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原理与方法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 词条目录
- 4.1 生物育种行业现有企业间竞争分析
- 4.2 生物育种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 4.3 生物育种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 4.4 生物育种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4.5 生物育种行业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生物育种的定义与分类
生物育种的定义
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原理与方法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生物育种的分类
生物育种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营养体繁殖和植物激素育种等。
图表1:不同生物育种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比较育种方法 | 原理 | 优点 | 缺点 |
杂交育种 | 基因重组 | 可定向培养需要的品种,操作简单易懂 | 周期长,不能产生新性状,工作量大 |
诱变育种 | 基因突变 | 变异频率高,育种技术简单,速度快,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 诱发突变的方法难以掌握,诱变体难以集中多个理想性状 |
单倍体育种 | 染色体变异 | 可缩短育种时间,并可得到纯合子植株,保持后代性状的稳定性 | 技术复杂,需要杂交育种配合,成本较高 |
多倍体育种 | 染色体变异 | 培育出自然界没有的生物品种,产量高、营养丰富等 | 技术复杂,发育延迟,一般只适合于植物 |
细胞工程育种 | 细胞的全能性 | 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 | 技术复杂,工作量大,操作繁琐 |
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 | 基因重组 | 可按人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目的性强 | 技术复杂,安全性问题多 |
营养体繁殖 | 细胞的全能性 | 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繁殖数量大且生长快 | 变异性差,繁殖方法不如有性繁殖简便,一般只适用于植物 |
植物激素育种 | 生长素促进发育 | 操作简便 | 不能改变植物的基因,变异性状不可遗传,只适用于植物 |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国家的各项支持和优惠政策将为种子行业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便利条件。200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还有数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育种行业作为核心内容出台文件,"十二五"规划里也都重点提到了生物育种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良种补贴、农业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的内容。截至2013年,生物育种行业的相关政策整理如下:
图表2:生物育种行业的相关政策名称 | 颁布时间 | 主要内容 |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 2013.1.6 | 建立国家生物育种产业支撑体系,创制和推广应用一批重大新品种,培育若干龙头企业。 |
全国现代化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 2012.12.31 | 明确未来种业的发展布局,以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5种主要粮食作物和蔬菜、棉花、油菜、花生、甘蔗、苹果、柑橘、梨、茶树、麻类、蚕桑、花卉、香蕉、烤烟、天然橡胶等15种重要经济作物为重点,开展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按照"优势区域、企业主体、规模建设、提升能力"的原则打造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加强基地建设,形成稳定的种子生产能力。 |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 2012 | 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 |
全国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2011 | 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体系,确保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提升种业科技水平,推进新一轮种子工程。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 2011 |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加强农作物种业国际合作交流,制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企业育种投入,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 2010 | 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 2009 | 到2020年粮食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良种全面更新1-2次,种子商品化供种水平达到85%以上,科技贡献率由48%提高到5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 2009 | 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 |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纲要(2008-2020年) | 2008 | 实施包括生物育种专项、种子工程等在内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重点工程,使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左右。 |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008 |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支持增粮增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 2008 | 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2007 |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实施国家种子工程,加快超级稻等高产优质良种的选育推广,加快转基因农作物种子产业化进程。 |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发展总体状况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每年种子总用量约在125亿公斤左右,其中商品化种子约60亿公斤,市场总规模超过500亿元,占世界种子市场规模的21%。
