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德化,这个山清水秀的山城,是泉州市民喜欢前往休闲游

2018-03-28 22:22    

德化,这个山清水秀的山城,是泉州市民喜欢前往休闲游玩的地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是3000多名泉州知青上山下乡的地方。

南埕镇青安村“知青忆坊”

时光荏苒,近50年过去,知青们依然难以忘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忘不了第二故乡亲人们的纯朴、温暖和关爱。而知青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影响山城的人们。

近日,位于德化县杨梅乡西墘村扶枫林角落的知青展览馆开馆。这座昔日知青居住的土楼,收藏了许多知青们曾经使用的农具、读过的书、记录过的本子、睡过的木板床……那一个个陈旧的木箱,一盏盏洋灯,一张张老照片,静静述说着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一章 知青岁月

土楼留记忆 建成展览馆

近日,记者从泉州出发,驱车数小时来到位于杨梅乡西墘村扶枫林的知青展览馆。展览馆所在的土楼,位于扶枫林角落的半山上,视野开阔,风景宜人。土楼旁一座老宅子,也成为知青展览馆的一部分。

杨梅乡扶枫林知青展览馆

展馆内藏品丰富,部分是当地村民保留下来的,更多的是老知青们捐赠的。据杨梅乡人大主席曾世超介绍,藏品都是知青当年劳动生活所使用的物品和当时的老照片。

如今,老宅子还住着69岁的方礼乾和他的老伴。老方清楚地记得,1969年12月他20岁那年,扶枫林这个僻静的山村,突然来了50多名年龄和他相仿的城里人——知青,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就住在隔壁的土楼内。

“年龄最小的郭超然、王冠峰几个,当时只有16岁,有的初中还没有毕业。”和知青们相处4年,老方把他们当成了兄弟姐妹。每天,知青们都会在生产小队长的安排下,和当地村民一起劳动,“刚开始他们不懂得做,但很快就学会了。”

村民教知青插秧 (翻拍)

一年后,有知青陆续离开,但大多数人在扶枫林生活了4年。扶枫林地处偏僻,山场很大,当时虽然粮食不够,但只要肯上山,食物还是有的。

岁月如梭,一转眼40多年过去了。不仅是知青,扶枫林角落的年轻人也陆续离开家乡,前往各地谋生,只剩下一些留守老人,山村归于寂寥。每年,只有过年过节,儿孙们回乡或知青们返乡看望老朋友时,这里才会重新热闹起来。

“他们每年都有人回来看看。”老方说,每次知青们回来,都会来看他,和他聊聊天,拉拉家常。

三千知青下乡 不惧艰苦生活

1969年1月28日,首批1000多名泉州知青前往德化山区下乡。泉州著名摄影师,当年只有21岁的陈世哲和妹妹等人也在其中。此后的一段时间,泉州又有2000多名知青陆续离开家人,上山下乡。

“当时我们都是热血青年,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陈世哲回忆。

知青正在演奏 (翻拍)

然而,当知青们翻山越岭来到遥远的山村,看到眼前落后的一幕时,方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多么严峻的考验。

“我们插队的地方是德化葛坑,同批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仅15岁。”陈世哲感慨地说。

德化县葛坑镇是泉州比较偏远的乡镇之一,即便是现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从泉州市区驾车到葛坑镇葛坑村,仍要两三个小时。而当时,陈世哲等人是坐着车,颠簸了一天才抵达。就在这个偏僻山村,陈世哲经历了当地农民的艰苦生活。

插队生活17年 深爱第二故乡

到葛坑村插队后,刚开始,所需物资由政府提供。从第二年开始,由于物资紧缺,知青的日子更加艰苦。好在当地的乡亲们都非常淳朴、友好,把这些远离故乡的知青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我们与当地人的感情都非常好。”陈世哲说。

