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2月25日 /美通社/ -- 2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人工耳蜗日”。同天,科利耳中国官网全新上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如今,全世界有超过4.6亿人受到听力损失的困扰。对于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来说,人工耳蜗的出现成为其重建听力的唯一有效手段,真正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始于2005年的“国际人工耳蜗日”,正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人工耳蜗和听力损失的认识而设立。
1979年,澳大利亚人罗德·桑德斯(Rod Saunders)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者。在一场车祸中,热爱音乐的桑德斯失去了听力,人工耳蜗令他重新体验音乐的美妙。为桑德斯实施手术的格雷姆·克拉克(Graeme Clark)教授被誉为“人工耳蜗之父”,他创办的科利耳公司致力于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重新聆听到声音。时至今年,科利耳已成立40周年,已帮助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改变生活。
“人工耳蜗之父”的梦想与执着
幼年时,克拉克教授亲眼目睹了父亲深受听力损失的困扰,立志要让父亲重新听到声音。在梦想的驱动下,他成为了一名耳外科医生,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寻找能够恢复听力的治疗方法上。
“人工耳蜗之父”——格雷姆·克拉克(Graeme Clark)教授
为此,克拉克教授与其他研究人员组成团队,连续八年孜孜不倦地钻研、探索新疗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摆弄贝壳和草叶时,克拉克教授获得了灵感,其后开发出新的听力解决方案。凭借世界上首个多通道人工耳蜗,克拉克教授获颁有着“小诺贝尔奖”之称的Lasker-DeBakey临床医学研究奖。
科利耳不断研发创新产品
科利耳伴随人工耳蜗的演进而发展
早在40年前,第一位科利耳Nucleus人工耳蜗的植入者就坚定地认为:“让人们听到声音,就是赋予人们新生。”这也让科利耳愈加坚信,让人们聆听到声音,不仅仅具有医学层面的意义。
“我想告诉各国政府和全世界的人们,听力损失对于经济、社会及社区成员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克拉克教授表示:“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也关注听力损失,并高度认可人工耳蜗的价值,认为其为听力行业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科利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不断诠释“聆听现在,韵律永恒”的涵义:首创精细近蜗轴弯电极配合超薄刺激器的植入体,让听刺激重建听力,在高听效、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最先推出耳背式处理器,将所有组件都藏在耳后,更加美观与人性化;首推防水溅声音处理器,让人们在复杂环境中也能清晰地听到声音;在业内率先提供True Wireless真无线连接的植入式听力设备,使植入者摆脱电线或笨重的颈戴式设备的限制;世界上首款与iPhone直连的声音处理器,使人们能通过与之兼容的智能手机直接播放音乐、播打电话和娱乐……创新步履不息,变革求索不止,迄今为止,科利耳已为用户提供了60多万植入式听力设备。
科利耳中国成都工厂
为了突破技术的界限,科利耳每年将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于研发,与全球范围内的100多个研究伙伴保持密切合作,并与丹麦瑞声达助听器品牌组建智能听力联盟,以多种方式不断推动听力解决方案的发展。
26年,与中国用户在一起
1995年,北京协和医院采用科利耳的设备成功进行了中国第一台多通道人工耳蜗成人植入手术,科利耳就此与中国用户结缘。1997年,北京同仁医院将科利耳人工耳蜗植入体用于中国的第一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当中,为中国的听力损失儿童带来了有“声”之礼。今天,中国近8万名人工耳蜗植入者中,有超过4万人使用科利耳产品。
为了更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2018年,科利耳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听力产业基地落户成都,旨在实现对广大中国用户“聆听现在,韵律永恒”的长期承诺。
科利耳实现对中国广大用户的聆听承诺
与此同时,科利耳还深度参与中国人工耳蜗技术引进与推广、专业培训与交流、大众科普等工作,并参加众多公益项目。仅2020年,科利耳在11家客户体验中心举行了近400场活动,分享系统的人工耳蜗治疗、使用及康复知识,还与行业机构携手,以共同帮助更多听力损失人群。
一直以来,科利耳积极践行企业使命:帮助人们聆听声音并同时被聆听;助力人们重建沟通桥梁,尽享完整人生;转变公众对听力损失及其有效干预的认知而不懈努力;通过不断创新为使用者带来使其长久获益的听力解决方案。
对于听力损失人群,告别无声世界是他们改变一生的起点。在即将到来的3月3日“国际爱耳日”,科利耳将以“从一声,到一生”为主题,再次传递为人们提供终生听力支持的决心和信心。
科利耳中国官网全新上线,将向广大中国听力损失人士提供更多帮助
为方便听力损失人士了解更多听力损失实用资讯和干预方案,科利耳全新上线中国官网www.cochlear.cn,提供更多全面、专业、科学、客观的听力信息,帮助听力损失人士尽早重返有声世界。
相关链接 :
http://www.cochle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