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不同命,说的是极为相似的一类人,却拥有两种不同的命运。这样的现象在这个社会并不少见,但同一类人却出现收入以及福利待遇有20倍的区别,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印度洋上被称为“香料王国”的科摩罗群岛,由四大火山岛组成,也被誉为“四颗明珠”。由于十九世纪初期被法国殖民,1975年独立时,四岛中的马约特岛却先后两次公投拒绝独立,如今仍为法国海外领地。就这样,原本是同样的祖先和经济水平,却在30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马约特岛,374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生活着21万人,2016年的人均产值已经达到了1.4万美元,虽然在法国内属于倒数第一,但在科摩罗群岛甚至周边国家内,经济水平都是数一数二的。
然而,同等水平起步发展的科摩罗群岛,2016年人均产值仅700多美元,三个岛屿也只有首都大科摩罗岛有机场。这也无怪乎马约特岛居民宁死不独立,公投结果以99.4%的选民拒绝独立,或许,当年的他们就已经预料到了如今的场面。
马约特岛的性质很特殊,因为早期被阿拉伯人占领并将穆斯林文化深入当地,虽然跟随法国的步伐偏向西式教育,但阿拉伯信仰仍然占绝对比例。这也导致法国对马约特岛的管理非常头疼,有多处法例与当地信仰风俗冲突,至今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但同时,马约特岛在扶植下也焕发了难以置信的潜力,不仅修建了铁路、机场和码头,连旅游业都在印度洋上崭露头角,还多次举办各类音乐节和国际活动,2006-2016年的GDP总值直接翻了10倍之多。
有人说马约特岛是“四颗明珠”当中的“真珠”,只有这个岛屿才算真正的明珠,或许这个说法从侧面证明了法国人对马约特岛的认可。据官方数据统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马约特岛共接纳了9.5万科摩罗以及附近岛国前来的贫民,其中法国移民约9000人左右。
因而,在马约特岛随时都能见到法国人,甚至热爱海岛生活的法国人专程前来马约特购房置业。当然,岛上居民享受的也是法国同等福利待遇。
这也让马约特岛生活变的泾渭分明,要么是西式的浪漫高档设施,要么是公路边摆摊的贫民。但对于游客来说,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贫民区的物价比富人区低了很多,适合经济并不宽裕的游客消费。
这也是马约特旅游业能在短时间内风生水起的原因,从2013年开始,每年接待的游客量都在成倍增长,但依托法国式条例管理,物价却一直停留在科摩罗群岛稍高的水准。
不得不说的是,法国政府对失业者进行了一项补贴政策,免费提供渔船与燃油让失业者去捕鱼,但渔获必须限制在政府建议价之内。因此,在这里旅行既可以享受到知名厨师的佳肴,也可以购买到廉价海鲜,甚至一公斤装的大章鱼只要2欧元就能打包带走(约15.6元人民币),但法国餐厅内的蟹脚却依旧卖20欧一份...
科摩罗的物价相对于马约特岛会更低一些,但无论是旅行体验还是各方面的设施都是天差地别。尤其是马约特岛的气氛,甚至连欧洲一些度假岛都无法与之对比。入夜之后在岛上闲逛,随处可见一些小型合唱团和艺人演出,多数是一些志愿者和学生团队在马约特岛磨练。
如果来这里旅行的话,别错过一个“世界之最”。位于马约特岛南部Musicale的海滩上,有棵全球最大的面包树,周长达到了28米,需要至少18个成人才能围成一圈。如果巧遇花期的话,不妨收集一点花朵,据说可用作指甲油上色,会散发一种独特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