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俄打造“军工航母”:营业额达万亿卢布 被制裁风险随之增加

2020-02-28 20:52    

11月20日报道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10月26日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24日签署命令,批准将俄罗斯的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并入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后者控制着俄罗斯大部分国防工业。

报道称,这份发布在政府立法门户网站上的命令说:“俄罗斯政府提议将这家飞机制造公司并入国有公司……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政府持有联合飞机制造公司92.31%的股份。”

根据这项命令,兼并工作将在18个月内完成,实际上等于将飞机行业交到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手中。

3月份向政府提交了将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并入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的总统令草案。

报道援引《生意人报》发布的消息称,此举将打造一个巨大的航空产业集团,营业额将达1万亿卢布(合152.7亿美元),并被认为有助于为联合飞机制造公司最大的几个项目提供资金。不过,该公司迄今为止只是说,它准备投资500亿卢布生产“伊尔库特MS-21”支线喷气客机。该报说,与此同时,此次兼并使联合飞机制造公司民用项目受到制裁的风险加大了。

资料图片:MS-21客机发布会现场图。

资料图片:MS-21客机生产线。

尽管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对此举持乐观态度,并强调两家公司的协同作用,但他们默认了未来任务的规模,以及联合飞机制造公司所需的资金,尤其是启动MS-21支线喷气客机生产所需的资金。

负责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说,他认为这一兼并进程的累积效应到2025年可能达到1200亿卢布。

然而,据《生意人报》报道,预计节省的资金与MS-21项目的成本相比微不足道。它援引俄罗斯审计署一消息人士的话说,该项目总耗资将达2840亿卢布,资金缺口1070亿卢布,而伊尔库特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也有1970亿卢布的缺口。

该报援引另一位匿名消息人士的话说,政府认为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项目的非预算资金来源,特别是在民用项目方面。(编译/龙君)

资料图片:伊尔库特MS-21支线客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俄媒:俄军工业摆脱对乌克兰零件依赖 重创乌同行

9月20日报道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9月14日报道称,主管国防工业综合体的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14日称,俄完成了此前在乌克兰生产的军事技术装备零部件的进口替代进程。俄新社援引他的话说:“依赖乌克兰供货的问题彻底解决。2014年还能感受到的所有痛点都已消除。”

报道称,这位官员提醒说,过去,俄主要在直升机发动机及护卫舰的涡轮和减速装置的供应问题上依赖乌方(前者是依赖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他指出,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克利莫夫公司和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

图为俄海军20350型护卫舰

俄副总理表示,俄罗斯一直从乌克兰采购的广泛的电子设备供应不具有决定性意义。

鲍里索夫指出,为实现军事技术装备的零部件替代,俄罗斯工业并未花费太大力气。

他同时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破裂给乌克兰军工行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他们失去了销售市场。

2014年,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后,俄乌中断了军事技术合作。(编译/胡丽雯)

【延伸阅读】研发超级武器对抗美国?普京打造俄版硅谷创新军工黑科技

7月27日报道 在如今美俄军事竞争和对峙的日渐升级的形势下,处于资源劣势一方的俄罗斯在军工科技领域采取“四两拨千斤”的策略,期望以此对美国能“弯道超车”。近期俄罗斯大力宣传的6大“超级武器”,就包含了俄军通过建立对美不对称技术优势来弥补自身作战能力短板的用心。

然而,仔细审视俄军推出核动力巡航导弹、高超音速武器和激光武器等“超级武器”,便不难发现这些装备的概念构想和研发仍是基于冷战时代的“老本”,罕有运用新兴科技理念的创造。在新科技元素“缺位”的背后,则是俄罗斯“后冷战时代”科技发展乏力的现实。

不过,俄罗斯政府近期终于对这一现象有所警觉,并开始采取措施提振科技发展。据美国“防务一号”网站报道称,俄政府认为,近年来,美国和中国在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投入大量科研资源,取得了若干重要的技术突破。相比之下,错过抢占科技高地“风口”的俄罗斯,在技术和科研环境方面都被中美远远超过。同时,在未来可供支配的科研资源和资金方面,俄罗斯的“底牌”也远较其他国家为少。在“硬件”难以与中美匹敌的情况下,俄罗斯转而寻求从科研机构和平台的建设入手,试图通过组织和人才的“软件”优势来竞逐未来军工科技的高峰。

