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星级酒店自去年以来,业绩普遍回升,但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没有改观。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经济型酒店的利润不断摊薄,市场竞争陷入白热化状态,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型酒店突破瓶颈的共同出路。
作为中国酒店市场的重要成员,经济型酒店的市场份额几乎占到全国酒店总量的近50%。据前瞻《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至2015年,全国已评有星级饭店数量13491家,客房总数146万间;全国已有各类经济型连锁酒店约15000家,客房总数超过140万间。在三四线城市和部分客源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2017年经济型酒店的关键词仍然是:转型升级。
最近的趋势表明,住宿周边的旅游体验对用户来说具有比以往更重要的意义,大家所关注的更多是为客人提供尽可能优质的“客房体验”,客户的需求已经逐步产生了变化,这是2016年酒店业的一个重大改变。
于是,民宿、精品酒店、长租公寓、短租公寓、房车、营地、游艇等各种形式的非标产品竞相亮相,掀起不小的波澜,吸引了各路资本。
未来酒店业应该创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度假式公寓、客栈、木屋、露营地、农家乐等新型住宿产品将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酒店业并购不断,从国内到国外,先后有锦江牵手维也纳、首旅私有化如家、海航收购卡尔森、万豪收购喜达屋等。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可借助资本强力推动,获得较大规模经济效益,有效提高市场份额。
2016并购案中最瞩目的战绩就是诞生了量大酒店巨头——万豪和锦江。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的13起大型单体酒店收购案,国内资产总额超过20亿人民币,海外资产总额超过10亿美金。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型酒店选择和产业链布局较强的企业联姻,可以有效增强综合实力,加快线上线下的产业融合,是一个双赢的策略,未来市场空间将突破万亿。
2017年酒店业的投资并购将会持续大热,中国企业仍然会是这股热浪中的弄潮儿。另外,国有企业改革的混改政策将对酒店行业的体制、机制产生深远影响,这也向行业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2017年行业大整合,“国”字号将会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