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老赵:洛阳又一个民俗文化村景区开门待客了!您知道吗?

2018-03-28 22:45    

今年洛阳旅游出现了“乡村游”热潮,南边的“倒盏村”;北边的“卫坡村”火爆的不行,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让人们感受到了回忆的滋味......

现在又一家民俗文化村加入竞争......,让洛阳的乡村游又添了一把火!

以“老家印象”打造的庙护村,引领起一股怀旧思乡的浪潮,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寻找记忆中的老家.....

庙护村近年来依托现有人文景观、民俗、老物件,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目前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绘画爱好者写生、摄影基地,吸引大量游客来体验民俗风情、感受乡村之美。

庙护村位于小浪底镇区东一公里,走进小浪底镇区的三叉路口,就有一块大石头,上写“庙护”两个大字,沿着路口向北走500米,进入庙护村中心。

庙护村,顾名思义就是受到庙宇保护的村庄。

这天的天气十分晴朗,破旧的屋子在蓝天映衬下别有一翻味道。

近两年,该村因村制宜、因地制宜、随地就势、随方就圆,把过去丢弃的石磨、石碾、石磙垒起来建成村头小景,把不用的牛槽收集起来,砌成路边、村中花池。把老屋、老墙、老院进行了修缮,把残垣断壁改造成“老家文化宣传墙”,充分展示老屋老房、老爹老娘、老物老件、老活老事等“老家印象”,使该村变成了露天古村博物馆。

有关庙护村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在元朝之前,该村并非此名。元朝末年时,该村所在的区域遭遇自然灾害,旱涝荒灾频繁发生,庄稼连年没有收成,而且突发瘟疫,匪盗横行,豺虎豹经常光顾村庄,伤害百姓……接踵而至的灾难让村民民不聊生。

当时,村子南边有座寺,寺里有个老道人多次向村民建议,在村子四方各建一座庙宇除灾灭害。村民最终被老道人的诚意打动,按照老道人的建议开工建设庙宇。数年之内,庙宇纷纷被建好。村东,建有一座菩提庙,正殿塑有商汤像,东厢塑有牛王爷像,以示镇压水旱等灾害,保佑六畜兴旺;村西,在高岭上建有三感庙,内有玉皇大帝等塑像,以示镇压各种野兽的侵害,保佑村民生命安全;在村南的一处沟里建有一座瘟神爷庙,塑有瘟神爷像,以示避免瘟疫等疫病在村里传播、流行;在距村北二里地的山坡上,建了一座山神庙。

说来也神奇,自从村里建了这四座庙宇后,逐渐风调雨顺了,村子连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民的日子过得很太平美好。村民将这归功于四座庙宇的保护与庇佑。时间一长,村民便逐渐将该村村名改成了庙护村。

在这里看到不少老房子的墙体多种多样,材料各不相同,简直是北方农村民居墙体建筑形式的集中展现地......

料姜墙:料姜石,状如生姜而得名。为孟津县境内常见的石料,从现存的老旧房屋历史推演,最晚在明清时期就利用料姜石砌墙了。用砖或者条石砌成方格,中间摆放料姜石,并用红粘土汁填缝,形成坚固的墙体,一般用于房屋的山墙,俗称料姜山。

在庙护村还发现用青砖、卵石和料姜等混合砌成的山墙,可谓别具一格!有用石条、料姜砌成的墙体、有用石条砌成的山墙、有用青砖砌成的空斗墙,保留最多的还是土坯墙。

夯土墙:土墙分为两种,一是用黄土、麦秸和成软硬适中的泥巴,堆垛成墙;另一种是利用夹板将土料夯实成墙体,均就地取材而成。

各种各样的墙体形式,多种多样的墙体材料,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人的智慧和辛劳,庙护村这些民居墙体实体资料,集中体现了北方农村民居墙体建筑艺术,是农村民居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的活教材,对我国北方民居建材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庙护村:这里的民俗风韵浓厚,这里的古藤老树随处可见,这里的老屋老房无处不在,这里的故事传奇不断,这里的美丽令人惊叹。

“老屋老房、老爹老娘、老物老件、老活老事”这些记忆里的童年往事在这里重现,让每一位来这里的参观者感受民俗文化,看后使人流连忘返……

一到节假日,这里的游客人山人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