今年3月,俄罗斯国防部就与教育和科学部、俄联邦科学院一道,制定了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10项科技发展计划,力图在教育和科研机制层面提振俄罗斯的科研能力。在10项发展计划中,包括有建立军事创新综合体“时代”科技城、国家人工智能中心,AI国家实验室和“大数据联盟”等新型科研机构,以集中相关领域科研人才和研发能力的计划。也有在国家层面增设相应的高等教育专业,发展专家培养体系,并对其他领域(如兵器、航空等传统军工产业)的技术专家进行新科技知识“二次教育”的计划。此外,俄国防部还将组织新技术科研路径的“兵棋推演”,以及规划未来技术发展的国家级研讨-评审机制,以减少科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方向失误和成本损耗。

资料图片:俄军公开“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10项计划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建立名为“时代”科技城的军事创新综合体的计划。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报道称,这个由普京本人推动建立的“时代”科技城,将建在位于黑海之滨的度假胜地阿纳帕,计划在其中建立18个装有约800台先进设备的实验室,同时建有多个装备测试平台和生产设施。这座被称为“军事创新综合体”的科研基地将整合目前处于分散状态的新兴技术专业,使得来自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新能源和航天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一个统一的科研体制内工作,共享科技思维方式和成果。“时代”科技城还将打破部门和体制的界限,计划无差别吸纳来自军队、军工产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以及私营科技公司的约2000名科技人才,充分“挖掘”俄罗斯的科技人才潜力。为吸引人才,科技城还将建有生活条件优渥的高档公寓和生活服务设施,并为这里的科研人员提供优厚的待遇。

正如一些美国媒体评论的那样,俄罗斯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科技计划,是希望打造俄罗斯版的“曼哈顿工程”和“硅谷”,通过大量集中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整合形成交叉学科科技路径的方式,来以较低的成本与美国的军工科研产业竞争。俄政府认为,整合和集中多种新兴科技产业的研究人员,将提高俄罗斯的科研创新能力。而“时代”科技城和其他科研机构将研究、试验和生产部门整合在一起的体制,则有望提高俄罗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换言之,俄军希望在短时间内创造在无人系统、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科技成果,将其集中投入使用,最终形成具有对美优势的新一代“超级武器”。此外,俄政府也期待着来自不同体制和学科背景的人才的集聚,能为俄罗斯创造一些前所未有的“黑科技”的火花。

虽然俄罗斯强化科研“软件”来提振科技能力的思路颇为新颖,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事实上,整合跨学科人才的科研-生产综合体并非俄罗斯的创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俄罗斯军工-科技综合体运行多年的既有体制思路。然而,这种适合于传统军工产业的组织形式是否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尚有待时间的检验。同时,科研-生产综合体机制固然对于集中科研能力和提高成果转化率有所裨益,但终究是一种用于提高绩效的管理组织模式,并不能弥补俄罗斯在基础科学上的资源投入短板。据美媒估计,俄罗斯能够投入军工科技的财政资源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在资源投入的巨大鸿沟面前,创新的组织形式或可为俄罗斯争取一些局部科技优势,但恐难扭转美俄在军事科技领域的总体实力差距。(文/马骐騑)

资料图片:俄总统普京视察位于乌拉尔地区的军工企业。(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不只是反导与战机 俄罗斯军工在2017年迎来大发展

2月26日报道 (文/马骐騑) 近期,俄罗斯若干高新技术武器的亮相与出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苏-35S多用途战斗机在中国空军的演习中亮相,因其强大的战斗巡航能力和打击能力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兼具远程防空和末端反导能力的S-400防空系统也获得了多个国家的订单。而俄罗斯新型的A-235反导系统及其反导拦截弹53T6M也在哈萨克斯坦“萨雷-沙甘”靶场进行了反导试验。在美国将俄罗斯视为“战略对手”,且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加紧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的背景下,上述高新技术武器的亮相也在为俄罗斯的应对“撑腰打气”。

不过,从近期俄罗斯军方和媒体的报道来看,2017年俄罗斯军工产业所取得的成就远不止在若干先进武器的研发和销售方面取得突破,而是针对俄军全面的装备更新计划和俄罗斯军工出口的整体规划,迎来了在产能、产值和产品多样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如今俄罗斯面对美国和北约组织日趋频繁的军事部署与高技术武器优势,同时其周边若干热点地区(高加索地区、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发生军事对峙甚至小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俄罗斯军工产业的发展,不仅通过全面装备更新增强了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和打击能力,也在技术和产业基础上为与美国更大范围的军事竞争奠定了基础。

