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满心欢喜全价买了一个游戏,却发现它要你花更多的钱在开箱、角色或者…更好看的帽子上。可恶!这简直是在侮辱我智商!不要脸的发行商还要我氪金。于是乎赶紧上各个网站论坛喷个过瘾以解心头之恨。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游戏微交易的话题引起了各种热议,玩家们纷纷吐槽游戏氪金开箱的各种坑爹,以及厂商的玩家钱财的贪婪。那么游戏微交易真的是厂商们的纯粹贪婪吗?或许这些氪金模式会是游戏行业发展的时代必然。
但是,等一下。为什么全价游戏里面会有微交易?很明显,绝大部分玩家都不太喜欢它(好吧是很不喜欢),那么为什么发行商会发布损害他们声誉和销售量的游戏呢?还是3A游戏没了微交易就不能赚钱?
EA在这方面就是最有话语权的了,其“代表作”《星战前线2》因微交易掀起了一翻“腥风血雨”。不过有游戏分析师表示,“没有乱收费,实际上玩家们还少给钱了。”
“大多数人对于微交易反应过度。如果你退一步看看数据,游戏仍然是最便宜的娱乐形式之一。统计显示,电子游戏发行商实际上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售卖游戏,他们应该提高价格。”那么,真的是少收玩家钱了吗?我们来看看数据。
用数字说话,目前而言制作3A游戏成本是多少?简单来说,比以前多得多。
尽管发行商总是乐于大肆宣传游戏的销售情况,但他们往往不太愿意透露游戏的制作和市场成本,很少有关于这方面的可靠数字。但通过以下数据(来自Kotaku)可以很好的揭示过去20年电子游戏预算的巨大增长。
上世纪90年代,主流主机和PC游戏的预算一般不过几百万美元。200万美元的《古惑狼2》和《虚幻竞技场》,三百万刀的《冥界狂想曲》和《神偷:暗黑计划》,而在当时4700万美元开发成本的《莎木》算是很突出的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PC和主机性能提高和开发团队的扩张,开发预算经常是成倍增长。PS2的《杰克和达斯特》成本1400万美元,Xbox 360的《战争机器》成本1000万美元,《半条命2》和《失落的星球》耗资4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