那时候,他们就住在农民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房间的隔壁就是一个猪圈,夜里睡觉可以清楚地听见透风的木板墙传过来猪的呼噜声。他们也曾经赤着脚冒着严寒,踩着结着薄冰的水田去挖地、筑田埂……

“人在最艰苦的时候所在的地方,就会一直记住。”陈世哲从下乡当知青,到成为文工团首席小提琴师,再到后来调动到文化馆、旅游局,他在德化生活工作了整整17年之久。“我也是半个德化人。”离开德化后,他仍然时时怀念着这个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地方。

照顾生病知青 农户让出新床

对老知青陈明哲来说,葛坑的龙塔畲族村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

1969年夏的“双抢”季节,插队不到半年的陈明哲挑着百来斤稻谷回村时,突发疾病,昏迷不醒。村里的“赤脚医生”蓝全绻将他抱到家中抢救,蓝全绻一家四人悉心照料,7天后终于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过来。陈明哲醒来发现自己躺的床,竟然是蓝全绻为即将结婚的儿子准备的新床,顿时热泪盈眶。

插队结束,陈明哲离开德化后,保持着与蓝家的联系。2014年7月,得知蓝全绻去世,他悲痛万分,立即赶到龙塔,为其送葬。他对畲族乡亲表示,只要自己还能走得动,每年农历八月初一都会到德化为恩人烧香磕头。

第二章 知青精神

用知识与热情 推动乡村发展

“种田二把手,文化是先锋。教书又演艺,引领时尚风。”知青的到来,对当时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德化山区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心剂。知青们在田间接受农民的劳动再教育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知识,留在那片土地上,影响了知青点的几代人。

杨梅乡扶枫林的知青路

“当时觉得这些哥哥姐姐们文化很高,有知识,能说出好多新鲜的东西。”水口镇村场村主任吴明发回忆,1969年,7岁的他从知青哥哥姐姐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

每天劳动结束,知青们就会拿出口琴等乐器吹奏,吴明发和小伙伴们一听到音乐声就围过去。看到他们如此沉醉,知青们还会教他们一些音乐知识。

1970年,德化成立了一支以知青为主力的文艺宣传队,曾经走遍德化的各个村落,为乡亲们带去文艺节目和欢笑。而几乎在每一个村落的学校,都可以听到知青代课老师和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看见他们一起打球、嬉戏。

除了文化教育,知青也用他们所学,促进山区生产力的发展。

1969年,以泉州五中学生为主的27位男女知青被分配到德化县最偏远的杨梅公社西墘大队西墘小队(现为德化县杨梅乡西墘村西墘角落)。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磨去他们的锐气和活力,他们以最大的热情、顽强的意志帮助仅有十来个劳力的小队建起了全县唯一的小队级水利小电站,解决了粮食加工、生活照明的实际问题和解放劳动力的企望。当时,《福建日报》曾为此作了专题报道。

历经艰苦磨炼 铸就别样人生

知青岁月,改变了山村,也影响了知青们一辈子。

“那些知青岁月对我之后的人生影响很大,我后来认识到,人生应该经历锻炼和磨难。这样一个人的意志,以及对生活和命运的看法,才会变得更加成熟。那些知青岁月,让我懂得如何去珍惜生活。”陈世哲感慨道。

曾先后担任泉州师院院长、福州大学党委书记的老知青陈笃彬回忆知青岁月对自己一生的影响,感慨成文:

插队岁月,如歌如烟。回首知青往事,既有战天斗地的豪情,又有对未来不可预期的迷惘,温情和严酷、合理和荒谬、励志和悲情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青春的欢乐、悲伤、憧憬、惆怅……五味杂陈,令人唏嘘不已。这些经历孕育了坚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品质,加速了整整一代人心智和意志力的成熟。

见微知著,启迪后人。知青是时代的产物。有时代背景的个人经历是历史最有机的组成部分。烙上深深的时代印记,渗透着知青个人真情实感和独特经历的回忆,是对逝去的知青岁月的纪念,可以传诸后人,让子孙后代了解这段历史,了解知青这个群体,并从中得到感悟。