在俄罗斯军工产值产能方面,2017年堪称俄罗斯军工的“丰收年”。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近期报道称,2017年俄罗斯仅在国防装备的订货方面就拨款超越1.4万亿卢布,而其中超过65%的经费都被用于新装备的采购。这一大规模的装备投资,则使得俄军现役装备中的新型现代化装备比重,在过去5年中提高了近3倍。截至2017年底,俄军现役装备中的现代化装备比重已经超过60%,而这一比重有望在2020年进一步提升到70%左右。对于饱受苏联解体的“遗产”创伤的俄罗斯军队来说,此前大批量装备的苏联时代的武器一直是阻碍俄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负担。而自2013年以来开始的全面装备更新计划,则与同步进行的军事体制和部队编制改革一道,实现了俄军作战能力的有效增长,并且在叙利亚的战场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此外,俄罗斯军工产业在近年也表现出了在产能和研发方面较高的可靠性。俄媒称,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在2017年,俄军工企业完成了年度预定国防订货任务的97%至98%,且在2016年也取得了类似的成绩。这一数字说明,在俄罗斯大规模军工投资的刺激下,俄军工产业的研发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这对于在军工科研领域打造“长期竞争”的战略能力大有裨益。

资料图片:俄军装备的苏-35S重型战斗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在俄军全面换装现代化装备的背景下,俄军方的武器采购仍有若干重点投资方向。从俄军各军兵种的现代化装备比例来看,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天军的装备无疑是俄军和军工产业投资发展的重点领域。俄媒称,在2018年,俄军计划使其战略导弹部队中的现代化装备比例达到82%,空天军的现代化装备比例则要达到74%。同时在未来数年中,这一比重还有望继续稳步增长。战略导弹部队是俄罗斯赖以维系其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力量,即使在其经济最困难的1990年代都没有停止新装备的研发和更新。而在目前美国推出新的《核态势评估》,强调提高针对俄罗斯的核武器优势的背景下,优先确保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是俄罗斯用以应对和抵消西方军事压力,确保战略安全的重要举措。而近年新近调整组建的空天军,则将传统的空中力量与反导预警和航天系统等新质作战力量整合在一起,在发展俄军的战区打击能力与军事干预能力的同时,也为太空、信息和网络等现代化装备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俄媒报道称,2017年俄军导弹部队换装了包括“亚尔斯”、“伊斯坎德尔-M”和“棱堡”等多种导弹系统,空天军则组建了1个特种师和1个军事运输师。接收了191架新型战机和直升机,以及143件防空和反导系统。同时,在上述方向的大量研发和采购投入,也保证了重点军工项目的发展。

除军内采购外,2017年俄军工产业的对外武器出口也取得较大成绩。俄媒称,2017年俄罗斯武器出口总额将超过2016年,而2016年的武器出口总额就达到了约153亿美元。目前,俄罗斯军工产业在世界军火市场中占据了约23%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国军工产业的份额比重,且远高于其他武器出口国。俄罗斯武器出口的质量也比较可观。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资料显示,在2017年俄罗斯武器出口中,占据主要份额的是新型军用飞机、防空系统和现代化舰船等高附加值装备。上述武器的单位采购价较高,且其研发制造技术也相对具有独占性(不易被其他国家的同类装备取代)。这种高附加值出口结构,对于俄军工产业借力武器出口的资金来实现军工产业的再投资,以及对于俄海外武器市场份额的保证,都有较大的益处。同时,对外出口先进武器也成为俄罗斯用以巩固伙伴关系、扩大对外影响力的有力政策工具。

不过,在迎来2017年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俄罗斯军工产业也面临着若干严峻的挑战。首先,随着俄军目前的装备更新计划的逐渐完成,俄军的大规模武器采购行动也将告一段落。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称,未来俄军工企业可能获得的武器订货总额可能较目前下降约40%。在国内武器采购即将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维持目前的产能和研发能力,将是俄军工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其次,随着美国逐渐放开对外武器出口的限制,以及中国、韩国等新兴武器出口国的崛起,俄罗斯目前在世界军火市场上的份额很可能受到上述国家的挑战。最后,尽管得益于近年来的国内武器采购和海外武器贸易,俄罗斯各军工企业维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此前逾二十年的产业衰退,目前俄军工产业也出现了人才老化断档,研发生产能力不足,武器质量逐渐下降等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上述问题或许都将对俄罗斯军工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资料图片:俄军现役装备的A-135反导拦截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