类相亲节目《非诚勿扰》2012年广告招标以18.19亿创造了省级卫视广告招标新高。媒体在建构和传播“剩女”媒介形象时,选择性忽视社会转型等深层次原因,倾向于借助各种特殊案例来引导公众,形成对于该群体的刻板印象,另外通过一些诸如“挑剔”“物质”“小三”之类的标签吸引大众注意,并与房价上涨、贫富差距、拜金主义等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从而引发激烈讨论。

免责声明:

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东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