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70·红色记忆」锐军

2018-04-05 23:32    

锐军(1920—2012),蒙古族,曾用名云瑞俊,1920年3月出生于土默特旗大毕克齐村(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大毕克齐村)。

锐军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早年丧父。抗日战争时期,家乡的沦陷,日寇的疯狂,让母亲对过早失去父亲的儿子的未来更加忧虑和不安。为了能够让儿子常年在身边,锐军不到20岁,母亲就为他操办了婚事,想让他安心在村里生活。当时,锐军虽然没有“国破家何在”的认识,但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土匪的骚扰,汉奸的欺压,地主的剥削,任何一个有血性的青年都不会善罢甘休的。

1939年春节,锐军正在磨房里磨面,一个自称乌力吉的人向他打听云正旭和云光霖住在什么地方。当时,兵慌马乱的分不清是敌是友。锐军看见乌力吉态度非常和蔼,不像个坏人,就带他去找云正旭和云光霖,这才知道乌力吉是大青山抗日支队的军官,是个汉族,乌力吉是他的化名,云正旭和云光霖都是共产党的地下交通员。乌力吉给了锐军一些宣传抗日的传单和材料,他回到家里越看越入迷,心中就像点亮了一盏灯,燃起了一团火,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也萌生了摆脱家庭的羁绊,参加抗日的打算。

1939年至1941年,中共土默特旗工委为了培养蒙汉族青年,壮大绥远地区抗日力量,先后动员、组织了九批蒙汉族青年去延安学习,共计100多人。锐军是1940年第四批去的延安,一起去的还有赵戈锐、云北峰、云志厚、李应标、赵维新、张财旺、胡铁麟、黄静涛、徐史、黄静波、李清、李勇、康军、王淑英、墨志清等十几个人,这些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骨干。

大家是在大青山八路军部队护送下踏上奔赴延安旅途的,出发以后,首先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经过蛮汉山,抵达了山西的兴县,这里是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所在地,贺龙司令员就住在这里。经过长途跋涉的青年已经疲惫不堪,可是想到就要看见贺龙,人人精神抖擞,虽然大家都没有见过贺老总,但是对他一把菜刀闹革命的事迹还是有所耳闻的。锐军第一次见到贺龙司令员,发现他确实与众不同,特别是那八字胡、大烟斗和爽朗的笑声,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贺老总对从大青山来的蒙汉族青年表示热烈欢迎,用菠菜炒豆腐和绿豆米饭招待他们,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饭菜,在当时是招待宾客的最高规格。后来,贺老总又派一个连的战士到苛岚、五寨一带拉回来300斤莜面,专门给大家吃。经过大约半个月的调养,大家的身体得到了恢复,立刻启程奔赴延安。

锐军到延安后,进入陕北公学学习,他感到不论机关、部队、学校,革命的气氛非常浓烈,每个人的学习、劳动、工作都充满活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友好,大家虽然穿着土布衣,住着土窑洞,天天吃小米饭,生活十分俭朴,但是心情是欢快的,生活得那么高兴,那么自由,那么舒畅。

1941年,国民党胡宗南部队严密封锁延安地区,进行军事威胁和经济包围,企图把延安地区的军民饿死、困死。在重重困难面前,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同时接受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建议,实行机关精减合并,充实基层抗日武装。延安的各机关、学校、单位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锐军所在的陕北公学也组织起运输队,教务长张桂标选出机灵的锐军和李维新、贾雨田、杜干辉四个人,离开延安去往陕北定边、盐池、宁夏地区和内蒙古鄂托克旗一带采购生活用品。他们来到这些地区,在当地党组织协助下,很快购买了大批生活物资运回延安。

