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革命卫队该为伊朗经济困难“背锅”?问题没那么简单

2021-11-14 15:16    

1月8日报道(文/马骐騑)近期伊朗突发社会动荡,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继一些媒体“唱衰”伊朗政权,又有批评伊朗革命卫队应为该国经济恶化和民众抗议承担责任的声音出现。在前者笔下,伊朗革命卫队对内垄断黑市、牟取暴利,对外输出武力,将本可用于国民福祉的宝贵外汇挥霍到战争中。那么,革命卫队果真是伊朗经济形势恶化的“背锅侠”吗?其作为伊朗特殊政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伊朗革命卫队,是一支直属于伊朗最高领袖的特殊武装力量。其成立于1979年,在两伊战争中历经战火考验并迅速壮大为伊朗国防力量的核心之一。革命卫队下辖陆海空三军,掌控着伊朗的导弹部队、沿海防御部队、特种部队及核工程,并建立有覆盖中东各地的庞大情报网络。同时,作为伊朗现政权的可靠屏障,革命卫队还在伊朗政界有着广泛的人脉,并深入参与到伊朗的实体经济和对外贸易中。

目前指责伊朗革命卫队的言论中,最大的一顶“帽子”就是声称其利用国家分配的巨额军费,肆意对外输出武力,并借此为自己牟取经济利益。尽管从目前伊朗政府发布的消息来看,革命卫队在海外行动中确实有一些不法行为,但如果把这种利益诉求视作革命卫队对外武力干预的根本目的,无异于本末倒置。事实上,革命卫队对于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国的干预行动,并不是革命卫队的组织行为,而是伊朗基于其地区战略考量而做出的国家行为。

在中东地区,伊朗同时面临着来自以色列和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的敌视,域外的超级大国——美国也对伊朗虎视眈眈。眼下,这3股力量还有联合起来打击伊朗的可能性。此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异端突起也对伊朗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诸多外部威胁,伊朗利用革命卫队在中东地区积极“布局”,力求外线作战以化解压力。在伊拉克、叙利亚与“伊斯兰国”的战争中,革命卫队迅速扶持起一批亲伊朗力量,甚至打通了从波斯湾直通地中海的“战略走廊”。而革命卫队的对外武力干预,多采取特种作战、顾问支援和情报支援等低调干预模式,较之沙特直接出兵也门,资金和人力消耗更低,而效果更好。通过参与国际反恐行动,伊朗不仅地区影响力大增,还将来势汹汹的极端势力挡于国门之外,保证了自身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安全环境。由此观之,革命卫队对外输出武力的行为,不仅以较低成本改善了本国安全形势,牵制了对其具有威胁的对手,还为政权和民众提供了在中东堪称宝贵的安全保障。

资料图片:参加阅兵式的伊朗革命卫队方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革命卫队的经费对伊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这笔开销是否已经大到影响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程度,仍有待商榷。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近几年中,革命卫队每年军费支出40亿至60亿美元。对于一个尚不富裕的国家来说,这笔开销确实是不小的负担。但如果考虑到革命卫队近年来在多条战线上同时作战,还要确保国内安全并兼顾导弹、岸防等力量发展,这个数额尚属得宜。还应考虑到,如果没有革命卫队的努力,伊朗恐怕需要在反恐、安保领域花费更多真金白银。此外,相比伊朗每年数千亿美元规模的财政支出,革命卫队花费的几十亿美元也不足以“拖垮”国民经济。因此,认为革命卫队巨额开销导致了伊朗民众的贫困,这种说法恐怕缺乏根据。

除指责革命卫队在对外战争中挥霍经费外,还有批评者认为革命卫队利用其在伊朗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优势地位,开办企业牟取暴利、与民争利。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评估,革命卫队利用宪法和政权赋予的特权,掌控了许多军工、能源、交通、建筑、电信和外贸领域的企业。在军工和电信领域,革命卫队旗下企业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在外贸领域,革命卫队更是利用其开办和控股的560多家企业,控制了伊朗50%以上的进口和超过30%的出口。通过这些经营活动,估计革命卫队每年可以获得约120亿美元收入。

然而,如果简单地认为这些核心企业和巨额收入都被一个革命卫队“黑”掉了,则不免陷入了过度简化的思维误区中。事实上,正是伊朗特殊的政经结构,造就了革命卫队在该国经济领域的重要地位。1979年后,伊朗国内的主要企业被迅速国有化。此后,尽管哈塔米和鲁哈尼政府都寻求推动私有化进程,但迄今为止,伊朗经济总量的85%以上仍处于官方或半官方控制,而革命卫队就是一个重要主体。作为深受伊朗高层信任的军政复合体,只有革命卫队掌控事关经济命脉的能源、军工、电信等行业,伊朗现政权才能感到放心。

