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中国 >正文

专家盘点俄军十年改革:盲目崇美不可取 应立足国情勇于纠错

2020-10-21 18:21    

8月16日报道 作为军力位居世界前列、且勇于向美国“叫板”的军事大国,俄罗斯的军事改革进程一直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在2008年俄格战争后,俄罗斯政府基于对俄军在战争中暴露的弊端的不满,调整了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领导人,开始了名为“新面貌”的全面军事改革,迄今已有十年时间。在十年的改革进程中,俄军在谢尔久科夫和绍伊古两任国防部长的指导下,发起了广泛而深刻的体制编制革新,随后又大刀阔斧地纠正了改革出现的问题,至今仍对俄军的建设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那么,俄军在其改革历程中都推行了哪些措施?我们从中又可以获得什么经验教训呢?

近日,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期刊发布了军事科学院院士、军事专家安·德·齐加诺克回顾俄军十年改革的评论文章。文章称,以俄格战争后就任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和总参谋长马卡罗夫为代表的“改革派”推行的改革举措,给俄罗斯的军事思想和军队建设带来很大的冲击。缺乏军队经历和军事教育背景的新防长谢尔久科夫非常推崇美军的体制和经验,在未对俄格战争的教训作出深入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启动改革,在体制编制、保障体系和部队结构等方面均使俄军出现了显著的问题。

在体制编制方面,文章认为,时任防长谢尔久科夫和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基于俄格战争经验,认为俄军原有的师团体制僵化落后,给作战和管理造成很大障碍,因而“一刀切”地将俄陆军作战部队全部改编为旅营制结构。然而由于改革方案制订得过于草率,实施得又过于迅猛,使得新型陆军旅编制显著降低了俄陆军部队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同时,由于盲目学习被当时的俄军视为“典范”的美军体制,俄军作战旅的后勤保障能力普遍下降,也没有建立起与美军类似的战区保障系统。此外,“一刀切”建立起来的旅级部队编制,也难以满足俄军在远东、北极、高加索和中亚等战区环境迥异的地域进行作战的需求。

资料图片:参加红场阅兵的俄军狙击手方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认为,在保障体系方面,谢尔久科夫等“改革派”也盲目引进美军经验,将原来全部由俄军自行负责的油料供应、装备人员运输、装备维护和被装食品供应等保障工作悉数“外包”给私营承包商。此举忽视了美军在军事保障外包领域积累的多年经验和成熟的体制,以及早已熟稔美军事务的大量美国私营企业的存在,一股脑地将军队保障事务“承包”给不熟悉军队需求且资质能力有限的俄罗斯私营企业。此举不仅没有提高俄军的后勤保障效率,反而浪费了更多的军事经费,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腐败(谢尔久科夫在2012年的去职,即与他涉嫌国防部的服务外包腐败有关)。

在部队结构方面,俄军在2008年改革中推行的措施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谢尔久科夫从俄格战争中俄军机械化部队的表现不力出发,草率地认为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繁琐”且无用,从而大量裁减俄军的重型机械化部队,并尝试建立了多种新型作战部队。虽然这些新建部队对于强化俄军的多样化作战能力有所裨益,但裁减机械化部队的举动导致俄军作战力量的大幅缩水,对战斗力造成的损害难以被新建部队所弥补。同时推行的合同兵改革在俄军内部也长期存在争议。

资料图片: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改革后出现的诸多问题,俄罗斯政府及时“换将”,在保留一些具有积极效应的改革措施的同时,结合俄军实际和作战需求,果断推行了一些纠偏措施。在前防长因腐败问题去职后,素以稳健实干著称的新任防长绍伊古在保留了新编制摩步旅、山地旅和侦察旅等改革成果的同时,重建和新建了若干具有苏军传统编制特征的摩步师和坦克师,以适应俄军在西部和远东地区遂行宽正面、大纵深的机械化作战的需求。在后勤保障方面,绍伊古一方面调整完善军队保障工作的服务外包机制,一方面恢复了战时由俄军自行负责供应保障的传统做法,并在叙利亚战场上得到了检验。此外,在俄总统普京的指导下,俄军还调整组建了整合航空航天和反导作战力量的空天军,在新质作战力量改革领域领先美国一步,为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奠定了基础。

从俄罗斯过去十年的军事改革历程中不难看出,军事思想和军队体制结构的转型固然应该汲取外军的先进经验,但仍应在充分研究和认知外军体制的利弊的情况下,结合自身国情和军事需求实施改革。谢尔久科夫主导的改革措施并非全然不可取,但在盲目崇尚美军经验,缺乏对俄军实际情况的研究,改革实践又草率而急于求成的情况下,俄军在改革初期表现出强烈的“排异反应”。所幸,俄罗斯军政领导人面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调整,最终将军事改革走上正轨,推动了俄军的转型和发展。(文/马骐騑)

