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大凉山记忆—贫困县里的小学足球队

2018-03-09 21:20    

过去的五天,我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县录制专项扶贫节目,昭觉是国家级贫困县,在那里,我们走访乡镇、山村。当地的贫苦深深震撼了我,但彝族同胞的朴实、热情让艰辛的生活里总是有希望的火苗在跃动。摄制组用摄像机记录着一切所见,故事很多,一时讲不完,节目的制作播出也尚需时日。趁着记忆还新鲜,我先梳理自己散落的印象,跟各位分享。

昭觉县的四开乡中心小学是乡里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学校,有2200名学生,其中国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学生有将近500个——2017年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准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3500元”。

我参与了一次早晨例行的升旗仪式,看到大多数学生衣衫破旧,很多孩子在最低气温只有6-7度的深秋天气里,穿着凉鞋或是拖鞋来上课。

但就是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有一支“小小拉莫足球队”,球队由四到六年级的孩子组成。他们没有场地、没有合适的球鞋、服装,甚至把排球当足球踢,但孩子们说:踢球是他们生活里最快乐的事。

由于缺乏场地,球队的训练场是学校外几百米的一片泥地——这里每10天会举行一次乡里的赶集。地面坑洼不平,镶嵌着各色垃圾,由于我们抵达当天刚刚下过雨,这里成了一片烂泥塘,但这就是孩子们的球场。

在这样的环境里踢球,技术是奢谈,孩子们更多的只是追着球跑,但只要跑起来,那颗足球就承载了他们最大的快乐。

学校没有教练,两名喜爱足球的男老师,自发的承担起了给孩子们训练的任务。由于球都极其匮乏,整个球队只能分成两组,围圈练习传球。在这个环节,田地里悠闲的水牛,就站在孩子们边上,成了球队的一员,毫无违和感。

不远处还有鸡鸭鹅,它们都是这堂训练课的看客。

结束了一下午的足球课,所有孩子都变成了泥猴,鞋子也都是沾满了泥浆。

我很诧异,在生活凋敝若此的地方,一所小学竟会拥有自己的足球队。和校长交谈中,我渐渐得知,原来校长自己就是足球爱好者,年轻时曾在当地的“拉莫足球队”踢球,这支球队组建于80年代,在凉山州乃至四川都小有名气。而球队现任教练罗军,是校长当年球友,这份因足球结缘的友情延续至今,罗军如今仍会偶尔回到学校,指导小球员。

两个曾经“拉莫队”的成员,因足球成为一生挚友,因情谊将足球记忆向下一代传递,使得这些山村的孩子,有了接触足球,拥抱快乐的机缘。

听听罗军自己为足球,为拉莫队创作的歌曲吧,那份情怀会随着音乐慢慢流淌出来。

QQ音乐

拉莫的故事

华语群星

在球队里,我发现了一个个头不大孩子,技术尚显生疏,但在球场上他从头到尾一刻没有停歇、能拼善跑,面对那些高出他两头的大孩子,他毫不畏惧。校长告诉我,这个汉语名叫李文东的孩子,来自赤贫家庭,四年级刚刚够加入球队的年龄,踢球的几个月里,封闭的个性改变了不少。细细打量这个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的标准,面对陌生的我,他的眼神来回躲闪,他的故事,成了我第二天探访的主题。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