另外,伊朗此前数十年一直处于严厉的西方制裁和封锁中,贸易壁垒至今没能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海外“神通广大”的革命卫队,才有能力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将商品走私入境,进而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虽然革命卫队的经济活动也带来了腐败、官商勾结等不法行为的蔓延(鲁哈尼政府正对此予以打击),但其对伊朗国民经济和外贸发挥的正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革命卫队从来都不是一支凌驾于伊朗现行政经结构的“超级力量”,而是受到伊朗政府和权力机构的指导和制约。如果忽视这些因素,单纯夸大和指责革命卫队对于伊朗经济的所谓危害,显然未必符合事实。

资料图片:伊朗总统鲁哈尼。(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竟配导弹!德黑兰恐袭曝伊朗神秘部队

在此次德黑兰恐袭事件中,伊朗安全(反恐)部队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但有关该部队的公开资料十分罕见,本图集就此对这支部队进行简介。图为6月7日德黑兰恐袭事件后,在伊朗议会大厦前警戒的伊朗执法部队士兵。

伊朗安全部队隶属于伊朗执法部队,后者成立于1992年(另说1991年4月),由包括伊朗宪兵部队、秘密警察等多支力量整合而成。伊朗执法部队规模约为6万人,其中包括边防部队,由内政部统一领导。图为6月7日德黑兰恐袭事件中,在议会大厦中,手持AK-47步枪的伊朗执法部队士兵。

其中作为快速反恐力量的有两支,其中一支被称为“110特警”(Police-110 )部队,专门负责执行城市内的快速反应(反恐)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有400名女性加入该部队,成为了自“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的首批女警。图为2007年阅兵式上的伊朗执法部队摩托方队。

另一支被称为“特种部队”(Special Unit),总兵力6万人(2014年时),主要负责反暴乱、反恐、城市战、山地、机降作战及拯救人质行动,下辖3支部队。

“特种部队”内部还包含一支更精锐的“反恐特战队”(NOPO),也有消息称,NOPO的级别实际要高于“特种部队”,他们在执行任务时通常穿着黑色作战服和黑色面罩。图为伊朗阅兵式上的NOPO方队,可见手持清一色MP5冲锋枪。

这些精锐部队的武器装备可用“凶残”形容,“正常”一些的装备包括瑞士西格绍尔P226自动手枪、德制MP5冲锋枪、以色列产乌兹冲锋枪、苏制AK-47步枪等。图为手持AK-47步枪进行训练的NOPO部队士兵。

凶残一些的装备包括美制M79榴弹发射器、苏制德什卡(Dshk)12.7毫米重机枪,甚至美制“毒刺”单兵防空导弹均有配备。图为手持苏制“针”式单兵防空导弹的伊朗执法部队摩托化方队参加阅兵资料图。

图为NOPO部队进行反劫车演练。

图为手持MP5冲锋枪的NOPO部队士兵。

【延伸阅读】伊朗混搭武器秀:仿中国导弹出尽风头

伊朗陆军T-72S1坦克炮口特写。

参演的伊朗陆军AH-1攻击直升机。

伊朗陆军使用国产“高炮”吉普打靶。

伊朗陆军士兵使用重型反器材步枪。

伊朗陆军高炮皮卡车和T-72S1坦克协同推进。

军演期间,伊朗陆军发射地对地战术导弹。

伊朗陆军演练在战火中推进,车队组成很有特色,有BTR-60装甲车、军用吉普、全地形四轮摩托和普通摩托。

参演的伊朗空军战机编队,包括了俄制米格-29、美制F-4、F-14和法制幻影F1C战斗机以及俄制苏-24战斗轰炸机。

伊朗陆军士兵使用ZSU-23双联高炮对地射击。

军演中,伊朗陆军士兵驾驶摩托从CH-47直升机中开出。

伊朗T-72S1坦克实弹打靶。

军演中,伊朗海军快速攻击艇发射多管火箭炮,小艇虽尺寸不大,但却搭载了重型火箭炮和重机枪等重武器,也是颇具伊朗特色。

军演期间,伊朗陆军士兵在操纵美制“霍克”防空导弹。

伊朗岸防部队在军演中中发射“诺尔”反舰导弹(中国C-802反舰导弹仿制版)。

伊朗海军CH-53直升机与手持MP5冲锋枪的伊军特战队员协同训练。

伊朗陆军ZSU-23高射炮兵特写。

伊朗陆军在演习中出动自杀攻击式无人机。

伊朗陆军装甲兵在演习间隙玩自拍。

【延伸阅读】伊朗获得S-300:用20套导弹编织天网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4月11日报道,伊朗外交部宣布,从俄罗斯购买的S-300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的第一部分已经运抵伊朗。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表示,该系统的其余部分将被陆续运送至伊朗。图为2016年4月11日,伊朗媒体公布的第一批S-300运抵伊朗的视频截图。