资料图片:俄军作战部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俄军大规模改革炮兵部队已超北约 “郁金香”重型火炮回归

12月15日报道 俄罗斯《消息报》12月14日发表了叶夫根尼·安德列耶夫和波格丹·斯捷波沃伊的题为《炮兵增强火力》的报道。

国防部开始大规模改革炮兵部队。炮兵团和炮兵连接装了“龙卷风”-M1齐射火箭炮、“姆斯塔河”-M2自行火炮和无人机。威力超强的“芍药”自行火炮和“郁金香”重型自行迫击炮回归军队。这些重要变化是我军30多年来没有过的。炮兵部队的任务范围大幅扩展,效率、射程和火力得到提升。专家认为,这场改革将颠覆现代化战法。

《消息报》从国防部获悉,将成立装备“龙卷风”重型远程多管火箭炮的炮兵营。无人机将为火炮引导目标。

2013-2017年,俄军在5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两个坦克师组建了7个自行火炮团。独立炮兵团也得到恢复,现隶属于守卫克里米亚海岸线的黑海舰队第22集团军。

军事专家维克托·穆拉霍夫斯基表示,随着“龙卷风”远火的出现,集团军的火力大幅增强。他说:“‘龙卷风’是独一无二的系统。为它专门研制了射程更远、粉尘爆炸(指燃料空气弹头,编者注)的集束弹药。这种齐射火箭炮也可以使用‘冰雹’的122毫米炮弹。”

军事专家安东·拉夫罗夫指出,“龙卷风”的出现让诸兵种合成旅和师“手变得更长”——射程增加到70公里。

《消息报》从国防部获悉,未来“龙卷风”将被更完善的“龙卷风”-M1代替。“龙卷风”-M1可以发射制导导弹。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机载计算机让它能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实时摧毁远程目标。

穆拉霍夫斯基说:“火炮射速成倍提升。现在可以快速再装填,在不变换阵地的情况下进行两次齐射。”

2009年解散的第45重型炮兵旅今年重新成立,现部署在坦波夫。它的装备包括16门“芍药”203毫米自行火炮和8门“郁金香”240毫米自行迫击炮。

拉夫罗夫介绍说:“‘芍药’和‘郁金香’的王牌是可以摧毁坚固目标的重型炮弹。近几年来的冲突经验表明,122毫米或152毫米火炮不够有效。其威力不足以摧毁城市楼房里的火力点和布置得当的野战工事。正因为如此,大口径火炮才会回归军队。”

除了远程火炮和齐射火箭炮之外,炮兵旅和团还将获得自动化控制的无人侦察系统。“海鹰”-10炮兵无人侦察系统的出现产生了重大的战术影响。

专家认为,现代化战争的关键在于先发制人,然后以最快速度调整部署。

军事观察家弗拉季斯拉夫·舒雷金认为,国防部完成了一场军事革命。他说:“俄罗斯炮兵现在掌握了独门绝技。几乎只需一次开火就能完成任务。部队指挥官拥有能实时发现和摧毁任何战场目标的神器。”

五角大楼在对“西方-2017”演习的分析报告中公开承认,美国和北约军队在某些装备的发展上落后于俄军,特别是装甲车、电子战设备和火炮。

资料图片:俄军2S4“郁金香”240毫米重型自行迫击炮。(俄新社)

【延伸阅读】俄军事改革:理顺领导指挥体制 合并重组军区

资料图:参加阅兵的俄罗斯军人

我们常说,俄罗斯是一个战斗民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让俄罗斯民族蒙羞,造成永远的伤痛。1992年5月,俄罗斯军队正式组建,并从此开始了过程复杂曲折、内容广泛深刻的军事改革历程。

军事专家李抒音近日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建军以来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一部俄军改革史”。俄罗斯的军事改革,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时期、2000年至2008年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时期,以及2008年至2012年期间的“新面貌”改革。此后,从2012年到现在,还在对“新面貌”改革进行纠偏和调整。20多年来,俄罗斯军队一直在不停地改革,探索如何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保持其军事强国地位,这场改革至今仍在路上。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支“精干高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职业化军队。为此,俄罗斯以军队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部队结构等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由苏联时期的大动员型向信息化时代机动常备型军队的转变。

理顺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提升管理效率

军事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实质是对国防和军队权利利益的再分配和职权关系的再调整,意在建立决策更科学、管理更高效、指挥更便捷的军事组织系统。这也是军事改革最困难的领域,既需要改革者看清未来战争形态,还需要铁腕推进,打破既有格局,触动部分人的权力和利益“奶酪”。

俄罗斯国防领导指挥体制的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军队建设管理和作战指挥职能的分离,即军政和军令的分离,从而实现军队的专业化建设与管理,同时适应联合作战的高效作战指挥,打赢未来战争。

