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看变化 展未来」察右中旗金盆羊场沟村的变迁

2020-09-03 17:00    

△曾经的砖瓦房

山峦起伏,叠峰环绕,沟壑纵横。地处乌兰苏木的羊场沟行政村就坐落在这里,山脚谷峪间分布的9个自然村均显示出典型的北方村落风貌。

△土窑

红红火火的“黄金时代”

说起羊场沟村,就不得不提起一段往事:六七十年代,羊场沟村还下辖于当时的金盆公社,这里土地贫瘠、贫困落后,人们终年劳作却所获无几,贫穷就像扎了根一样困扰着人们。面对惨淡的光景,人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金盆”这个名字上,幻想着自己的家乡变成堆满黄金的盆地。

△耕地

△曾经大户的砖瓦房

人们没想到,这个幻想还成了真。1968年的一天,一位兽医将一粒从河床捡到的自然金送到上级,经内蒙古地质局101地质队鉴定,竟被确认为黄金,继而国家相关部门在金盆乡勘探到了金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曾专程来到这里考察,足见国家对此事的重视。七十到九十年代初,是金盆一带的“黄金时代”,而羊场沟村正处于黄金资源富集地,自然成为了当时最让人羡慕的“风水宝地”。“洗金子”逐渐成为当地人的“发财之道”。

△摇盘

△摇盘的使用方法

最早这里的人们从藏金最多的河床内抓上一把土,倒入铁碗或簸箕里,掺上水来回晃荡,把泥土澄出去,留下来的便是黄金。虽然这种方法效率非常低,但人们乐此不疲,靠这种笨办法让他们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毕竟庄稼还得春种秋收,靠大集体挣工分收入甚微,而黄金洗到就是赚到。于是,这里出现了一手拿锄头种地一手拿簸箕洗黄金的现象。一时价,为了淘金子,庄户人也基本不种庄稼了,不少上学的孩子只要是能拿得起洗黄金的家具,就不再去上学了。后来经过木匠的手艺,制作出了专门洗黄金的摇盘,摇盘两侧有抓手,盘里面都是齿槽,摇盘像三面围起的搓板一样,留下一个出口过滤泥土,洗黄金时盘里倒上水,来回摇晃,泥土沙石从出口流走,肉眼难辨的黄金就沉积在齿槽里......家里是否有一个工艺优良的摇盘便决定着一家子黄金收成的好坏。

△老照片1

△老照片2

土地、矿藏属于国家,私藏黄金属于违法行为,所以村里人洗到黄金后就交给大队,然后经由大队上交国家,同时人们会得到一些补助:每日洗黄金给5毛钱,并在大队记10个工分,这个补助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划得来的。八十年代之前,国家还处于经济封闭状态,人民币在国际上不被认可,黄金作为硬通货,不仅代表着财富、更代表着国家更强的购买力,那时候金盆人用簸箕和摇盘洗出来的黄金就为国家购买先进装备、紧缺物资做了重要的贡献。就这样,在自己家乡的热土上,羊场沟村人在追逐发财梦想的同时,也在为国家建设增砖加瓦。

△羊场沟村支书贾银柱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贾银柱从小就在羊场沟村长大。他家里有四个兄弟,作为家里的老大,为了替父亲扛起家里的重担,小学念完后就加入了洗金子的行列。他和村里人一样,经常起早贪黑地拿着摇盘洗黄金。羊场沟村的金矿就像一块大蛋糕,谁都想分一杯羹。没几年,外旗县、甚至外省市形形色色的人也来到了这里。贾银柱每次下地洗黄金,总是能看见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贪婪地盯着这片土地,恨不能用眼睛就能挖出黄金来。

△老照片3

八十年代,国家对金矿进行统一管理,当地人只要每年完成20克黄金的上交任务,多洗出来的黄金就可以私存下来,但是私贩黄金是犯法的,想让黄金变现,必须去银行兑换。当时的兑换率是1克黄金5毛钱,不算多,很多不急着用钱的人就将黄金攒了下来。

△洗金设备

△旧物

1985年,正值壮年的贾银柱当上了村长,他不仅精明强干,还很有担当,村里人非常认可他。也就是在他当上村长的这几年,羊场沟村进入了机械化开采的热潮中,推土机、装载机、铲车、水泵,各种采金机械设备共同运作,土地深处的大石头也挡不住这“钢铁洪流”,随着挖掘深度的推进,更多的黄金被挖掘出来。有本钱的人,买上机器当采金队老板,更多的人,跟着采金队当雇工......在发动机声隆隆作响中,今天这儿被挖平,明天那儿又垒起坐小山。贾银柱看着这种情景,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担忧。

△洗金废料堆成的小山

△废弃的房屋

机械化的开采,使得黄金的产量大幅提升,金盆乡因盛产黄金而远近闻名,羊场沟村也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富裕村:一栋栋红砖瓦房拔地而起,当时人们为之奋斗的“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成为了每家每户的标配。外地的姑娘抢着要来这里做媳妇儿,而这里的姑娘拿着大瓶大瓶的黄金当嫁妆,那叫一个大气。昔日的穷山沟真的成为了黄金闪耀的盆地,人们在庆幸和感谢上天赐予的同时,也深为自己是金盆人而感到扬眉吐气。