早在2007年,伊朗就与俄罗斯签订合同,以8亿美元购买5个营、20套S-300导弹。根据俄伊两国于去年11月签订的合同,此次俄罗斯向伊朗出售的导弹型号将是之前伊朗试图购买的S300 MU1 型导弹的升级版,并将于2016年年中安装完毕。据俄罗斯新闻社近日报道,这批S-300防空导弹系统是从里海沿岸的俄南部城市阿斯特拉罕运出,并直接经由里海水路交付给伊朗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5年4月16日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保证,俄罗斯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完全是防御性武器,“因此不会对以色列及中东其他国家的安全构成威胁”。实际是否如此呢?

先来看看S-300的作战性能。该系列系统是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发,主要用于拦截中远程低空或高空飞行的各种敌方战机、巡航导弹,战术导弹等。该系列导弹自1978年进入苏军服役以来,已向全球至少15个国家出口。图为S-300PM作战性能示意图。

其中S-300PMU系列的出口数量最多,主要分为S-300PMU1和S-300PMUS两个型号。S-300PMU1型地空导弹系统由指挥车、目标搜索雷达车、制导站、48N6E型导弹及4联装发射车等组成,以营为建制单位,包括12辆发射车、48枚导弹和1个制导站,能同时拦截6个目标。图为S-300PMU1 系统组成示意图。

48N6E拦截弹最大射程90千米,射高至30千米,最大速度6马赫,可拦截速度每秒2.7千米、射程为1500千米的战术弹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40千米。图中展示了S-300系统的作战步骤,A搜索雷达探测目标,B精确跟踪目标,C搜索雷达将目标数据传递给火控照射雷达,D火控雷达将数据传递给拦截弹,E拦截弹命中目标。

从上述介绍不难看出,S-300不同于传统防空系统,具备在远距离拦截多种空中目标的能力,不仅可用于防御,也可以在必要时用于封锁敌对国空域作战。图为某国S-300地空导弹发射阵地卫星照片,由此可看出S-300作战系统的部署方式。

1997年初至1998年末,希腊、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三方就曾围绕S-300导弹发生过一次危机,险些擦枪走火。1997年1月4日,塞浦路斯宣布将从俄罗斯进口90枚射程为150千米的S-300防空导弹,此举招致土耳其强烈反对,土方于1月10日宣布将从美国进口地对地导弹,并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塞浦路斯岛上的土族人,其中就包括军事打击。

图为商业卫星拍摄的阿尔及利亚部署S-300导弹的卫星图片,左图为2007年,阿军方在当地部署的SA-3导弹阵地,右图为2011年12月,阿军方为S-300导弹修建的地下碉堡群。

后来在经历了多方政治斡旋后,塞浦路斯最终于1998年12月同意将采购的S-300导弹移交至希腊克里特岛,作为补偿,希腊自愿将12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赠送给塞浦路斯。图为希腊的三种地空导弹覆盖射程示意图,最大的黄圈为S-300PMU1射程,红圈为“爱国者”导弹射程,绿圈为I-HAWK导弹射程,可见S-300的性能要优于前两种导弹。

 图为2014年12月13日,希腊军方在克里特岛试射S-300PMU1防空导弹,这是希腊在接收这批导弹后,进行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弹试射。

图为2014年12月13日,希腊军方在克里特岛试射S-300PMU1防空导弹。

 图为2014年12月13日,希腊军方在克里特岛试射S-300PMU1防空导弹。

希腊军方装备的S-300PMU1导弹发射车。

众所周知,以色列一直担心伊朗以开发核电为幌子,秘密发展核武器,对此以军方已制订了多种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方案。图为外媒绘制的以色列如何打击伊朗 示意图。

对此伊朗从俄罗斯购买S-300防空系统保护自身核设施看似合理,但根据西方军事专家的分析,这些系统不仅可用于自卫,而且可用于封锁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拉伯海上空的空域,这时S-300无疑就成为了一种威胁地区安全的进攻性武器。 图为外媒制作的伊朗沿边境线部署S-300导弹射程覆盖示意图。

 S-300的性能尚且如此,设想下如果伊朗在未来能够获得更先进的S-400系统又将如何呢?

 图为网友制作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精密CG建模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