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参加高考的人,至今仍记得当时的点点滴滴——
那年高考,我心澎湃
1978年2月,徐瑞清到南京大学报到时和爱人合影留念。
沈建钢参加过1977年和1978年两次高考,最终考上了南京大学,这是他在大学宿舍学习的照片。
徐瑞清参加高考时的准考证
标签今年是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很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因为高考,千千万万人的命运被改变。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无数的人通过高考,走进大学,走进新的人生。
和一般的高考不同,40年前那场特殊的高考是在冬季举行,它也是这些年来唯一一场在冬季举行的高考。当年,常州也有不少人通过那场考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本期《档案柜》,为你重温40年前那场特殊的高考,常州考生如何考试,那次高考还有哪些独特性……
那年高考,在常州,初试通过后才能有资格参加高考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67岁的徐瑞清就开始格外关注与40年前那场高考有关的人和事。他关注和那场高考有关的微信公众号,上面有参加1977年高考的考生回忆录;他撰写文章,回忆当时参加高考的前前后后;他还把在家里和那场高考有关的物件拿出来,重新进行了整理。
在他整理的众多物件中,两张泛黄的准考证格外引人注目。这两张准考证上,是徐瑞清的两张黑白照片。准考证一大一小,大的显示,考试地点为二中,小的显示,考试地点为十二中。而且,大小准考证的落款也不一样,大的落款为常州市大专院校招生委员会,小的落款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一个考试,一大一小两张准考证,这在高考史上非常罕见。据徐瑞清介绍,之所以有两张准考证,和当时的报考情况有关。“当时,报名的人太多,包括江苏在内的一些省份就对报考考生进行筛选,当时我们称为初试。只有初试成绩好的考生才能参加正式的高考考试,这被我们称为复试。”
据徐瑞清日记记载,他们初试考试的时间为当年的11月27日,复试的时间为12月23日至24日。“在冬天举办全国统一的高考,40年来,是唯一的一次。后来,全国统一性高考都是在夏天举行。”
标签那年高考,上千万学子冲向考场,录取率非常低
60岁的沈建钢也收藏了不少老资料,其中就包括当年参加高考时的照片。在一张南京大学学生证上,他的黑白照片下面写有“一九七八年参加高考”这样的字眼。沈建钢说,除了1978年那年参加高考,他还参加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次高考。“1977年和1978年那两年高考非常特殊,在此之前,国家已经十年没有举行过高考了,积累了十年的众多学子们,集中在那两年参加了高考。”沈建钢说,1977年他参加高考,初试通过了,复试成绩不理想。通过劳动之余的不断复习,他在1978年的高考中发挥很好,成为常州郊区的文科状元,高出一本线40多分,被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
沈建钢回忆,当时招考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应届高中生,工人、农民、知青、干部都可以参加。”沈建钢当时就是以回乡知青的身份参加的高考,而没有上过高中,只上过初中的徐瑞清则是以干部身份参加的。
当年,高考招生录取率非常低。常州晚报记者查到的资料显示,1977年和1978年两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有1100多万,但只录取40万人,其中,参加1977年冬季高考的统考人数有570万人,录取27万人,录取率为4.7%。
那年高考,他考上就毅然放弃了“副科级”
据徐瑞清回忆,他第一年参加高考就考上了南京大学,因为身体不好,休学了一段时间。因此,他从1977级被分到1978级,正好分到沈建钢所在的班级。“当时,班上各个阶层的都有。既有从农村考上来的,也有机关干部。”像徐瑞清当时已在常州市机关工作几年了,入学时,他的级别已经到了副科级。
据徐瑞清介绍,因为行政级别,他参加高考的事情遭到周围亲友和同事的一致反对。因为一旦上大学后,行政级别就没有了。“他们都觉得我放弃级别去参加考试,不值得。所以,他们都劝我不要参加考试,而是继续在机关安心工作。”
标签但是,徐瑞清没有听劝,最终踏进了南京大学的校门。他说,自己家里人都是学霸,姐姐考上的是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大哥考上的是清华大学,二哥因为“文革”没能参加高考,但也曾是省常中的学霸。“我一直有读书的情结,觉得读书比其他事情更重要。”
那年高考,还记得作文题目是一句诗词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都是重头戏,最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徐瑞清和沈建钢记得,1977年的高考试题各个省份都不一样,作文命题也各异。“咱们江苏省的作文命题是给一句诗词: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并要求考生以‘苦战’为题,写一篇作文。”
据了解,那句诗词来自叶剑英元帅的诗——《攻关》,全诗内容为: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徐瑞清说,他的第一志愿是复旦大学新闻系,可能就是因为作文的关系,自己被调剂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据他回忆,当年,作文审题的时候,他很快构思好了作文的思路,但后来觉得不满意,重新寻找了一个思路。“思路一换,时间就不够用了,想写的内容都没来得及写,就草草收尾了。”
因为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失之交臂,至今,徐瑞清对当年的作文仍念念不忘。据他介绍,当年复旦大学新闻系只在江苏省招一个人。“我好想认识一下那个被招进去的考生。”徐瑞清笑着说。
据徐瑞清和沈建钢等人回忆,1977年高考考试不公布分数。“所以,当年考生考了多少分,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一年不公布分数,这非常特殊。”
1977年12月份复试结束后,考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间是1978年的2月份。徐瑞清记得,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间是1978年2月18日上午。“常州电台的一位记者帮我送来的,连声向我道喜,祝贺我考上了南京大学。”十天后,徐瑞清就到学校报到去了。
徐瑞清有记日记的习惯,翻阅当年的日记,他在拿到录取书后,曾这样写道:“手捧入学通知书,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感谢党中央给了我上大学的机会。”
但是,当年同样参加高考,已经达到同济大学分数线的二哥却没有领到入学通知书。因为,当年考试完毕,还要参加严格的体检。“二哥身体不好,所以体检没过关,没能如愿进入心仪的同济大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