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校庆前夕,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携手上海电视台《大师》纪录片团队,推出《郭秉文》专题传记纪录片,将于明天(11月5日)19点30分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
《大师·郭秉文》从2014年开拍,此后历时三年,栏目组辗转上海、南京等地拍摄,并得到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等同源高校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采访多位专家学者,还远渡重洋至美国探访郭秉文先生后人。在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该片顺利杀青。
让我们跟随此片,
重温创校先哲的教育理念、办学初心。
精彩预告 先睹为快
他招纳的天下英才很多人耳熟能详:
陶行知、马寅初、竺可桢、
茅以升、熊庆来、秉志……
一个个耀眼璀璨。
他突破师范学校原来的格局,
奠定了中国师范大学今天的模样。
他提出“训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张,
养成对国家负责任的国民人格。
他是著名的国立东南大学的奠基人,
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商科大学。
他从业教育的生涯只有10年,
但他培植的教育之树开枝散叶,
成了今天的东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他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
我校创校校长郭秉文先生。
纪录片试图用镜头再现郭秉文先生
标签兴办教育,救亡图存,
以及在现代意义对上中国高等教育的诸多开创性贡献,
力求展示郭秉文先生教育思想之全貌,
也从一个侧面呈现了
一百年前我校创设及发展的艰辛历程。
中国教育家之所当保持者,古代文化之所长与其精英,而非其糟粕也;所当取法者,西方文化之所长与其精英,而非其糟粕也;采西方文化时,融汇而非变置,以渐进而非骤几。以西方之所长,与吾国数千年行之而宜者融合之,成为一种教育,庶几无枘凿之患。
标签——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这种融合中西,取长补短,变革渐进的思想,
在郭秉文日后的实践中贯彻始终。
说到底,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以医治好我们民族的伤口,而只有工业、商业和教育,才有可能为解决重大国计民生问题而铺平道路。
——郭秉文《中国的商科教育》
郭秉文在南高师商科基础上筹划建立了上海商科大学,他特别强调这所学校“在中国高等商科教育所处的奇特和几乎独一无二的地位。”这就是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商学院,校名是“国立东南大学暨南学校合设上海商科大学”。第一届学生294名,包括女生10名。郭秉文兼任校长,聘同为哥大留学归来的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校舍是从教会大楼尚贤堂租来的。……教学楼有五个教室:三楼中部是图书馆;二楼中部是第三、第四教室,西部是第二教室;底楼中部是第一教室,很大,也是全校的集会中心。
标签——曹立瀛《学子追忆》
在他所有的教育实践中,
尊崇着一个原则“从实际使用出发学习”。
上海之所以会被选中作为这所商学院的最佳所在地,正是因为它将能够为之提供有关实际培训与现实的工商业进行接触的机会。
——郭秉文《中国的商科教育》
大学的一个作用是追求真理。大学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思想、兴趣和同情感的普遍性。大学的责任是培养四海之内皆兄弟、宽容、和谐与平等的精神。
——郭秉文《太平洋国家的大学如何促进国际间了解与友谊》
郭师主张广求智识于世界,务使同学们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则爱国之心,油然而生,郭师常说大学生应有国士的风度和志节,国士者,以国事为己任,又以天下为己任。
——张其昀《郭师秉文的办学方针》
在以后的岁月中,东南大学十易校名。
但而今它依然屹立于原址,依然叫“东南大学”。
肇始于南高师商科的上海商科大学
也走过了整整100年,
今天它叫“上海财经大学”。
《大师·郭秉文》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栏目
11月5日(周日)晚19:30分首播
敬请期待
图文来源 |《大师·郭秉文》
编辑|王雅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