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芳华》,众人说的已经很多了,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影迷,我想说的是,《芳华》是一杯酒,敬你们和我们的青春!
在冯小刚十几年前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里,他曾说过,有一位导演的批评曾让他出了一身冷汗。第一次,他感到自己像是做了对不起电影的事。
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得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也不是粮食酿造的,是化学兑出来的。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说这话的人就是姜文。也许是一直对姜文这番关于“葡萄”与“酒”的话念念不忘,也许是冯小刚总是被无形之力绷着的神经有些累了,想要真真正正地醉它一场,所以当冯小刚在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后终于如愿拍出了一部自己的“青春片”时,他说:拍摄这部片子的体验就像是喝了一杯度数很高的红酒,酣畅不已,他在其中拍出了自己对于彼时最美好的记忆。
标签这部电影,初看,是文工团的盛世美颜;再看,是时代洪流以及战火淬燃中的命运残酷;再细看,是岁月洗炼之下的真情悲悯。”
《芳华》的故事源自导演冯小刚与编剧严歌苓共同的文工团经历,展现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回头再看《芳华》这部电影,确实,浓度很高。无论是音乐、配色,还是运镜、场面调度,都饱蘸了浓浓的情感。
比如穗子和众女兵的舞蹈,昂扬、醉人;比如巨大的黑幕降下盖住毛主席的画像时,沉重的鼓点震得人发颤;比如多次出现的敬礼和吹号角情景,每次故事节奏的顿挫,背景音乐都卯足了劲儿。
而且,整部片子的色调也确实像是被红酒滤过的。
标签比如电影一开篇就是高墙上大笔挥抹的中国红,比如文工团女兵们挥舞的红色旗帜,比如穗子齿间慢慢咀嚼的西红柿,比如众人听邓丽君的歌曲时遮在灯光上的那块红布,无不在冯小刚记忆的滤镜下散发出令人沉醉的光晕。
再加上逆光镜头、大光圈所呈现出来的暖色调,很大程度上将残酷的故事本身诗意化了。
《芳华》这杯“红酒”的确让许多观影者醉了。小说中集体主义的残酷,以及人性深处最为阴暗的那些角落都被这浓郁的醉意所覆盖,转化成了少男少女青春时期涌动的荷尔蒙。
也许,冯小刚想借《芳华》展现的,究根到底还是他对于那段青春的深情追忆。这份追忆,在电影中文工团被裁撤、大家喝酒痛哭的那一幕中尤其能够体现出来。
《芳华》带给我的观影感受很复杂,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醉意。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或抱团取暖,或独善其身,但各自都会有失落感和对未来的隐忧,我们过着简单而规律的生活,却总向往着更复杂更繁华的花花世界。
而当我们回归社会,却总是被社会的乱流冲击溃败,富有和名望都不能像芳华那样使我们对自己满意,正如同影片最后穗子说只有刘峰和何小萍显得那样满足和幸福,其实只是因为很多人不懂知足。
知足其实很简单,保持简单就行了。
冯小刚也直言对《芳华》有着特殊的情感:“这部电影是很有度数的酒,不是白酒,是红酒,一大杯酒喝下去,一直晕到现在,是我最过瘾的一次拍摄。我对那段生活的印象就两个字——美好。”
一部芳华,一场青春
岁月慢慢,芳华刹那
芳华已逝,面目全非
一点哀愁,好多十年
冯小刚带给我们这杯度数很高的红酒体验,我们当醉不醉?
【作者简介】芳娘酿——李兰,浙江大学营养学硕士,WSET中级品酒师资格认证,一樽芳首席品酒师,酒圈酸号“芳娘娘”,处女座技术流喝货,善于美酒结合趣事,个人微信号hahalila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