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他书生从军,锻造数千乌合之众为百战精兵,四百余战,杀敌12万

2020-03-13 07:21    

他是绝代名将,他书生从军,锻数千乌合之众为百战精兵,未及二载凡四百余战,杀敌十二万有余;他殚精竭虑,苦战经年兵败身死,忠信智勇令野蛮之敌不禁肃然起敬;有人说他是力挽狂澜的国之栋梁,也有人说他是冷酷的吃人魔王……

大唐肃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十月初九。

残破的城垣上,最后一幅唐军战旗凋落了,不屈的的睢阳终于竭尽了最后一丝力量,饥疲冻绥的忠勇将士再也无法坚持,叛军蜂拥而入……

一、英雄城市

大唐玄宗天宝十四载(西元755年),十一月,唐军边将安禄山起兵叛乱,安史之乱爆发,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唐戛然而止。

内地承平日久,武备松驰民风柔弱,大河南北州郡一触即溃,叛军势如破竹。十二月,东都洛阳失陷;次年六月,唐军主力潼关惨败,叛军乘势西进,不可一世的玄宗皇帝弃城仓皇而逃,长安沦陷。一时间,煌煌大唐似乎走到了尽头。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一个七品芝麻官,真源县令张巡,站出来了。

他不顾地位低微,毅然抵制无耻上司的投降命令,号召民众起兵抗暴。二年间,守雍丘,救宁陵,扼睢阳,每战皆迎数倍乃至十数倍于自身的叛军,并大都能战而胜之。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大无畏的睢阳人绽放了他们一生最绚烂的光华,死战到底凤凰涅槃。就在睢阳陷落后三天,唯一真心救援的河南节度使张镐率军赶到,叛军匆匆撤离。

因为他们的坚持与牺牲,江淮膏腴之地免遭战火洗劫,为大唐王朝保住了财赋重地,从这个意义说他们的功绩甚至超过了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

二、吃人鬼域?

舍身扼险的英雄睢阳,功高盖世的烈士张巡,却被时人和后世非议,因为他们冒着天下之大不讳,吃人。。

这不是污蔑,史载“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旧唐书·张巡传》),如果史籍无误的话,最后的睢阳城,简直是人间鬼蜮!

于是有人要问:这值得吗?张巡在保护什么?为了保护民众,先把他们吃到肚子里?!!!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表彰其功言: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屁股决定脑袋,韩愈这番言论完全站在朝廷的角度看问题,可是“死去原知万事空”,“守一城以悍江淮”又与睢阳死难者何干?政府无力保护平民,就已经是严重失职了,又怎能强迫他们牺牲生命!甚至贡献肉体!如果说他们害怕叛军的屠刀,那城中吃人惨景只怕甚于屠城吧?!!!

有人说:如果叛军一到,睢阳立即投降,估计叛军也就强征军需再勒索些钱财而已,即使烧杀掳掠,为害也还有限;或者张巡弃城而逃,估计叛军可能会大肆掳掠,应该不至于屠城。

但是这意味着什么呢?是平民用胸膛去迎接叛军的刺刀,以自己的生命作注,赌叛军还有良心。总而言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九百年后的扬州,一千二百年后的南京,都告诉我们,用生命赌侵略者的良知,无疑是极不可靠的。

坚毅的张巡,执着的张巡,最终选择了坚守。当叛军大兵压境,友军卑劣怯弱不肯救援时,守军已是“我众饥羸,走必不达”(《资治通鉴》),无法进行战略撤退。睢阳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惨绝人寰的境地。然而,尽管“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新唐书·张巡传》)。

什么支持着睢阳坚守到了最后一刻?或者说他们为了什么?更高的统治者已经抛弃了他们,“城中将吏知救不至,恸哭累日”(《旧唐书·张巡传》)。他们为的是自己,自己的尊严。他们要向野兽们显示,他们有着不屈的意志,为了抵抗强暴,他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为了抵抗野兽,他们不惜把自己降低到野兽甚至低于野兽的层次。也许这是睢阳的悲剧,却更是睢阳人抗暴的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睢阳的战旗虽然凋落了,但那血色城垣,向世人诉说,人类的不屈可以到何等程度。叛军虽然攻城得手,但他们在精神上是失败的,叛军主帅尹子奇竟然不顾眇目之仇(张巡用计命部将南霁云箭伤尹子奇左眼),一度“服其节,将释之”(《新唐书·张巡传》),可见其意志完全为张巡所摄。 

三、他们不是禽兽

这里有一个问题,睢阳吃人虽然确凿无疑,但真的残酷冷血到“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旧唐书·张巡传》)吗?

尽信书不如无书,由“巡欲射子琦……使霁云射,一发中左目,贼还。七月,复围城”(《新唐书·张巡传》)可知,至德二年五月尹子奇受伤,一度撤围,到至德二年七月才再围睢阳,这段时间足以让没有战斗力、只能增加粮食消耗的老弱妇孺大部分疏散离开。尹子奇再围睢阳时,守军只剩一千六百人,估计城中留下助战的平民加上少数无处可去的老弱妇孺最多万余人,绝没有二三万人可吃。

睢阳是在至德二年七月重新被围困的,所以南霁云出城求援最早不会早于八月,当时南将军“引精骑三十冒围出”, 可见城中尚有少量牲畜,供给虽然艰难,但还不至于到吃人的程度。虽求救许叔冀、贺兰进明不成,南霁云与忠勇决绝的宁陵城使廉坦将军仍毅然回援,激战之后“驱贼牛数百入”(《新唐书》),又可以再支持一段时间。睢阳“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资治通鉴》)的惨境,应该不会早于至德二年九月;而该城是十月初九陷落的,万般无奈的吃人惨剧不会多过一个月。

睢阳粮食供应长期紧张,显然只能优先保障有战斗力的青壮,妇孺只能只求多福。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实在没有几个妇孺能撑到最后一个月,所以杀妇孺食用只能是极个别的现象,很可能只是某些饿极的将士丧失理智的做法

如果没有妇孺可杀,那么直接杀青壮就更不可能了。那样只能使战士精神幻灭,人自自危上下解体。睢阳以数千饥疲之卒抵挡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所凭借的就是高昂士气,如果士气低落那还怎么坚持战斗?

所以他们吃的绝大部分是死人,是尸体。这话说来让人恶心,但难道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吗?毕竟他们身处中世纪,一些观念还有很多历史局限,既然连野蛮的叛将都不禁肃然起敬,我们后人又何忍苛责? 

四、绝艳惊才的战术大师

最后放开那些沉重压抑,给大家一个彩蛋:

为什么我说张巡是绝代名将?因为他确实是一个战术天才。举个例子,唐天宝十五载(西元756年),张巡守雍丘,指挥了一场真正精彩绝伦的“草人借箭”大戏:

一天深夜,雍丘城上隐隐约约用绳索放下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士兵,叛军发现赶快报告主将。叛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直到天亮,叛军才发现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白白损失了大量箭矢。而此计真正出采之处还不在于此,因为这是一个连环计——敌人识破前一个圈套的同时就陷入了后一个圈套。叛军识破了“抛砖引玉”,却不知已陷入了思维定势,张巡随即开始了“无中生有”——千余草人摇身一变为五百死士,假袭变成了真袭。

这才是真正的杰作,张巡此举充分显示了一个战术大师的绝艳惊才;相比之下,《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显得是那么幼稚。

本文作者:鳄鱼不哭,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