△屋后半人高的杂草

△曾经精美的瓦当 现在破败的大门

挡不住的外流热潮

在“黄金时代”的末期,贾银柱和乡亲们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那就是在这长达20年的开采中,羊场沟村从山沟到山坡被挖了个底朝天,以前的风水宝地成了一片烂摊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放眼望去,遍地都是石块沙砾、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完全失去了耕种条件。当地人在采金时期积累下的财富大多花在了婚嫁、盖房、家电、摩托车上。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金矿的关闭,人们突然发现自己断了经济来源。缺少了金矿和耕地的生活难以为继,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没几年这里就走起了下坡路。继淘金的热潮退去后,这里又出现了离乡的浪潮,人们趁着还有点积蓄离开了家乡,去寻找新的生活和新的希望。贾银柱想让乡亲们留下来,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但是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自己的几个弟兄也离开了家乡。在随后的几年,羊场沟村的人口从500多户锐减到150多户。那些前来淘金的外地人,翻腾完这片土地后带着“战利品”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瞬间,羊场沟村由门庭若市变成了门可罗雀。但是,在轰轰烈烈的离乡浪潮中贾银柱却牢牢地把根扎了下来,因为他明白,是这片黄土地养育了自己,作为村长就必须坚守这片生养自己的热土。他相信,只要对家乡还有爱,那么这片土地就不会一直烂下去。

△静

在羊场沟村那寂静的几年里,贾银柱没有闲着,他带领留下来的乡亲们谋出路,想办法,辛勤耕耘在这片家乡热土上。他行事稳重,办事周全,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一样,村里人都把他当主心骨,只要他在人们就心安。2005年,贾银柱担任了羊场沟村的党支部书记。

△远处的梯田

△贾书记工作照

好政策带来的美好生活

对于金盆地区因大面积开采造成植被破坏的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旗国土局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开展复垦工作,但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因为这里的土地虽然被破坏,但一些低低洼洼的“坑地”在下雨之后还能蓄水,这些“坑地”可以小范围的种庄稼和围鱼塘。有的村民甚至打着在自家地里继续采黄金的主意。为了让复垦工作顺利开展,贾银柱一边用广播宣传实施复垦政策的好处,一边走进每家每户进行说服教育。做通了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复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复垦面积大、施工难度高等不利条件下。国土局的同志们与当地乡亲合力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年的努力,约700亩坑坑洼洼的土地变得平整起来。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大面积种树植草,一排排杨树、一茬茬野草潜移默化地改善着这里的土质结构。随着复垦工作不断深入,这里的人们对这片土地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乡村大喇叭

△羊场沟村新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春风吹醒了羊场沟的山川土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贾银柱带领着大伙大力开展危旧房改造和一系列工程建设。两年的时间羊场沟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残墙破房变成了白墙蓝瓦、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脏乱泥泞的道路变成了修到大门口的柏油路和走到家门的水泥路;村里破天荒地出现了文化室、活动室、图书室、公共卫生间;乡亲们社保医保有了保障。党的好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得羊场沟旧貌变新颜,也重新燃起了乡亲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火热激情。

△白墙蓝瓦

△新房

2015年,全旗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村里为这些贫困户落实了各种扶贫项目。一度因失去耕地而致贫的乡亲们开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60多岁的张来栓老人在2016年脱了贫。老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屋里布置得干净整洁、家里米面粮油一应俱全。当问起他这几年来的生活变化时,老人一脸微笑地说:“以前没什么经济来源,生活很困难。现在党的政策好,如今日子过得踏实,心里舒畅。”

△小羊羔

△村委会所在地

为了让乡亲们彻底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的路子,贾银柱带领大伙大力发展产业项目,肉兔养殖就是其中之一。他组织大伙四处联系,找到了优质的种兔源产地和销售渠道,建立起了肉兔养殖场。未来的几年,肉兔养殖将成为羊场沟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新砖瓦房和小汽车

△肉兔养殖场内部

今年,贾银柱已经58岁了,把生命中金灿灿的32年奉献给了羊场沟村,他作为家乡的见证者和建设者,经历了“黄金时代”、复垦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他作为羊场沟村的带头人,积极地为乡亲们谋福祉、想对策、找出路,总结出了一条条扶贫工作的宝贵经验,制定出了一套套符合自身发展的可行方案。如今村民们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贾银柱所热爱的这片土地又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站在石坝上,他向远处眺望,看着家乡的变化,展望着家乡的未来,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惬意的微笑。

△贾书记入户走访

△幸福的笑容

羊场沟村,在这片不足50平方公里土地上,人们经历了辉煌与低谷,充满了喜悦和酸楚,流下了汗水和泪水……不论过去怎样,如今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干部与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院里有煤炭、圈里有牲畜、棚里有家禽、屋里有米面、柜里有酒肉,有的人家还开上了小汽车,这里的日子又红火了起来。

△幸福的笑容2

△羊场沟村欢迎您

图/文/张建 审核/张志明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