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教育公平的悖论:取消奥数PK“英国高考”改革

2020-06-25 02:33    

当教育公平性遇到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的挑战时,立刻土崩瓦解。有限的名校奇货可居、供不应求的形势下,催生了各种限制入学的屏障,教育的消费人群也因此分出了不同的等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有时也是一种带有阶级性的特权!

2017年10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严禁试卷中有奥赛题或将奥赛题作为附加题。

显然,江苏省的做法是在响应2014年年底发布的《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中央政府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取消奥数、文艺、体育等加分项,提高高考的公平度。

从炙手可热到官方打压,奥数兴衰的变迁值得国人玩味。1990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中国举行,而就在这一年,我进入北京师范学院附中(后来的首都师范大学附中)高一(6)班——地地道道的“特招班”,除了中考总成绩,还特意参考了数学单项成绩,以及从初中保送本校高中学生之前的“德智体”方面的评语。这个班实际上就是早期的体制内的奥数班。

奥数班的师资配备是一流的,都是特级教师,其中还有海淀区、北京市的“学科带头人”。在常规高中数学外,每周会有几次课余“加餐”。区里和市里的数学竞赛基本上被六班“承包”了,不过竞赛成绩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

所幸从任课教师到学生没有把参赛当作最高目标。数学老师妙趣横生的讲解、丰富搞笑的肢体语言也总能让我们兴奋、放松,尤其是化繁为简的精妙点拨,确实是醍醐灌顶。

奥数打开了大家的解题思路。三年后,六班里有一半同学考入了清华、北大,不过倒没有因为奥数加分的。

但后来,随着奥数题进入升学考试,奥数从“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奥数班从兴趣班变成“占坑班”。

这个“蝴蝶效应”惊动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在读学生及其家长,引爆了奥数培训市场,上升到中国社会的共同话题。

精英化的教育必然制造出精英化的考核体系。考试题目太简单了不行,太难了也不行,都无法作为选拔人才的尺度。用少量奥数题刺激一下,能够达到公平的目的,会做的升入重点,不会做的进入非重点或失去升学机会。

但考核标准的提高,必然暗示考生、家长、培训机构做出超常规的应对方案。这背后的逻辑也是“公平”驱动的:奥数题既然要考,没做准备的肯定要吃亏,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报班补上这一课。

教育公平性的问题,在英国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

英国学生千方百计进入A-Level私校(类似国内高中)的目的,就是为日后上牛津、剑桥等名校做准备。而牛津、剑桥留给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知名私校的录取名额,远远高出其他中学,公立中学几乎够不着边!

需要注意的是,A-Level考核体系(被称作“英国高考”)也在改革,无限制刷分获得好成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每年的考试次数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即便如此,笔试得到A*、A的学生人数仍很多,于是面试变得更具有决定意义。因此,英国家长也要重金聘请家教给孩子单独辅导,以应对大学的入学要求。

归根结底,当教育公平性遇到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的挑战时,立刻土崩瓦解。

有限的名校奇货可居、供不应求的形势下,资源配置的经济杠杆、政策杠杆、文化杠杆,开始发挥各自的“调节”作用,催生了各种限制入学的屏障,教育的消费人群也因此分出了不同的等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有时也是一种带有阶级性的特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