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苏州和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2022年10月26日 /美通社/ -- 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亚盛医药(6855.HK)今日宣布,公司已正式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计划开展在研原创1类新药Bcl-2选择性抑制剂APG-2575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研究,从而开启非肿瘤领域探索。作为全球第二个、国内首个进入关键注册临床阶段且具有明确疗效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APG-2575此前已在血液肿瘤及实体瘤相关临床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耐受性及有效性。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b/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APG-2575针对轻中度SLE患者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以及初步临床疗效。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全球患病率为(4~25)/10万,中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的1/4[1],患病率高达(30.13~70.41)/10万。SLE患者体内积累了大量成熟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这些细胞可被自身抗原激活并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影响皮肤、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2]。同时,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T细胞等炎症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活化B细胞促进SLE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
SLE是影响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疾病之一,然而治疗该疾病的新药研发异常艰难。目前SLE常规治疗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是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易导致严重的副作用[3]。对于标准治疗不耐受或应答不佳的患者来说,治疗选择有限。鉴于SLE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发病机理复杂,包括B细胞过度激活、T细胞调节异常、pDC过度的INFα分泌等[4];同时生物大分子靶向药物的高生产成本、长期给药后免疫原性、非口服等的限制,现有的生物靶向药物尚难以满足紧迫的临床需求。
目前研究发现,抗凋亡蛋白Bcl-2的过表达与SLE发生密切相关,Bcl-2过表达小鼠表现出类似SLE的症状,SLE患者淋巴细胞中可见Bcl-2表达的显著升高[5]。Bcl-2蛋白不仅为T细胞、B细胞、pDC等炎症细胞提供了生存优势,且赋予过度生存的炎症细胞对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耐药性[6]。因此,选择性Bcl-2小分子抑制剂作为单一药物或者与糖皮质激素药物联合可以同时靶向多种致病性炎症细胞,可能为治疗SLE提供全新的机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PG-2575是亚盛医药在研的新型口服Bcl-2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来恢复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细胞凋亡),从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和/或炎症性疾病的目的。临床前研究表明,APG-2575能竞争性地结合Bcl-2蛋白, 破坏Bcl-2:Bim复合物,并将Bim从Bcl-2:Bim复合物释放,触发下游凋亡信号级联反应,从而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中过度增生的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凋亡;在SLE小鼠模型中,APG-2575单药即表现出显著疗效,且与激素药物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翟一帆博士表示:"APG-2575是公司细胞凋亡领域的重要在研品种,也是全球第二、国内首个进入关键注册临床阶段且具有明确疗效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并已在血液肿瘤及实体瘤领域相关临床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耐受性及有效性,具有‘Best-in-class'潜力。APG-2575治疗SLE的临床前研究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该品种的临床开发潜力,我们将积极推进该品种在SLE领域的临床开发,为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中国内科杂志, 2020. 5: p. 13.
- Lipsky, P.E., Systemic lupus erythemotosus: an autoimmune disease of B cell hyperactivity. Nature immunology, 2001.
- Yildirim-Toruner, C. and B. Diamond, Current and novel therapeu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1. 127(2): p. 303-12; quiz 313-4.
- Suarez-Fueyo, A., S.J. Bradley, and G.C. Tsokos, T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urr Opin Immunol, 2016. 43: p. 32-38.
- Ko, K., et al., Bcl-2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Human Tubulo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 Arthritis Rheumatol, 2016. 68(11): p. 2740-2751.
- Manami, S., U. Chifuyu, and S. Noriyuki, Apptosis of lymphocytes induced by GC and relationship to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1998. 41(5): p. 8.
关于亚盛医药
亚盛医药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2019年10月28日,亚盛医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55.HK。
亚盛医药拥有自主构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处于细胞凋亡通路新药研发的全球最前沿。公司已建立拥有9个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IAP 或 MDM2-p53 等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抑制剂;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为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目前公司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50多项I/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耐药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核心品种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曾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和突破性治疗品种,并已在中国获批,是公司的首个上市品种。该品种还获得了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认定、以及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截至目前,公司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15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重大新药创制"专项5项,包括1项"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及4项"创新药物研发",另外承担"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1项。
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亚盛医药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并与UNITY、MD Anderson、梅奥医学中心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默沙东、阿斯利康、辉瑞等领先的生物技术及医药公司、学术机构达成全球合作关系。公司已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原创新药研发与临床开发经验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同时,公司正在高标准打造后期的商业化生产及市场营销团队。亚盛医药将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加速推进公司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进度,真正践行"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使命,以造福更多患者。
前瞻性声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陈述仅与本文作出该陈述当日的事件或资料有关。除法律规定外,于作出前瞻性陈述当日之后,无论是否出现新资料、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我们并无责任更新或公开修改任何前瞻性陈述及预料之外的事件。请细阅本文,并理解我们的实际未来业绩或表现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本文内所有陈述乃本文章刊发日期作出,可能因未来发展而出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