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杰·费德勒史无前例地将他职业生涯中第8个温布尔顿的冠军奖杯收入囊中后,他曾提到自己的成功并不仅仅来源于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年轻一代球员不愿采取更具侵略性打法的举动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科技、运动才能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可能已经提高了运动员的比赛水平,但是多样性的缺乏是否预示着乏味性?试想一下将来的五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后网球比赛会是什么样的?其中的哪些因素又会影响到整个比赛的风格?如果要避免单一比赛风格的产生,那么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确保我们充分意识到可以提供实际操作的现代创新。
为四大满贯提供官方实时比分追踪器的IBM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新的手机应用。这款应用软件为球迷们提供了实时比赛的数据分析,从发球进球率到非受迫性失误比例的所有比赛数据都能第一时间清晰具体地呈现、分析和解释,从而拉近了球迷与比赛的距离。而WTA的教练员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看到实时的比赛数据,SAP的专利技术非常便利地为教练们提供各类信息,如被成功执行的比赛模式、对手的倾向以及基本数据,协助球员和教练优化训练比赛的策略。
尽管大多数人都对数学和统计学有着抵触的情绪,但是认识到它们在网球场上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让训练效果和选手的潜能最大化。Craig O’Shannessy (“头脑游戏”的创立者)被广泛地认为是世界网球分析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对2016年温网的数据研究显露的惊人事实是:男子比赛中69%的比分和女子比赛中64%的比分在前四拍内结束。这项令人吃惊的数据表明了发球、接发球还有每位选手的第一板击球在比赛中占绝大多数。
那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吸引观众并引起兴奋的长拍比分不过是令人难忘的趣事。尽管拥有不同的得分手段似乎是有利的,但是基于数据统计,这些跟在比赛中占据着主导位置的前四板球比起来并不算什么。因此,SAID原则(Specific Adaptations to ImposedDemands),也就是对特定需求的特定适应原则,建议选手将至少50%的训练时间都专注在发球、接发球和第一板球的练习上,即便这需要改变我们心中原本对于“真正富有成效的训练”的概念。基于数据分析,那些更愿意主动结束一分、打得更具侵略性的球员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起码现在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