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秀称帝后,并没有过上安稳的日子,相反,他很头疼,因为天下局势虽然已定,但中原一带依然很乱,而中原乱,最主要是因为一个强大对手的存在——刘永。
刘永,梁睢阳人(今河南省南丘市),是西汉梁孝王刘武(汉景帝的弟弟)的八世孙。王莽死后,刘永主动跑去找刘玄,刘玄想也没想就封他为梁王,建都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更始政权灭亡后,刘永趁机起兵,招诱沛县豪杰周建、原西防起义军将领佼强等为将帅,攻下济南、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随后,刘永又联络东海的董宪、齐地的张步,分别拜他们为翼汉大将军和辅汉大将军,成为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
刘秀在消灭了赤眉大军,平定了邓奉和彭宠内乱之后,对离洛阳最近,威胁最大的刘永不再停留于防备阶段了,而是选择了主动出击。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派虎牙将军盖延征讨刘永。
结果智勇双全的盖延不负众望,打败了刘永,随后盖延一彭作气,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了沛、楚、临淮三郡的大部分地区。
然而,这场龙虎斗并没有结束。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不甘心失败的刘永开始洗心革面、逆境扬帆。为了拉拢当地的大军阀董宪和张步为己用,他遣使者封董宪为海西王、张步为齐王。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刘永有了董宪和张步的支持,无论是实力还是信心都得到了增强。
众人拾柴火焰高,刘永在两个强力外援的支持下,再加上贤内助——睢阳民众的帮助,打败了汉军,夺回了睢阳。
挥师在外扩大战果的盖延听闻消息后,立马选择回师,很快就把睢阳包围了。双方再次陷入了拉锯战。
洞若观火的刘秀不是等闲的主子,刘永的小动作岂能逃脱他的火眼金睛。他马上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的策略,派大司马吴汉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支援盖延。
吴汉采取的是“剪翼行动”,目标对象是退守广乐的苏茂。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听闻消息,刘永也不敢怠慢,他派部将周建率倾巢之兵去救广乐。据不完全统计,有十万人之众。刘永赔上老本,拼上老命,目的只有一个:救出老苏,打败老吴。
吴汉不老,至少斗志不老。面对敌人铺天盖地的援军,他选择了轻装上阵、轻骑迎战。显然,他心里是极为轻视敌军的,结果很快体会到了什么叫马失前蹄——激战中吴汉从马上坠落,摔伤了膝盖,只好及时鸣金收兵,退回本营。
汉军见主帅受伤,军心不稳,但吴汉却裹创而起,激励将士说:“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在他豪言壮语的鼓励下,在他良好心态的感染下,汉军很快就走出了失利的阴霾,重新变得生龙活虎,斗志昂扬起来。
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围攻汉军,吴汉不慌不急,马上来了个三管齐下。
一是巧布兵阵。他挑选四部精兵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明确了职责任务,组成了阶梯部队,伺机出击。
二是以身作则。他强忍昨日的伤痛,披甲执戟,身先士卒,为部队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三是出奇制胜。汉军先是拒不出战,待敌人士气渐衰时,吴汉一声令下,突然击鼓杀出,周建军顿时溃散,返身向广乐城奔逃。汉军紧紧追赶,抢入城中,周建、苏茂大败,突围而走,逃往湖陵。
剪翼行动成功后,吴汉留部将杜茂、陈俊守广乐城,自己亲率大军继续挺进,很快和盖延会师,共同合围睢阳。故事再次重演,两军相持百余日,刘永的危机出现了——城中粮尽。
没有了吃的,这仗没法打了,刘永只好再次弃城而出,撒腿就跑。汉军和上次一样,依然选择紧追不舍。幸运之神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眷顾某一个人,刘永这一回好运到头了。就在逃跑的路上,刘永的部将庆吾为了生路,把刘永送上了绝路——砍了刘永的头投靠了汉军。
刘永手下的“绝代双将”苏茂、周建为了生路,选择了赶路——逃往垂惠,共立刘永之子刘纡为梁王。
建武四年(公元28年)秋,刘秀开始了斩草除根大行动。他派捕虏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围攻垂惠。苏茂、周建率兵出城应战,成功打败了马武部队。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苏茂和周建不会想到,这只是汉军使出的“诱敌计”,因为当王霸率军从苏茂、周建军背后发动突然袭击时,挨打、失败也就是必然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周建的侄子周诵却来了个胳膊肘儿往外拐——反叛。他紧闭城门,不让苏茂、周建入城,两人只好引兵逃走。途中急火攻心的周建病死,苏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宿迁市),投靠董宪。
至此,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永被消灭,刘秀又据有了豫州东部和徐州的大部分地区,巩固了自己在洛阳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