第三章 知青力量

事业有成 反哺第二故乡

转眼数十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知青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当年山中的老厝,忘不了慈祥可亲的老房东,忘不了朴实厚道的老队长。他们时时“回家”看看,希望为第二故乡做点什么。

德化南埕镇青安村有一座知青忆坊,这座1969年春由8户村民集体修建的大厝,曾是知青们住过的地方。

几十年过去了,知青们忘不了青安的召唤,想为村里做点什么,于是就请来两位工程师,帮助村里设计规划蓝图,以青安大厝为中心,为村民们引来山泉,装上水龙头,建起卫生间,拓宽道路,铺设水泥,就此拉开新农村建设。

南埕镇政府也大力支持青安村建设,并将大厝命名为“知青忆坊”。一时间,这个美丽的乡村,又热闹起来了。

报纸对首批泉州知青下乡插队的报道

水口镇坵坂村小学没有校舍,孩子们长期在破旧的祖厝上学。知青们虽然离开坵坂,但对此十分牵挂。1996年,在泉州市区工作的知青蔡席鹏得知坵坂在筹建小学教学楼遇到困难后,与其他知青一起四处筹款,并发动知青捐款。

1998年10月24日,坵坂小学顺利落成,水口镇政府还邀请几位知青一起参加落成典礼。

曾插队水口祥光的知青倪英达,走出大山后念念不忘山村父老,关心第二故乡的教育和文化。他发动社会力量,帮助祥光村修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又兴建了一座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这座矗立在村口的文化活动中心,是全村唯一的现代建筑。

当年在杨梅乡西墘村扶枫林插队的知青傅镛堃等人,为了让第二故乡的乡亲们出行方便,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修成知青路。为了表达对这些知青们的感激,弘扬知青精神,当地特意在知青路旁立了一块碑纪念。

记录足迹 成为珍贵史料

2014年,为了纪念泉州知青下乡四十五周年,陈世哲提议做一本知青岁月回忆的摄像集,这个建议得到了泉州老知青们的认可。此后,陈世哲花了2个多月时间,驾车行走了8000多公里,走遍德化所有知青点,走访当年知青们生活、劳作过的地方,探访当年的老房东、老队长,一个个拍照取材,记录知青痕迹。

2014年7月,纪念泉州知青上山德化45周年专题摄影展《昔日知青点》在泉州万维生邮票艺术馆举办。展览照片和知青们提供的珍贵旧照等被整理编成画册《我是知青》,并于2015年出版。这本画册,成为纪念、研究泉州知青文化的珍贵史料。

张艺谋在陈世哲拍摄的知青点照片上签名留言

“据说这是陈世哲的知青点,我的也差不多。张艺谋2008.8.8。”《我是知青》画册第一页的照片是一座破落的黑瓦土墙老厝,老厝旁有一棵光秃秃的老树。陈世哲介绍,这张知青点的照片是他1981年拍摄的。2008年,他到北京出任蔡国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的私人摄影师时,特意送两张老照片给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

张艺谋看到这张照片,沉思了很久,还在照片上题了字。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张艺谋导演《山楂树之恋》,背景中的一棵山楂树的场景,正是取意于这张老照片。显然,那段下乡插队的经历犹如青春的战歌,在每一位老知青的心里记忆犹新并时常响起。

重拾记忆 发展特色旅游

知青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烙印,知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杨梅乡不仅在扶枫林开办了知青展览馆,在杨梅村也设了一个“杨梅大队知青展览室”。

杨梅乡人大主席曾世超介绍,杨梅乡地处泉州的最北端,自然风景怡人,又有云溪村、上云村双市级非遗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杨梅乡开办了一家知青民宿,将本地特色资源与知青文化相结合,积极发展旅游业。(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李宏图 吴有森 实习生 庄而雅)

来源:泉州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