俄罗斯军队如今已基本实现军政与军令的分离。作战指挥链条由“总统、国防部长-总参谋部-联合作战司令部/独立兵种司令部-部队”四级指挥机构组成,其中,总统和国防部长负责战略决策,职能领域作战指挥的重心在总参谋部,地区性作战指挥的重心在联合作战司令部。建设管理链条由“总统、国防部长-军兵种司令部-军区-部队”四级机构组成,重心在国防部机关和军兵种司令部。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军事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历经曲折,取得今天的成绩非常不易。

叶利钦时期,在国防改革的各种阻力面前显得犹豫不决。1992年,俄罗斯《国防法》规定国防部要实行文职化,但这项改革却无实质性推进,就连期间的几任国防部长都清一色都是军人身份。在这个时期,在领导指挥体制最大的功劳是将国防领导权向总统集权,把武装力量的全部指挥权都集中到总统手中,国防部直接隶属总统。

李抒音介绍称,俄罗斯军队早期的总参谋部权力很大,几乎掌控着整个军队。俄《国防法》规定“总参谋部是武装力量的基本指挥机关,总统和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对军队实施指挥。”这一规定使总参谋长享有较大的权力,比如可以越过国防部长向总统汇报,造成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在对军队的领导管理权上关系不清。在叶利钦执政后期,俄军在改革方案方面发生激烈的“将帅之争”。当时,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与军队总参谋长克瓦宁大将就俄军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歧极大,难以调和。

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修订《国防法》,重新调整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的关系,把原来《国防法》规定的“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队武装力量实施指挥”,改为“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对武装力量实施指挥”的原则。同时规定国防部长对总参谋部的活动实施领导。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军队领导体制中,将领导权集中到国防部长手里,总参谋部被定位为国防部的军事指挥机关,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某种“平起平坐”的现象不再存在,领导指挥关系得以理顺。此后,俄军高层的矛盾大幅减少。

从2004年开始,俄军剥离了总参谋部的大部分行政功能,将之交给国防部其他部门负责,实现了国防部与总参谋部之间军政与军令系统的适度分离。自此,俄罗斯军队的改革才走上了快车道。

适应联合作战合并重组军区,剥夺军种作战指挥权

二战后历次战争证明,战争的基本类型已经从世界大战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转变,加之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客观上要求军队大幅提高指挥效率,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同时不断下移联合作战指挥重心。俄罗斯在联合作战体制方面探索了近20年,直到2008年的“新面貌”改革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俄罗斯的军区制由来已久,军区制的改革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苏联时期,苏军曾设立过多达30多个军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将其缩减为8个,后又重组为莫斯科、列宁格勒、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6个军区。俄军原有军事指挥体制继承自苏军,集作战指挥和行政管理权于一体,职能和机构重叠,难以适应联合作战快速高效的要求。

俄罗斯军队一直希望建立类似美军那样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在战役层级,俄军在1997年就规定了军区联合作战指挥的职能,但由于军种不肯交出指挥权,建立的战略-战役司令部变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相关的改革一直停留在增减军区数量上,没能建立具有实质意义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

2008年的俄格战争,暴露出俄军无法有效地组织起黑海舰队和陆军以及空军部队的战场协同、联合指挥效率低下等问题。俄军因此下定决心对军区体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战略方向上的战略-战役联合指挥机构。

俄军启动“新面貌”改革后,改革设计者基于此前的改革经验教训认识到,军区体制既不能抛弃,也不能原样不动,应该依托军区改造军区。为此,2010年12月1日,俄军宣布将原来的6大军区合并为4大军区,即西部军区、东部军区、南部军区、中部军区。此次改革对军区职能和战略-战役指挥关系进行了几项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俄军在军区司令部基础上组建联合战略司令部;其次,军种司令部退出作战指挥链,总参谋部和军种原来涉及的战区层级指挥权交由军区负责;另外,修改军区条例,统一指挥权,从法律上规定联合战略司令部,即军区机关对战区辖区范围内陆海空常规力量和其他强力部门部队实施统一指挥。至此,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俄罗斯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终于成型。

这次的军区改革,虽然字面上仍然叫“军区”,但此“军区”概念的内涵已不同以往。改革后的每个军区就是一个战区,也代表着一个战略方向,实现了军区、战区与战略方向的统一。军区转变为联合战略司令部,军区司令统一指挥战区内除了战略核力量以外的所有常规力量,包括空海军。空海军司令的作战指挥权上交到总参谋部,由于陆军原本就没有作战指挥权,故而陆海空三个军种司令部全部退出作战指挥链,专事“养兵”,也就是负责各类军事行政业务。