1、企业数量众多,但竞争力不强,行业集中度低2012年,全国拥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工作超过6000家,但最大的公司市场份额不到5%,行业前十名集中度CR10不到20%,行业过于分散,集中度低。大多数公司经营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拥有育繁推一体化实力的公司不到100家,绝大多数公司没有品种权,只是"代繁"或者"经销"公司。
2、良种商品化率低,定价机制不合理目前中国良种商品化率还不到50%,其中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主要是籼稻)、棉花、油菜等品种较高,而常规水稻(主要是粳稻)、小麦、大豆、蔬菜等商品化率比较低,一方面是农民的种植习惯和思维转变较慢,很多人还愿意自留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加工、包衣、包装等方面比较差,大量粗制滥造的种子在市场上流通,不利于农户合理地选择购买和使用种子。此外,种子价格整体偏低,也是由于大量低价低质的种子存在和套牌、倒卖种子的行为泛滥,导致高质量的种子卖不上高价格,严重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研发积极性。目前国内玉米、水稻等杂交种子的种粮比大概在1:8-15左右,而小麦等非杂交种子则更低,远低于美国1:20-30的比例,种子费用在种植总成本中的比例仅有6%,与种子对农作物增产高达40%的贡献率严重不匹配。
图表3:2012年中国各农作物种子商品化率 资料来源:农业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生物育种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生物育种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生物育种行业现有企业间竞争分析
以下分别从竞争者数量、行业增长率、退出壁垒、竞争程度分析现有企业的竞争情况。分析可得,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现有企业的竞争较为激烈。
图表4: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指标 | 表现 | 结论 |
竞争者数量 | 中国育种机构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有450家专门从事作物品种选育和改良的机构,创办了约3000余家种子公司。 | 竞争激烈 |
行业增长率 | 2012年,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60亿元,同比增长约20%。预计,未来5年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为27%左右。 | 行业增长率高 |
退出壁垒 | 行业研发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厂房及技术成本昂贵,退出时折旧率较高。 | 退出壁垒较高 |
竞争程度 | 国内种企呈多、小、弱状态,种业一直面临着拥有大量中小企业,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十分激烈。 | 竞争激烈 |
生物育种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通过以下分析可知,生物育种行业的吸引力强,但有一定的进入壁垒,国外企业凭借其市场和研发优势挤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综合来看,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大。
图表5: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指标 | 表现 | 结论 |
吸引力评价 | 生物育种是一个高回报的行业,产品利润率在30-60%,同时每年国内的种子需求量为135亿吨以上,市场规模大。 | 吸引力强 |
进入壁垒 | 新《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提高了生物育种行业的进入门槛。 | 进入壁垒较高 |
国际竞争 | 外国种业公司近年来大举进入中国种业市场,致使我国部分种业公司面临被挤出种业市场、市场份额被蚕食、自主品种被外国种子代替等困境,给我国种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 威胁较大 |
生物育种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以下分析可知,生物育种行业替代品出现的频率较低,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因此,替代品的威胁一般。
图表6:替代品威胁分析指标 | 表现 | 结论 |
替代品数量 | 随着育种技术水平的提高,种子新品种不断出现,加之同行业之间竞争激烈,新品种更新换代不断加快。 | 威胁一般 |
替代品出现周期 | 国内审查制度严格,新产品出现的周期较长,一般要5-8年,企业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 威胁较小 |
转换成本 | 除了需要增加新的研发成本外,基本上不需要太大的转换成本。 | 威胁较大 |
生物育种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从供应商数量和产品独特性上看,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
图表7: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指标 | 表现 | 结论 |
供应商数量 | 我国育种企业数量较少,集育繁推于一体的企业数量仅100家。 | 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 |
产品独特性 | 种子受地理位置影响只适合生产区域内种植,全国性产品较少。 | 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 |
生物育种行业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从价格敏感度和相对议价能力上分析,客户议价能力一般。
图表8:客户议价能力分析指标 | 表现 | 结论 |
价格敏感度 | 对于农户而言,若种子质量较好,哪怕价格有一定的上涨,农户也会优先选择该品牌的种子。 | 种子的价格敏感度较低,客户议价能力较弱 |
相对议价能力 | 行业产品繁多,农户的选择面较广,能很大程度上成功地压低价格。 | 客户相对议价能力较强 |
国际生物育种行业知名企业
美国杜邦先锋公司
美国孟山都公司
法国利马格兰公司
瑞士先正达公司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领先企业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