锐军在采购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张桂标三个月后奉命回延安参加整风,临行前指定锐军为运输队的负责人,并给他留下了五千元大洋、两部电台,要求尽快完成收购十万斤羊毛、十万斤植物油和十万斤猪肉的任务,以解决延安地区的吃饭穿衣问题。年仅21岁的锐军第一次接受这么艰巨的任务,感到压力很大,恰好贺龙司令员来到他们驻地,见到锐军后,笑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这个小蒙古不简单哪,完成三个十万的任务,你有信心吗?”锐军见到贺老总如释重负,满怀信心地说:“司令员,您放心,有各机关的支持,有群众的帮助,有首长的关怀,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贺龙听了以后点点头说:“保障物资供应,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就像打仗一样,是非常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一定要把支援延安和各个部队的生活物资及时送到。同时也要注意搜集敌人的军事情报,如果有条件,可以购买一些武器,为部队提供军援,提高部队的战斗能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锐军他们几个人接受任务后,化装成从山西太原来的客商,往返于边区和国民党占领区之间。他们先到定边县,把本钱交给当地的著名商号“广恒西”,以他们商号的名义做起了采购的买卖,锐军就成了“广恒西”的客商。

1942年秋季,天气逐渐转凉,锐军他们采购到了一大批羊毛,准备为延安地区的人们做冬季服装。锐军给延安捎去话,让他们迅速派一支大型运输队来定边驮运物资。运输队到了以后,锐军等天色刚刚暗下来,带着运输队悄悄从定边赶到了敌占区存放羊毛的四个村子。在夜色中,锐军吩咐每一户隐蔽两匹骡子,每匹骡子驮二百斤羊毛。吃过晚饭,牲畜也喂饱了以后,锐军他们连夜出发,快马加鞭,天刚拂晓就将采购的两万斤羊毛顺利驮回了边区。越干越有劲头的锐军俨然一副“大买卖人”的架势,他通过各种关系,搞到了不少物资,保证了延安地区党政军机关的需要,解决了部分物资的匮乏。同时,他遵照贺老总的吩咐,顺利地买到了20支手枪,亲自送到120师司令部。贺老总看到锐军买回的手枪特别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好样的嘛,很能干嘛!”老总对锐军的赞扬更增加了他的勇气,他对老总说:“司令员,您还有什么任务,就放心交给我吧,我一定尽心尽力去完成!”贺老总笑呵呵地说:“好啊,年轻人就应该这个样子,要敢于挑重担,要有点勇气嘛!”

随着锐军工作的顺利展开,延安方面下发的采购资金也更加充裕了。有了资金,还要设法打通敌占区的各种买卖通道,这就需要打入敌占区。锐军到定边后,很快结识了马鸿逵和邓宝珊的联络参谋张增。这个人经常来往于陕北榆林和宁夏、银川之间,每次都要通过共产党的根据地,尤其是鄂托克旗以及三段地。马鸿逵和邓宝珊都属于国民党地方势力,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锐军充分利用他们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他的公开身份是买卖人,但是真正目的是采购大批物资支援延安地区。张增是国民党军官,经常利用合法身份倒卖一些市场上没有或很难搞到的紧缺物资,借机敛财,中饱私囊。锐军就利用了张增的贪财心理和方便条件,通过张增搞到了许多急需的生活物资和武器弹药。

1945年6月,锐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结束了“买卖人”的工作,调往黄旗担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黄旗分会主任。这段时间,锐军在这一带进行剿匪和减租减息工作。1946年秋天,集宁战役后,绥蒙军区在山西省左云、右玉一带休整部队,建立了教导大队。锐军调任教导大队中队长,圆满完成了部队休整任务,战士们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部队重新焕发了活力,为北上锡盟剿匪打下了坚实基础。1947年初,锐军率领部队从五台山北上,经过河北省阜平、唐县、围场等地,消灭了国民党地方武装鄂友三的一部分人马,歼灭了几股当地的土匪武装。1949年,锐军回到锡盟解放区,先后担任正黄旗旗委书记、区党委训练队队长,特别是担任16师供给部政治委员和锡察军区供给部部长期间,为保障部队物资供应,再次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锐军凭借自己出色的经贸才干,一直工作在金融财贸系统。1949年至1951年担任内蒙古百货公司经理。1951年至1956年,升任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工商厅副厅长、内蒙古贸易部贸易处处长、呼盟财贸部部长、呼盟财经办主任。1956年至1962年,担任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副盟长、盟委副书记。1962年至1965年,担任内蒙古供销社副主任。1965年至1979年,担任内蒙古人民银行副行长。1979年至1984年,担任内蒙古农行党组书记、副行长。

2012年5月23日,锐军在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92岁。

(呼和浩特市委党校 巴特尔 魏铎)

标签:红色 记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