不过,这项让军种司令部放权的改革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改革设计者为此不惜动用强硬手段。改革中,为了建立以联合战略司令部为重心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总统梅德韦杰夫和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面对来自军种的阻力绝不妥协,强行将军种中央指挥所并入总参谋部,军种总司令退出作战指挥链。为了确保军种顺利交权,梅德韦杰夫甚至于同一天解除了空军和海军总司令的职务,有力地震慑了改革的反对者。

大刀阔斧裁军,优化部队结构

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融入了西方社会,冷战时期来自西方的威胁消失,加上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维持规模庞大的军队力不从心,裁军就成为俄罗斯军队的必然选择。

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了280万兵力规模的庞大军队,并很快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裁军之路:1992年裁军22万人、1993年裁军29.99万人、1994年裁军38.55万人、1995年裁军2l.74万人、1996年裁军20万人,1997年到1999年,俄军再次大幅裁减30万人,使军队总员额缩至120万人。

不过,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等一系列事件让俄罗斯认识到,西方并非俄罗斯真正的朋友,战争威胁也从未消失。

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俄罗斯裁军的方式从初期的减量为主逐步转向减量增质,兵力规模控制在100万。除了兵员规模继续精简外,还加强了海军、空军、战略火箭兵等技术军兵种的建设。随着军费投入的提升,俄军开始大规模采购新型装备,“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苏-35战机、“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一大批重量级装备的列装,研制新一代航空母舰的计划也提上日程,俄军正在逐渐恢复往日雄风。

根据战争形态的演变及军事技术的发展,俄罗斯对其军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如2011年,俄军在航天兵基础上新组建空天防御兵,这一全新兵种整合了军用卫星、战略预警雷达、反导系统等力量,有效提升了俄军战略预警、太空监视、防空反导的能力。2015年8月1日,俄军又宣布将空军与空天防御兵合并,组建新的军种--空天军。这体现出俄对未来军事斗争重心正向太空转移的战略判断。合并军种有利于统一空天领域的军事技术政策,统筹规划空天力量,提升作战能力。

裁军的同时,俄罗斯也在重塑和优化部队结构,减少部队数量和层次,缩小部队规模编成,实现部队的常备化、模块化,提升快速反应、机动作战能力和联合作战水平。

俄罗斯取消陆军的师-团建制,实行军-旅制,共编11个集团军,按功能组建了113个常备旅,并计划在2020年前将常备旅数量增加至125个。这些旅具有显著的模块化特点。李抒音指出,俄军为保持已有的动员能力,还在全国建立了很多的物资保障基地,在这些地方储备有模块化旅所需的武器装备,平时这些武器装备只需要维护。战时,联合作战指挥部利用投送力量将相应的兵员快速投送到作战地域,在当地储备的武器装备则立刻投入作战使用,大幅提升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2008年的改革中,俄航空兵部队也取消了师-团建制,全部改为基地-大队的模式。防空部队也全部撤销军师建制,改编为13个空天防御旅。不过,今年,俄军又利用空天军合并的机会,再度恢复了空军的师-团编制。显然,俄军的部队结构改革目前仍然在根据国情和未来战争需要进行不断调整。

大幅裁减军官,盲目仿美遇挫折

历史上,由于长期保持大战动员体制,俄军军官比例一直较高,一度达到35%,其中主要用于战时扩充的“简编部队”和“架子部队”军官比例更高。在早期裁军与改革过程中,俄军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的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削减,这一情况直到2008年才发生改变。

李抒音告诉记者,俄罗斯学习西方,希望将军队官兵比例控制在1:5到1:6之间。按照俄军2008年的改革计划,截至2012年,总兵力由113万减少到100万,重点是裁减军官,军官数量从35.5万降到了15万。

俄军军官裁减重点之一是国防部中央指挥机关和后勤保障部门。俄军中央指挥机关的军官人数将从2.2万人减少到8500人,被裁减的机关和岗位将实行社会化转制。在俄政府与军队高层的强力推动下,此轮军官裁减计划在2010年得以实现,将官由1107人减至877人,裁减20.8%,上校由25665人减至9114人,裁减64.5%,另外,还取消了14万准尉。

“此次军官裁减方案,俄罗斯盲目学习美军,改革并不成功。”李抒音向记者介绍称,美军有一只训练有素非常能干的士官队伍,但俄军基层军士的职业素养远不及美军,美军是全职业化军队,而俄军不是,还有大量的义务兵。这项改革造成俄军基层指挥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出现严重短缺。为此,俄军2012年借助组建空天防御兵的时机又增加了7万名军官的编制,军官数量增至22万名。

俄罗斯20多年来的军事改革之路走得曲折艰难,但总体来说是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俄军的作战能力在不断改革中已得到实质性提升,从近年俄军大规模战备检查,以及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和近期空袭叙利亚境内非法武装等军事行动中窥其一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俄罗斯军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闫嘉琪 邱越)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